石器时代考古(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7396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器时代考古(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石器时代考古(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石器时代考古(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石器时代考古(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石器时代考古(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石器时代考古(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石器时代考古(新)(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考古一、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一、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 1、石器时代的定义考古学上划分时代,一般是以劳动生产工 具的发展为尺度的。所谓石器时代,就是人 类使用的劳动生产工具,主要是以石材为原 料加工制作的,考古学上把金属冶炼出现之 前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的生产工具,除石器外,还有木器、骨器、 角器、陶质工具、小件铜制品等。2、石器时代的分期与上下限(1)石器时代的分期: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铜(金)石并用时代(打制石器) (细石器) (磨制石器

2、) (磨制石 器外还有小件铜器)(2)我国石器时代的上下限:180万年前(西侯度文化)1万年前结束于4 千年以前(二里头文化)因此石器时代占、也是世界全部历史的99。8 以上,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石器时代。3、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开始诞生,并向现代人演进的历 史阶段。这时期的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属古人类 (化石人)范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进入现代人范 畴)A,古人类的类型:分猿人(直立人)(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和智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 新人)两个类型。B,化石: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遗 物和遗迹。化石的形成原因:生物死后,在一般情况下

3、 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会迅速消失 ;只有当机体埋藏在这些因素不起作用的介质中时,才 能保存下来。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生物体得到埋藏, 免受外界的风化和破坏;此外,埋藏在地下的生物体要 发生石化作用。石化作用分填充作用、交替作用和蒸馏 作用等。a、填充作用:动物死后,肉体很快腐烂,但其骨骼可 以保存很长时间,如果这时为泥沙或其它物质所掩埋, 被封闭起来,不受风化和破坏,因而便保存下来。在带 有矿物质的地下水通过骨骼的孔隙流过时,会将矿物质 填充在骨骼里,使原来的生物组织得到保存而形成化石 。填充作用所形成的化石,一般都比较坚硬和沉重。骨 化石就是这样形成的;b、交替作用:埋藏在

4、地下的生 物体的某些成分会在地下遭到溶解和破坏而被另一种矿 物质所代替,使原来的形状仍得到保存,这就是经过交 替作用而形成的化石。一般的木化石就是这样形成的, 植物的木质部分在地下难以保存,由二氧化硅交替石化 便成木化石;c、蒸馏作用:埋在地下的生物,其中的 一些水分和挥发性的物质蒸发后,在地层内仍保存有碳 质印痕,这便是蒸馏作用形成的化石。植物的树叶和种 子化石就是通过蒸馏作用形成的。(2)旧石器时代在地质学上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 (3)旧石器时代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主要为 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人们从事采集、渔猎的生活, 多居住在洞穴中,这时期陶器尚未出

5、现。旧石器的制作与类型:a、选择石料:硬度、韧度;从砾石到燧石、石英 岩、砂岩、角页岩等b、打制石器:分直接打击法(分锤击法、摔击法 、砸击法、碰砧法等)和间接打击法(通过用带尖的 木棒或骨棒作为中介物来打击石片),分石片石器和 石核石器两种。c、石器的修整:对其边缘和刃部。d、旧石器的种类: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 刻器、石球等e、石器与天然石块的 区别:石器是人类有意的、 有目的的制作的,它与 因自然力而破裂的石块 有很大区别。石器上一 般带有以下特征:台面 、打击点、劈裂面、半 锥体、波状纹等。而自 然撞击的石块上没有。二、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 (一) 直立人及其文化1.西侯度

6、文化a、1961和1962年发现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b 、发现石制品32件,采用了锤击、砸击和碰砧3种方法 ,有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反映出石器工 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c、还发现烧骨、带切痕的鹿角 和动物化石。d、西侯度文化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 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2.元谋人及其文化 A、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 B、发现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 属于同一成 年人个体。牙齿粗壮,唇面比较平坦,具有明显的原 始性质,被命名为 “元谋直立人”。 C、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有石核和刮削器。 D、大量的炭屑

7、和哺乳动物化石。 E、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 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是迄今所知 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3.蓝田人及其文化a、1963年和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的陈家窝 和公王岭。B、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 陈家窝的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头骨有许多明显 的原始性状,如额骨非常低平,眉嵴硕大粗壮,吻部 突出,下颌后倾,头骨骨壁厚,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 右; (中国最早的头骨) c、公王岭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 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 D、年代为距今约10065万年。 4.北京人及其文化 (1)人类化石a、1921年安特生发现 “周口店第 1地点”(

