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46357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技巧技巧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要求要求n n“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n n指的是根据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具体语境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意义 。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 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

2、、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 能力能力。考点阐释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 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 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讨论讨论 1.“有飞骑(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 这个词吗? 2.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 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j)之。”你能推断出“殛”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

3、妙的方法解决的?制裁杀死复习目标复习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 。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 概试试看:试试看:弄璋:弄瓦:生男 生女“果双生一男一女”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 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 件加以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 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 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

4、披文 入理,推断出其意义。借助语境法借助语境法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试试看:试试看: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 褒义想想看:想想看: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n n1 1、丰则贵、丰则贵籴籴,歉则贱,歉则贱粜粜n n2 2、冀得一归、冀得一归觐觐“ “籴籴” ”、“ “粜粜” ”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

5、 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 “粮食粮食” ”有关,有关, 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觐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 ,从形旁,从形旁“见见”上,猜出与上,猜出与“见见”有关有关 ,可以解释为,可以解释为“拜见拜见”。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 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字形分析法字形分析法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 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 动物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人 的行为有关禾- 皿- 宀- 贝- 纟- 求- 隹(zhu )- 歹

6、- 月- 目- 五谷金钱死亡器具丝麻肉房舍毛皮眼鸟雀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赂:贿赂)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一曲红绡不知数自缢于庭树 夜缒而出,见秦伯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抚军亦厚赉成名。(烤)(打)(赏)试试看:试试看: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2、可以独飨白粲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绳索)(飨, 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试试看:试试看:(双目失明 )“见”

7、通“现”:出现“要”通“邀”:邀请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违背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想想看:想想看: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通假推断法通假推断法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加点字“顾”的意义可作这样推测,“顾”和“ 雇”读音相同, “雇”的意义是雇佣,联系句子就 不难得出“顾”通“雇”的结论。试试看:试试看:通“促”,催促试试看:试试看: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2、卒然临之而不惊3、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

8、可极“蚤”:跳蚤。无法理解。蚤通“早”“卒”通“猝”“从”通“纵”(更加,越来越)(疲劳)1.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想想看:想想看: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受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句子结构观察法句子结构观察法试试看:试试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9、以4、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 也 破下,攻下反义对文, “终日”意为“整天、时间长”“ 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用以,被任用同义复用。“冲”即“幼”,“年幼”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将军身披坚执锐“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 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 固的地方之意。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动宾如何搭配? “坚” 解“坚硬的盔甲,“锐” 解“锐 利的兵器”才能搭配。想想看:想想看: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

10、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句子成分观察法句子成分观察法想想看:想想看:(09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1、乃以秦王属吏 史记高祖本纪 2、相如因持璧却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全) 过秦论Dn(10江苏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n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n B

11、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n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n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1、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2、臭名昭著 见微知著 成语 3、庶竭驽钝 出师表B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知识迁移法知识迁移法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试试看:试试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爱、偏私)试试看:试试看:1、除南清河太守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联系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意思是:授予官职“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疾,大;彰,明显、显著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09年湖南卷)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试试看:试试看: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试试看:试试看:屡试不爽:差错。屡次试验都不错。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借助语境法(上下文)成分分析法(语法) 作业: 运用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法完成 高考新资讯之P89练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