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46565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7 酶促反应动力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七 酶促反应动力学 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生物化学实验之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目的】1. 了解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2. 学习测定酶最适pH值的方法。【实验原理】 对环境酸碱度敏感是酶的特点之一。酶 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 一般酶的最适pH值在48之间。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大 多数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激活剂能增加酶的活力,抑制剂会 降低酶的活力。如 Cl-: 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则是该酶的抑制剂。 在不同pH、温

2、度以及激活剂、抑制剂存在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活力 的高低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呈现颜色 的不同来判断。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 颜色: 淀粉呈兰色;大分子糊精(紫色糊精)呈紫色 ;其次的糊精(红色糊精)呈红色;小分子糊精及麦芽精为无色。【器材与试剂】 (一)器材1.恒温水浴锅 2.试管 3.试管架 4.锥形瓶(50 ml或100ml) 5.吸量管(1、2、5、10ml)6.秒表 7.白瓷板 8. pH试纸(二)试剂1.含有0.3NaCl的0.5淀粉溶液 2. 0.2molL Na2HPO4溶液3. 0.1molL柠檬酸溶液4. KII2溶液5. 新鲜唾液【实验步骤】 1. pH值对酶

3、活力的影响(1)取干燥试管6支, 编号,按下表制备 pH 5.0 8.0的5种缓冲溶液。编编号试剂试剂0.2mol/L Na2HPO4( ml)0.1mol/L 柠柠檬酸(ml )缓缓冲液pH11.551.455.021.91.16.032.30.76.842.80.27.652.90.18.062.30.76.8(3) 测定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先向第6号试管中加稀释50200倍的唾液2ml,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检测淀粉水解程度,并测定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2)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0.5%淀粉溶液 2ml 。第6号试管与第3号试管内容物相 同。按照第6号试管的保温时间,依次将各

4、 管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KII2溶液2滴,充 分摇匀。观察各管呈现的颜色, 观察pH对 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4) 测定淀粉酶的最适pH:每隔1分钟依次向第1至第5号试管中加入 上述稀释的唾液2ml,摇匀,依次将5支试管 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2.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取试管3支,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试管编编 号 试剂处试剂处 理123淀粉溶液/mL1.51.51.5煮沸10min的唾液/mL_1新鲜鲜的稀释释唾液/mL11_第1、 3号试试管放入37,第2 号试试管放入冰水中,各10 min 。取出后,2号管分为为两份,一份放入37 。 碘化钾钾碘溶液/滴222记

5、录观记录观 察结结果3.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1)取试管3支,按下表编号加入相应试剂: 试试管 编编号试试 剂剂0.1淀粉 (ml)1NaCl (ml)1%CuSO4 (ml)H2O (ml)1:20唾液 (ml)12112211321 1(2)摇匀,置37水浴中保温,用稀碘液检测淀粉水解程度。【注意事项】 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1.掌握第6号试管的水解程度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2.严格控制温度。在保温期间,水浴温度不能波动,否则影响结果。3.严格控制反应时间, 保证每管反应时间相同。 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每管中加入的底物应是不含NaCl的1淀粉 溶液。【思考题】1. 高温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如何在酶的分离纯化中克服这种影响?2. 什么是酶的最适温度?有何实践意义?3.什么是酶的最适pH?它是否是一个常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种性质对于选择测定酶活 力的条件有什么意义?4. 酶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哪些类型?各根据什么划分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