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6788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衍玲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 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本讲内容:二、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原则 三、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方法 四、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过程 五、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一、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性品质1. 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 的人格特征因素。认 知 品 质智能创造性元认知能力2. 个性品质是指一个人 的心理过程进行 时经常表现出来 的稳定特点。相 应地,个体在知 、情、意的心理 活动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稳定特征 。个 性 品 质求知欲自信心

2、自尊心坚持性独立性成就动机情绪调控自制力责任感 3. 适应性品质适应性品质是个体在认知和个性的基础上,在人特定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 适应性品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景适应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坚持性独立性成就动机情绪调控自制力责任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景适应心 理 素 质智能创造性元认知能力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性品质本讲内容:二、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原则 三、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方法 四、

3、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过程 五、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二. 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原则原则活动性原则情景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一) 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心理素质生成和发展的机制,通 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活动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三化三性) 生活化 活动化 操作化 养成性 互动性 针对性 生活化:活动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 合。 活动化 :学生自由、自主、创造性地参与 活动,既包括外部的观察、动作操作、表演等活 动,也包括内心的思考、体验、感受、反思等活 动,以及由内到外的表达(文字、符号、图形等 )、辩论、讨论等。 操作化:训练内容

4、重在学生如何思考 、如何行动、如何体验、如何反思,教给 学生方法、步骤和策略。 养成性: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以心理品质养成性训练 为中心,如认知能力的训练、观念的改变、情感的激发 与沉淀、人格的培养、行为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等。 (心理素质教育目标重点强调素质的培养、养成, 而非咨询辅导,解决心理问题;注重观念、体验、习惯 和能力,而非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互动性:训练过程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 、同伴之间的观念的启发与碰撞、情感的激发与冲击、 行为的激励与制约,即训练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针对性:心理素质训练课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家 庭、学

5、校、班级的实际状况。 创设三个情境: 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 能引导学生活动的活动情境 能触动学生内心世界的心理情境。2. 情境性原则问题情境举例: 在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时,以“羊、草 和狼”的推理题创设情景。羊、草和狼活动情境举例: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时,以“队伍撤退”活动 创设合作情境。活动说明: 有一支小分队,在战场上掩护大部队转移。经过一 番艰苦的战斗,进攻的敌人暂时被打退了,而这支小分 队也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10个人,而且这些人中,有 的双眼被打伤了,有的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有的一条手 臂和一条腿被打伤,别的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现 在他们必须在天黑之前到一个地方去和大部队

6、会合,如 果天黑前不能到达目的地,大部队就要开拨,敌人的追 兵就会赶上他们,后果不堪设想。活动要求:以8人为单位随机分组,每组中的成员作如下“处 理”:一人的眼睛蒙上,两人的双手绑在一起,一人的双脚 绑在一起,两人的一只手绑上,两人的一条腿绑上。现在,假设你们中的一个小组就是这支小分队的幸存者 (你们的书包、笔记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就是枪支弹药 等东西),被帮住手脚和蒙上眼睛的人就是重伤员,其余 的人是轻伤员,假如离天黑只有两分钟,离大部队的距离 就是教室里最后一排桌椅到讲台的距离。你们必须在两分 钟内走完这段距离,到不了就要被“打死”。心理情境举例: 在培养自信心,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 我的训

7、练中,让学生看“约翰库缇斯”的录 像。约翰库缇斯情境的来源:(1)从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利用、创 设典型情境;例子:中学生追星,造成母女关系紧张的情 境(2) 以实验为先导创设操作情境;例:有位心理学家想研究一下情绪的强度是怎样影 响解决问题的效率的。他将一只小黑猩猩关在笼子里, 然后在笼外黑猩猩够不着的地方放上食物。同时把一根 能拨到食物的棍子直接放在黑猩猩的旁边。实验的结果很令人瞩目:当黑猩猩在吃饱的情况下 ,它对笼外的食物无动于衷,只顾自己玩耍。而当它饥 肠辘辘的情况下,就会紧紧盯着食物,而对能用来取得 食物的棍子却不注意。由于用前肢够不着食物,它就怒 气冲天,尖声喊叫,急得象热锅上的

