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黄黄连泻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6497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大黄黄连泻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大黄黄连泻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大黄黄连泻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大黄黄连泻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大黄黄连泻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大黄黄连泻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大黄黄连泻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大黄黄连泻心汤【方药】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 【煎服】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 滓,分温再服。【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 汤主之。(15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 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 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方解】大黄苦寒泻热、和胃、开结,又有推陈致新之力 。黄连、黄芩苦寒清心胃之火热,且厚肠胃。【功效】泄热消痞 【主治】胃热气滞之证 主症: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但不痛。 副症:发热烦躁甚则发狂,大便不爽,溲色 深,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临证思路】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金匮要略

2、;或目赤肿 痛,或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或发黄疸。 凡吐血成盘碗者,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最效。( 临证指南) 恶疮三十年不愈者,大黄黄连各三两为散,洗疮 净,粉之,无不效。 本方兼治牙根烂。牙根烂,非胃火也。因肾水不 足,大肠膀胱之火横行,而与心火合炽者,须泻 心汤加减治之。(慎斋遗书) 本太阳伤风证,服桂枝汤不解,目赤痛,小便黄 ,大便结,心下病,眵多而硬者,予以大黄黄连 泻心汤,照伤寒服法,须麻沸汤渍之。(眼科六 经法要) 现代应用:治疗各种血症、高血压病、神 经性头痛、口腔溃疡、糖尿病、动脉硬化 、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急慢性结膜炎、急慢性胃炎、痢疾、结 肠炎等,凡具备热实火盛

3、特征者,皆可应 用。临床多加黄芩,成三黄泻心汤。 【医案】 (一)热痞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王某某,女,42岁,1994年3月28日初诊。心 下痞满,按之不痛,不欲饮食,小便短赤,大便 偏干,心烦,口干,头晕耳鸣。西医诊为“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其舌质红,苔白滑,脉来沉弦小数 。此乃无形邪热痞于心下之证,与大黄黄连泻心 汤以泄热消痞:大黄3克,黄连10克,沸水浸泡片刻,去滓而 饮。服3剂后,则心下痞满诸证爽然而愈。(刘渡 舟医案)按语:“心下”位居中焦,乃阴阳气机升降之要道,火热邪气阻塞其间,气机不 得畅通,而见心下痞,溲短、便干、口干 、心烦,皆一派火热之象,故与本方泄热 以消痞,乃正治之法

4、也。(二)咳血案(空洞型肺结核)柯某,男48岁,1962年5月21日入院。 有与肺结核患者长期接触史,去春咳嗽, 咯少量血。今年3月间,咳吐脓血痰,经X 光透视,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诊见面 色苍黄,两颧微赤,舌苔粗白微黄,溺白 便秘,痰出白腻而带腥臭,发音微嘶。脉 弦滑数,右手特大,甚则滑动博指。入院 5小时出血约500ml,当即灌服童便及十灰 散,继与肃肺保金豁痰止血之剂。血止后觉胸中热痛,征忡盗汗,音低而 嘶。又进养阴清肺、咸寒降火宁心方5剂 ,仍大量出血,且较第一次更剧。经急救 止血后,尚频频咳痰带血,脉洪数滑动, 胸痛心烦,改投苦寒泻火方:大黄15克,黄芩9克,黄连12克,生桅 子

5、12克。连服12剂,血止,咳息,胸痛平 ,脉转缓滑,于6月11日出院。追访两月 余,未见再出血,X光透视,病灶已愈合 。按语:本案多方治疗不效,观其频频咳 血,胸痛心烦,脉洪数滑动,显系胃火刑 金之侯。胃火不平,则咳不止,与大黄黄 连泻心汤加味以泄胃火而止血,方证丝扣 ,是获良验。(三)出血性紫癜案患者某、5日来衄血不止,人院前1天 大量吐血,全身紫癜,病况严重。检查:精 神紧张恐惧,全身紫癜, 鼻衄不止,头痛 ,眩晕,目赤,尿赤而少,大便黑,脉细 数软,血小板6万。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中医印象:“肌衄”。以大黄黄连泻心 汤去大黄加瓜蒌仁,代赫石、三七。翌晨 血止,头痛眩晕消失。四剂

