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5146538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规划(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主讲:付凯欣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一般认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交通系统范畴,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也应归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分支。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的在于了解城市现有的交通形态和土地使用状况,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模拟反映城市未来交通发展状况,预测交通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既能满足居民出行要求,又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规划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3.1.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客流发展趋势和不同交通方式在城市中的发展

2、比例,同时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合理规划路网,确定轨道交通发展规模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对策以及交通政策。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1、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运量大、干扰小、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解决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高峰时段客流量大等问题,比其他的公共交通方式更具有先进性。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2、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引导城市结构发展,其原理就是:通过大幅度提高交通供给,引导周围土地高 强度利用。一般整个过程分四个阶段;团状开发波浪状开发带状开发面状开发。轨

3、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发展影响范围一般规律图 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3、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需尽可能考虑以下几个原则:3.1.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1)占地:以节约城市用地、完成单位客运量占地最少为优;(2)能耗:以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或完成单位运量能耗较少为佳;(3)环境:以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或完成单位运量产生的废气、废物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少为好;(4)运效:以安全、准点、运量大、运效高的方式为宜。3.

4、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1、功能性原则(1)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主客流方向一致,应连接城市主要客流发生吸引源;(2)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应与现有交通工具相配合,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3)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或新区开发的先导和依托点。3.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2、经济性原则(1)用最少的轨道交通总里程吸引最大的出行量;(2)最先修建的线路是最需要的线路;(3)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连续性,工程技术上的经济性和合理性;(4)与城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相联系,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有条

5、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高架或地面形式。3.1.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3、可持续性原则(1)有利于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2)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处理好满足需求与引导发展的关系。从国外经验看,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时有两种选择可供参考“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客流追随型:对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相对合理、功能分区比较适中的大城市,主要需要发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快速通道作用,应优先在目前的中心区内部或环绕中心区修建,以利于提高中心区的通行速度,完善中心区的服务功能。“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6、 ),“规划引导型”: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缺乏的城市,主要需要发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在调整空间结构和完善功能分区方面的作用,应优先在城市中心区与快速发展的新区之间、在中心区与希望发展的边缘区之间修建,以尽快调整城市的空间和功能布局。3.1.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深化、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客流分析预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系统选型、车场与联络线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设时机分析和用地控制规划等。3.1.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从规划时间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城市背景研究、线网构架的研究和实施规

7、划的研究。城市背景研究层面包括城市规划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线网构架研究包括合理规模研究、线网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预测、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实施规划研究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等。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1)确立线路走向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只能确定线路走向和各线路的车场用地。(2)确立线路规模通过对每条线路的客流预测,定量地确定各条线路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就可确定每条线路的规模。规模确定以后就可以确定该条线路属于高容量、大容量、中容量、还是小容量的轨道交通。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1

8、、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3)线路的封闭程度客流规模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其线路是采用全封闭、半封闭 或不封闭。一般单向客流高峰小时1.6万人以上,必须采用全封闭;1.6万人以下者,还须确定封闭比例。1万人以下的线路,可选用不封闭的有轨电车。(4)确定线路设置方式对于不封闭的区段,一般可采用地面线路。对于封闭线路,要根据周围地理条件确定地下、地面高架的不同方式。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步骤(5)确定特殊要求根据线路的特殊条件(转弯半径、坡度等)确定系统选择。3.1.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划步骤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层次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具有近、远期结合的性质,

9、因此需要区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合理层次。建议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分为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规划两个层次,同时对规划线网的构成进行一个明确的层次划分,由近期建设、中期建设以及需要研究的远期城市轨道线路来构成整个规划线网。3.2客流调查与预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要与城市功能区划、城市用地开发、城市环境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城市的轨道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建地铁还是轻轨、采用几节编组的车辆、采用哪些车站的设施设备、建多大规模的轨道交通网,这些都与客流量有非常紧密的关系。3.2客流调查与预测对客流特征的分析调查及其趋势

