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540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穆棱市福禄乡光明小学任翠平摘 要: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 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首先指出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偏重智育,忽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然后从分析了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即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家庭教育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教育原因引言处于现代社会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

2、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变迁和转型期的矛盾困惑,无不反映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对成长中的一代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一、家庭 教育界定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 家庭成员 (包括父母和子女等 ) 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二、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理性地审视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青少年家庭教育面临许多困惑:孩子生活条件更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但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更丰富,多才又多艺,但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更

3、突出 , 。当今学生身上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 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青少年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矫正, 不仅会影响到孩子自身的发展, 破灭家长们的幻想,也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一)偏重智育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 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乎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

4、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 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2、重“金”投资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花钱投资帮孩子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等兴趣班,家长们也不辞劳苦地迎往接送。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二)忽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 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

5、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三)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 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 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孩子自己的事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三、青少年家庭教育

6、问题的原因(一)家庭原因1、家长的素质低下(1)思想意识上的愚昧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 。由于中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教育重视程度和普及不够,那些担任着家长的文盲和半文盲们,根本意识不到科学育子的意义。 很多家长们认为家长的话是绝对真理和圣旨,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作为家长不用加强自身修养。(2)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家长自身通过父母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怎样教育子女,掌握了一些培养孩子的能力。 祖辈们怎么教育我们, 我们就怎么教育下一代。(3)知识、观念的更新跟不上时代在新的世纪, 知识更新和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往往比家长掌握的更多, 涉及面更宽。

7、而许多家长还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注重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技能,沿用旧知识、旧方法来教育孩子,仍然一如既往地维护自己的家长威严和尊严。2、家庭的结构不完整目前中国单亲家庭逐渐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单亲家长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和上辈的生活, 另一方面要努力工作获得必要的经济来源以维持和保障生活, 这些单亲家长们总是忙忙碌碌从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孩子教育问题。 离婚率的增长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给孩子的成长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学校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学业、纪律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二)社会原因1、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发展,市场

8、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2、迅猛发达的网络的冲击在家庭中,过去那种家长是青少年儿童道德的主要教化者的地位发生了动摇。通过网络,孩子们可以迅速了解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其知识面,他们开始对家长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网络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并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适应社会的指导。而这些是家长难以做到的。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对策家庭教育过

9、程中,家长的文化修养,道德个性、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环境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一)注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1. 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出生之后,从言谈举止,一笑一颦的动作,再到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家长无时无刻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 家长是因材施教的实施者。从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父母在对子女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

10、的作用,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3.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家长有责任为子女提供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场所,即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家长也有义务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对孩子产生影响,为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即良好的心理环境。(二)注重家庭教育中孩子独立性的培养1. 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应放手锻炼孩子独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

11、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往往忽视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缺少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培养独立性的重要方面。4.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毅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三)注重家庭教育中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它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

12、神、处处关注,上学时不遗失书本或文具,认真、条理清楚地完成每一项学校作业;帮助父母打理家庭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些生活细节。(四)在家庭教育中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行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这就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五)注重对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子女的创新意识,鼓励子女勇于探索新的规律、方法;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进行质疑,说自己的话,走自己

13、的路,大胆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新颖、独特、灵活地解决问题。(六)注重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为人的基本品德。父母应当教育子女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心存感恩,在放飞理想,振翅高飞之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感恩父母。五、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1、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而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完善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多看修身养性的书籍,端其行正其身。2、培养文化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家长应多读些书,多掌握一些尤其是科技方面的知识,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知识内涵来影响孩子的。同时,家长要求独生子女全面发展,自

14、己也就在努力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学习了解艺术方面的书籍, 收听和观看艺术方面的节目、 收集文艺方面的资料, 在与孩子的共同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沟通。孩子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能培养艺术素质,家长就能更容易地诱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现在大都是独生女的家庭, 所以小孩子从小就更加孤单, 他们真正喜欢的父母,是那种既像师长,又像朋友一样可以倾心交谈的父母。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和孩子交谈。父母可以放弃自己“大人”的架子,俯下身来倾听小孩的倾诉,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

15、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4、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家长在教育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家长在外不顺利了,就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打骂孩子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焦虑,给孩子带来了阴影。 我们经常还会碰到一些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却责怪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不求上进, 却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学校。在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不得体语言、不恰当行为的影响下,孩子心中充满了恐惧、悲观、憎恨与不自信,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影响到他们的心境。5、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现在许多家长“恨铁

16、不成钢”,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甚至用他人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从而造成了更大的代沟。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 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赞扬他。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因为只有被赞许,被认同,孩子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才会从成功走向成功。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参考文献1 候书新 .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2001年。2 李丰收 . 天才少年成功之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年。3 宇飞. 千万别“管”孩子,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年。4 刘庸. 不要为孩子烦恼,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