6、后紫癜消失, 血小板恢复正常。(伤寒论古今临床)(四)细菌性痢疾案林某,男,20余岁,1963年夏患细菌 性痢疾,经某医院服西药无效,昼夜大便 一、二十次,小腹急痛,里急后重兼夹粘 液脓血少许,痛苦非常。延余诊治。拟大 黄黄连泻心汤加生白芍、甘草、山楂,黑 地榆。服一剂,大便次数大减,排便轻快 。守前方更服一剂,基本好转。后因其气 虚 ,前方去大黄加党参一剂,而善其后。(五)胃脘痛案景某某,女,66岁,1985年10月24日初诊。 主因吃花生引起胃脘疼痛,嗳气频作,大便干结 ,伴全身乏力,咳嗽,舌苔黄,脉沉缓。证属食 滞胃脘,郁而化火,治宜清热泻火,用大黄黄连 泻心汤原方:大黄3克,黄连3克,

7、黄芩3克,日一剂,沸水 渍5分钟,去渣顿服。10月30日复诊:自述初诊取药后,感药少量轻 ,心甚疑之,既服4剂,气降腑通,肠润痛止, 始信药证相投。(六)眩晕案王某,男,41岁。患高血压病多年,久服复方降压片、降压灵等药,血压一直未能控制,近日因生气而血压 上升至190/130mmHg。自述:头目晕眩,如坐舟车,而且心烦急躁特甚,有时彻夜不眠,且口渴欲凉饮,舌红苔黄糙老,脉弦滑数而有力。病情加重后曾多方服药未效。索取前方观之,尽为平肝、息风、潜阳之剂。思之 良久,断为阳亢火盛动风之证,乃处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煮令服3剂。服后大便溏泻,但心烦减轻,且解入睡。继服2剂

8、,诸证皆轻,血压降至1150/110mmHg。(刘渡舟医案)按语:高血压眩晕,多属阳亢风动之候 ,今人常以平肝潜阳息风法治之,虽能奏 效一时,但终不能获其痊愈。刘老认为, 心主血属火,肝藏血属木,心火盛则肝火 旺,肝火旺则阳亢而风动。治疗与其平肝 息风,莫如清泻血中之火热,火热得清, 则阳平风灭。故对阳亢风动之眩晕证,但 见阳盛化热之症状,即用本方每取卓效。(七)偏枯案一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在地,不省人事, 经抢救虽然神志转清,但左侧肢体活动失灵。据 述曾多服丹参、赤芍、红花等药,效果不显。近 来终日烦躁不宁,大便秘结,数日不行,小便赤 如浓茶。舌红边有瘀斑,苔糙老起芒刺,六脉滑 数挺指。据此

9、。诊为瘀热阻滞,血脉不通之证。 遂处: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服3剂后,患者欣然来告,自谓进1剂,大便 通;3剂尽而心烦顿消,肢体活动明显好转,且 当场示范,手足活动颇灵便。复视其舌,糙老之 苔已退,其脉已趋平缓。(刘渡舟医案)按语:偏枯,多起于情志不遂,气逆血 瘀,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有伤于筋,纵,其若不 容。”因其气逆久瘀,必生瘀热,故治疗 当抓住瘀热一环,用活血化瘀清热之法。 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因方中“大黄味苦 寒,主下瘀血,血闭”,再以连、芩清热 ,则瘀通热去,经脉调畅,其证必减。(八)狂证案(精神分裂症)张某,男,38岁。两月前,因家事纠纷,而 致精神

10、失常,本市某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服 氯丙嗪、泰尔登等药无效。遂邀余诊治。就诊时 ,患者言语无羁,怒目视人,口味臭秽。又询, 知其大便数日不行,舌红苔焦黄而干,脉滑疾, 诊为气郁化火,心火内盛之证。处大黄黄连泻心 汤: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水煎服3剂。二诊,服上药3剂,大便已通,且能入睡,烦 躁诸证亦有好转。又嘱其继服3剂,而告痊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刘渡舟医案)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 狂越,皆属于火”,义曰“重阳则狂”。 因而本证每因情志不遂,或隐曲抑郁,五 志郁而化火,扰乱心神。轻者烦躁不安, 重者登高逾垣,打人毁物。据舌红脉疾等 症,诊为气郁化火,使用本方清泻心火, 火清神宁,诸症自愈。(九)脱发案于1985年曾治一男性患者,一年前出现 零星脱发,多次服用首乌片等养血之品无 效,近来病情加重,每日起床后,枕上脱 发甚多,心烦特甚,心情急躁易怒,口渴 舌红,脉数而有力。刘老诊为心火内盛, 遂处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9克,黄连9克,黄芩9克,连服9剂 而告愈。(刘渡舟医案)按语:心主血,其华在面,其荣在发, 发为血之余。若心火内盛。则因其血热而 发不荣,使毛发枯脆脱落。今人多用养血 补血之法,其效欠佳。刘渡舟教授常选用 本方,令火热一清,则营血自充,其发得 荣而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