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7148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劳动经济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劳动经济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劳动经济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劳动经济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讲义(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时间安排:本学期的时间是2月18日至4月21日 上课,5月5日期末考试,有效授课时间9周。教学安排:教师讲授8-9次,讨论0-1次,期末 安排总复习及答疑。考核办法:平时成绩20分,期末成绩80分。考试安排: 5月5日随堂闭卷考试,题型、题量 及分值名词解释(5-6个,30分);简答题 (3个,45分);分析论述题(1个,25分)。 通过教师对现代劳动经济学学科系统的课堂讲 授和学生一定程度的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全面、 系统熟悉和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 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 学习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 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微观及宏观的问题,并为未来 从事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

2、理实务工作打下一定 的基础。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1:裁员、民工荒简要案情:据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美国将裁撤 21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就业市场需求出 现锐减。据调查,仅1月16日一天,全球就至少有 2.1万个岗位成为被裁撤的目标。涉及问题:劳动力需求;失业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1:裁员、民工荒简要案情: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陆续 传来讯息企业出现用工短缺,就连湖北、安 徽等中部省份也出现民工缺口。“民工荒”再次成 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问题:劳动力需求;失业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2:大学生就业、“蚁族”简要案情:2009

3、年底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未能 就业,2010年又将有近63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余波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遇到 “寒冬”,“2010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涉及问题:劳动力供给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1:裁员、民工荒简要案情:据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美国将裁撤 21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就业市场需求出 现锐减。据调查,仅1月16日一天,全球就至少有 2.1万个岗位成为被裁撤的目标。涉及问题:劳动力需求;失业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2:大学生就业、“蚁族”简要案情:“蚁族”不是蚂蚁,却有“高智、弱小、

4、 群居”的特征,故得名“蚁族”。他们多是“80后”大学 毕业生,虽曾接受高等教育,但收入却很微薄。涉及问题:劳动力供给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3:教育培训热、考研热简要案情: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人失业,许多人选 择充电、培训,这也使教育培训机构不仅没有受 到冲击,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不少在职人员纷纷报考研究生为自己充电 ,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涉及问题:人力资本投资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4:农民工返乡简要案情:“孔雀东南飞”一语所描述的中国劳动 力候鸟式迁徙。 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 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的一 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遇到困

5、难,有些甚至无奈 倒闭,农民工率先体验到寒冬的凉意,部分农民 工走上返乡之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以 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已达1.8亿人。涉及问题:劳动力流动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简要案情:为应对金融危机,日前中国掀起了一 场国企高管减薪风暴:在国内,三一集团宣布, 集团董事长梁稳根2009年只领1元年薪,全体董事 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而在不久前,也有 国有企业高层带头减薪的报道。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简要案情:国企高管减薪其实减的只是基本年薪 而已,并不是实际收入,福利性收入、各种灰色 收入等未必

6、减少。也就是说,国企高管减薪风暴 很可能掩盖了实际收入。如果这样,降薪百分之 多少的意义都是极其有限的降薪只是开端, 减少实际收入才是公众想要的结果。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简要案情:中国版的“限薪令”现身后,有金融国 企辞职者立即曝出内幕:国企高管减薪后可以利 用职务消费来“堤内损失堤外补”,一次职务消费动 辄数千元、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元。显 然,过去我们只纠缠于天价年薪,没有意识到天 价职务消费。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简要案情:按理说,奖金与福利的多少与企业的 业绩有关,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的国企业绩平 平

7、,而高管的奖金、福利却与业绩不符;甚至有 的国企严重亏损,而高管依然拿着高额奖金。比 如,媒体就曾报道过,安徽某发电有限公司投产 当年即亏损1亿多元,而总经理彭某却以各种名义 领取名目繁多的各项奖金、福利达113万元。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关 键 词5:国企高管“减薪之惑”简要案情:舆论普遍关注国企高管减薪,却忽略 了收入差距。一些国企高管的薪酬动辄是普通职 员的数百倍,这一现象急需要纠正,而此次减薪 风暴就是缩小国企高管与普通职员收入差距的契 机。如果国企高管减薪的同时,国企普通职工也 跟着大幅减薪,那么收入鸿沟就依然存在。 涉及问题:工资的确定;收入分配差距金融危机下的劳动经济学问题

8、关 键 词6:就业率的性别差异简要案情:据笔者了解,在遭遇金融危机、大学 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严峻形势下,在高校毕业 生中,男生的签约率普遍高于女生,签约质量也 更高,这也从应届毕业生考研以及考博的性别比 (女生远高于男生)上得到印证。涉及问题:劳动力市场歧视劳动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工业革命:分工、大规模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与劳动分离;核心问题:雇用劳动 劳动经济学是伴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 一门学问。1886年 埃利里查德 美国劳工运动1925年 布卢姆 劳动经济学1936年 凯恩斯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 过程中的劳动

9、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 素的分析和研究。简单来说,劳动经济学也可以表达为是对劳动力 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其实也就是研究我们刚才所提及的几类劳动经济 学问题。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在这里,我们应当着重理解“劳动”、“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这几个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 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 活动。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就业者和失业者,即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中,劳动力指从事体力 劳动为主的“劳工”,即 “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劳动力的三大特征:被雇用;在工作中使用 别

10、人的机器或设备;服从上级的指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 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 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 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劳动力市场并非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产品买 卖的市场,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在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可以买卖的商 品,作为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那是奴隶制下的 典型情况。怎么研究劳动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是什么”的方 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建立在两个基本假 说之上:稀缺性(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是有 理性的(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11、帮助我们理 解和预测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 需求的行为变动趋势和走向。 研究的现状:数据资料和信息分享的平台缺 乏;论文是事实归纳,或者一般的概念演绎; 实证研究最大的缺陷是发现不了研究的问题。怎么研究劳动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应该是什么”的 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它根本的价值尺度 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和出发点。互惠原则的三 层含义:在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各方都受益;或 一些人受益,而无人遭受损失;或受益者受益的 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 妨碍互惠活动的因素:“不知情”, 如中介不发 达导致的摩擦性失业;“交易障碍”,如国籍、户口 导致在北京和上海无法

12、工作;“市场缺位”,国有企 业高管的报酬为什么不能太高?劳动经济学有什么特殊性?特点一:它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 工作的范围,如就业、失业等;投向了人们 选择以及变换工作的行为,如劳动力的流动 ;投向了人们为工作而获得的货币和非货币 的报酬方面,如人力资本投资、薪酬决定的 因素等。它将生产者的满足与消费者的满足 作为同一重要问题来看待。劳动经济学有什么特殊性?特点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一种 最终产品的需求,它是由对产品生产需求所 派生和引导出来的一种需求,在研究劳动经 济问题时,不可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 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区别?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 资源管理以及理论经济学的关系,都有密切联系 ,又有相当大的区别。总体来讲,在国内外经济 学界,劳动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