10、的预测是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组织客运的基础。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为了掌握客流现状与变化规律,就要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客流调查。客流是动态变化的,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客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对既有线路的运营客流特征分析,也能为后续实施线路或其他城市的规划路网提供参考数据,从而为其线网规模的控制、基建工程和设备采用等诸多方面提供参考3.2.1客流调查客流调查涉及客流调查的内容、地点和时间的确定,调查表格的设计,调查设备的选用和调查方式的选择,以及调查资料汇总整理、指标计算与结果分析等多方面问题。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1)全面客流

11、调查全面客流调查是对全线客流的综合调查,通常也包括乘客情况抽样调查。这种类型的客流调查时间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调查人员。但通过调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能对客流现状及出行规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用样本来近似地代替总体的调查方式,这样做有利于减少客流调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乘客情况抽样调查通常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乘客构成情况和乘客乘车情况两方面。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乘客构成情况调查一般在车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工作、学习、购物、游览、就医、访友

12、、其他)等。该项调查的时间可选择在客流比较正常的运营时间段。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乘客乘车情况调查的安排视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调查内容除年龄、性别和职业外,还需要包括家庭住址和家庭收入、日均乘车次数、上车站和下车站、到达车站的方式和所需时间、下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方式和所需时间、乘坐轨道交通列车后节省的出行时间以及对现行票价的认同感等。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3)断面客流调查断面客流调查是一种经常性的客流抽样调查,根据需要,可选择一个或几个断面进行调查,一般是对最大客流断面进行调查,调查人员用直接观察法调查车辆内的乘客人数。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

13、类(4)节假日客流调查节假日客流调查是一种专题性客流调查,重点对春节、元旦、国庆节、双休日和若干民间节日期间的客流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的休假安排,城市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程度,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该项调查一般是通过问卷方式进行。3.2.1客流调查1、客流调查的种类(5)突发客流调查突发客流调查主要针对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客流快速集散的站点进行的专项客流调查,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影剧院、体育场馆的规模与附近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影响程度、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3.2.1客流调查2、客流调查的统计指标客流调查结束后,对客流调查资料应认真汇总整理,列成表格或绘成图表,计算各项指标

14、,并将它们与设计(预测)数据或历年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增减的比例或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客流调查后应计算的主要指标如下:3.2.1客流调查(1)乘客人数:包括分时与全日各站上、下车人数,分时与全日各站换乘人数,各站与全线高峰小时乘客人数,各站与全线全日乘客人数,高峰小时人数占全日乘客人数的比例。(2)断面客流量:包括分时与全日各断面客流量,分时与全日最大断面客流量,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3)乘坐站数与平均乘距:包括本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跨线乘客乘坐不同站数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平均乘车距离包括年龄(老、中、青)比例,性别比例,居住地,出行目的。3.2.1客流调查(4)

15、乘客构成:全线持不同票种乘客人数及所占百分比,车站分别按年龄、家庭住址和出行目的等统计的乘客人数及所占百分比,从不同距离、以不同方式、需不同时间到达车站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5)乘客乘车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住址、到达车站的方式(步行、骑车、乘公交车等)和时间,上、下车站及换乘站,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比其他常规公共交通方式所节省的时间等。3.2.2客运量预测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影响巨大,而客流量又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在此阶段,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

16、控制。在此阶段,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客流量,有利于克服城市轨道交通修建可能出现与客流量有关的问题,如:系统的运输能力、车辆选项及编组、设备的容量、车站规模及工程投资等。3.2.2客运量预测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预测结果也影响线路的走向、形式和造价。客流预测数值过高,将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在车型、列车编组、列车数量、站台长度等方面规模过大,修建标准过高,引起建设投资费用的巨大浪费;若客流预测数值过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过小,将导致设施需要很快扩建,从而造成更大的资金投入。3.2.2客运量预测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意义总之,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若客流预测结果偏大、客流不足,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的不合理且居高不下,造成运营企业长期亏损,需要政府巨额的财政补贴;若客流预测的结果偏小,则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拥挤,服务质量下降。3.2.2客运量预测2、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1)全线客流各小时段的客流量及比例,可以为全日行车组织计划提供依据,在保证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行车间隔,提高列车的满载率及运营效益。3.2.2客运量预测2、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