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147283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一第三讲: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讲 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知识点一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 1. 坐标图的判读与应用(1)二维坐标图: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也好识别,但要注意横、纵坐标不唯一时的切换。(2)三维坐标图: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图1、图2所示。 阅读三角形坐标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

2、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是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要素可以任意增减。.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方向也必然一致,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 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 成。如图3土壤的成分组成、图4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图5风频玫瑰图等。对于风频玫瑰图这一特殊的坐标图而言,我们要弄懂它的绘制原理,在此基础上也就不难看懂了。它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越大。一般而言,要能

3、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在图5中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该市的西南方向的郊外,以减少或避免对城市产生大气污染。2.结构图的判读与应用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 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通常对结构图题型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第一,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第二,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 分析。纵向上可以对比同一地理

4、事物在不同时间的 结构特征,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在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或联系。第三,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 提出相应对策。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1)扇形(饼状)结构图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 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这种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事物由哪几部 分组成,二是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如中国地形组成结构图(图甲)。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映扇 形结构图反映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两方面

5、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如某市工业结构图 (图乙):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此类结构图的判读步骤为:阅读图例和文字说 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结合其他信息回答 问题。(2)柱状结构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 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用柱(线)的形态表现出来,具有直观性。判读柱状结构图,首先要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 出现左右两个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例 如,阅读下面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人口百万以上城

6、市数柱状图,先要明确横坐标表示1800年、1900年、1950年、1990年四个年份;左纵坐标表示城乡人口所占比例,右纵坐标表示人口百万以上城市数。然后分析得出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为 3%,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个;到1900年世界 城市人口比重达13.6%,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1个;1950年这两个指标仍在增长;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已达44%,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到281个。从图中可以看出,前1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增长了约10%,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增加了10个;后1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30%,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增加了270个。这充分表明了世界城市化进

7、程加速发展的特点。(3)矩形结构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 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例如,阅读上图,首先需明确该图横坐标表示的是192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 消费所占的百分比。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由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炭 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但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与20年代相比,70年代的消费量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取代煤炭居于首位。作为新能源的核能自60年代在能源消费中出现之

8、后,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水能的消费变化较小,自50年代起有所增加。最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图示时间 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4)金字塔图金字塔图多用于人口的年龄结构统计上,又称人口 百岁图,是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示,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左 右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它具有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由人口年龄特征反映的人口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作用。人口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分三种,如下图所示。为增长型:下宽上窄。表示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较大,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增长趋

9、势。为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预示着 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稳定趋势。为收缩型:上宽下窄。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预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将呈减少趋势。另外由于人口生育、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型、圣诞树型等。3.地理表格的分析技巧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 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欲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一般而言,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 的特征与差异。要注意以下要点:(1)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

10、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2)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认识上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 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3)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 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思维。4.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判读关联图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搞清楚该图的中心思

11、想,把握图的核心,认 真读懂图意,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2)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把相关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并使其形成一个知识体 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 (3)做这类题时,先把联系最紧密的,自己觉得最好填的先填出来,剩余越少就越好选了。(4)解答后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5.地理模式图的判读技巧(1)地理分布模式图的判读技巧分析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成因及特点。把规律落实到具体的地理位置。例如:读“世界气候模式图”可以看出地中海气候分 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那么只要在南、北纬3040大陆

12、西岸的地方都可能会有这种气候的分布,我们应该在世界地图中熟悉一些典型的地区,比如:地中海沿岸、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非洲南端的西海岸(开普敦)、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珀斯)、南美洲的西海岸(圣地亚哥)等。(2)地理过程模式图的判读技巧地理过程模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了解图意,图文转换。从图中获取答题的信息。知识回顾,寻找依据。就是在读图了解图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整理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紧扣题意,准确答题。6.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技巧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 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13、)、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 (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地理分布图的解读程序如下:(1)读图名图下可能没有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题干部分会加 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2)读图例一般的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设定的图例,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3)定位置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14、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图尤为重要。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点状地理分布图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 的点。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 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 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

15、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3)面状地理分布图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2009江苏地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 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甲、图乙回答(1)(2)题。甲乙(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 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 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渐减少,必将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少年儿童人数的减少,将加速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2)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也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化。答案 (1)B (2)D1.地球公转示意图绘图内容:二分二至日、太阳位置、近远日点、公 转方向、自转方向。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