8、蚂蚁团团乱转,这 样越发想不出什么办法取得食物了。只有半饥半饱的黑 猩猩才比较从容不迫地使用棍子,很快地取得了食物。 可见,不想要或特别想要(动机水平太低或太高),无 动于衷或激动愤怒(情绪太弱或太强),都无助于甚至 有损于问题的解决。只有当动机和情绪水平中等的情况 下,解决问题的效率才是最高的。(3)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内容的不协调 (认知矛盾)设置问题情境; (4)利用某一故事或生活现象的悬念设置 情境; (5)利用现实与未来的巨大反差设置情境 。 (6)利用事物或问题的多种可能解决办法 或多种答案来设置情境;例:联想3. 体验性原则体验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创设的活动与情境,其实都是为了引起

9、学生的参与心向,在活动和情境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并通过自己的心智加工形成自己的内在品质。本讲内容:二、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原则 三、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方法 四、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过程 五、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三. 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方法(一)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 ,重现某件事情的经过或表达一种想法,以通过 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方法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 分表露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 等心理问题,以此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困扰和紧张 。在心理素质教育中,这种方法经常被用来体验 感受、表达内心冲突,进行心理行为

10、训练。 优点:情感充分表达、宣泄,把不满和委屈倾诉出来,是进行心理压力宣泄的好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可达到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误会和猜疑,是进行人际关系训练时的好方法。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角色的即兴表演还可以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培养交往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 由于角色扮演法 是一种当众表演,需 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所以,对于那些随 和、性格外向、有安 全感的学生易做到, 而对于害羞、性格内 向、防御心理强的学 生,角色扮演相对显 得困难。 运用角色扮演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1)尊重主体。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可以分给他们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2

11、)鼓励参与。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3)关注角色。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在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 角色扮演法又可以表现为如下一些具体形 式:(1)相声表演。(2)哑剧表演。(3)角色互换。(4)戏剧小品表演。 (5)情境模拟训练。 穿别人的鞋走走看(二)小组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就是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积极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辩论和研

12、讨的方法。在讨论辨析中,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等不同形式。 案例案例 某男生向本班的一位女生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中有 一些从爱情小说上抄来的“肉麻”词句。这位女生看后大 笑不已。她笑那男孩不看看自己是何许人也,她笑那些 肉麻的词句怎么好意思写得出来。“何不奇文共赏呢?” 于是,她把信贴到了教室里。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1) 她做得对吗?为什么?(2) 除了把信贴出去,还有哪些办法处理这件事?说明理由。使用小组讨论法的原则

13、:(1)诱发真实观点。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真实的态度和价值陈述。(2)尊重和认可学生观点。教师必须无条件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思考点拨、自我矫正。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4)注意小组讨论的有效组织。一般来说,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 意见和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然后开展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或辩论,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对讨 论问题进行总结。 分组讨论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准备、讨论、 反馈、小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小组讨论法又可 以表现为以下一些具体的形式: (1)两难问题。 (2)脑力激荡 。 (3)小

14、组辩论。(三)行为强化法行为强化又称行为训练法、实践锻炼法,其基本思想就是教师组织有针对性地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情境的行为训练,并运用行为强化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心理沟通或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1)多使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 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 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 定。 (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 育。 常用的行为强化法主要有:(1)奖励。奖励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 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 。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

15、、拥抱、亲 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 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 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 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2)惩罚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 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 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 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 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 ,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 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 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 乐活动的权利等等。(3)替代行为强化替代行为强化是把不强化那个不 合社会要求

16、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 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 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 、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 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 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四)测验法测验法可以分为心理测验和趣味测验。心理测验又 分为标准心理测验和简易心理测验。趣味心理测验举例:生存选择的情境情境:地球上发生了核战争,人类将要灭亡。但是,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核保护装置,如果谁能够进 入其中,谁就能生存下去,现在有10个人,但是核保护装 置、生化水、食品和空间有限,只能容纳7个人,即只能 有7个人生存下去。请你决定谁应该活下去?谁只能面对死亡?为什么?请排出先后顺序。(个人选择后,小组讨 论。)(1)小学教师 (2)怀孕的妇 女 (3)足球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