8、北京市 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 b、1921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 c、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 头盖骨。 d、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 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 以及牙齿147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 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 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 f、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g、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 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 原始,四肢进化较快); (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10万件

9、以上)、骨角器(鹿角、鹿 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 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 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 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 。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 已能很好地管理火。)。(3)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巨大学术意义: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 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 类及其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北京人发现之前,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印尼的 爪哇人和德国的海德堡人已经问世,但材料较少,直立 人的地位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 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 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 序列,为“

10、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早期智人及其文化 1.丁村人及其文化a、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b、遗址中出土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3枚 牙齿化石,两枚门齿舌面呈铲形,比北京人的细 小。这两枚门齿与现代蒙古人种的没有明显差别 ;c、石器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d、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 2.大荔人(陕西大荔) 3.许家窑人(山西阳高) 4.马坝人(广东曲江) 5.桐梓人(贵州桐梓) 6.长阳人(湖北长阳) (三)晚期智人及其文化 1.山顶洞人及其文化a、1930年发现,19331934年发掘于北京市周口店龙 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b、山顶洞分为上室和下室。

11、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 方,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 室应当为墓葬(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埋葬),发现有3具完 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 个体。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 明下室是葬地。 c、出土了石器(数量少,总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骨 角器(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 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 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它是中国最早发现 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和穿孔饰物(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 壳、小石珠、小石坠和刻沟的骨管等。装饰品的出现, 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

12、观念)。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一、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二、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三、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四、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五、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六、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七、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一、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一)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1、新石器革命(农业革命)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 个大转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经济革命。从 这一时期开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由打制石器发展到磨制石器; (2)经济生活由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掠夺性经济转变 为以种植农业、家畜饲养业为主的生产性经济;(3)人类开始过

13、定居生活,这时期出现了固定 的村落和墓葬; (4)陶器的出现(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极大 地方面了人们的生活。以上几个因素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其中农业和 家畜饲养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2、 新石器时代所处的 时代 (1)这时期的人类已 属现代人的范畴; (2)地质时代上为新 生代第四纪全新世; (3)上下限:公元前1 万年公元前21世纪 (夏代)(也有观点认 为下限为公元前3500年 :仰韶文化后期) (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1、早期阶段:又称“前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 今11000年7500年;文化特征为:(1)前期陶器尚 未出现,后期陶器虽已出现但尚处在萌芽期,具有很大 的原始

14、性,火候低,质地粗疏,吸水性强,器形不规整 ,器形多为圜底器和平底器,皆为手制;(2)石器以 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很少,而且只是局部(刃部) 磨光;石器中已出现农业工具(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 (3)农业尚处在“砍倒烧光”的“火耕农业”阶段( 初级农业);(4)家畜饲养业以饲养牛、羊之类的食 草动物为主(以谷物为主要饲料的猪还很少)。 根据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等文化遗存的发展变化以 及经济生活的变革,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中期和 晚期三个发展阶段:2、中期阶段:又称“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今 7500年5500年;文化特征为:(1)制陶技术比 仰韶期有很大进步,慢轮修整普遍出现;夹砂陶比例

15、 下降,泥制陶比例上升;器形有圜底器、平底器、尖 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等;彩陶在这一时期的各种文 化中普遍出现;(2)石器已发展到以磨制为主,由 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石器已普遍出现;翻 土农具(石铲、石锄等)大量出现;(3)农业经济 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 ,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4)在农业发展的基 础上,家畜饲养业得到发展,猪已成为主要的家畜。 3、晚期阶段:又称“龙山期”,年代大约为距 今5500年4000年;文化特征为:(1)制陶技术 达到史前时代的最高水平,普遍使用快轮制陶,器 型规整,造型美观,胎壁薄;陶系以灰、黑陶为主 ,器形中出现了以斝、鬲、鬹

16、、甗为代表的袋足炊 器;(2)石器磨制精致,器形变小,作为礼器性质 的玉器普遍出现;(3)农业经济进入到发达的锄耕 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 ;(4)冶铜业初步发展,表明这时期已进入铜石并 用时代;(5)城址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1,区、系、类型理论的产生 :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地区 田野考古的普遍展开,人们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认识得 到进一步加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区 、系、类型理论。其代表是1975年,苏秉琦发表关于 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问题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2,区、系、类型理论的含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 、类型是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包括一部分青铜文 化)横纵两方面的关系,即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在时间 上的延续及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区的划分主要是依 据各个区域内在的基本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的源流关 系,而产生不同文化特征的基本原因则是地理自然环 境、人文环境和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系是同一区内 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文化区内的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