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糖尿病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46356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与糖尿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糖尿病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与糖尿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朱文丽 2012.11.20糖尿病的定义 (diabetes mellitus,DM)v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 随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 谢紊乱(WHO/IDF,1999)v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 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 均称为糖尿病v全身性、终生性血糖平衡血糖食物中糖肝糖原非糖物质肠道吸收分解糖异生CO2、H2O、 能量、乳酸糖原非糖物质尿糖分解合成转化排出来源去路8.810mmol/L来源去路非糖物质转化降低血糖的激素v胰岛素

2、加速血中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的有氧氧化增强肝、脂肪细胞磷酸戊糖途径促进糖在肝及脂肪细胞中转变成脂肪抑制肝肾糖异生High blood glucoseHigh blood glucosePancreasPancreasMuscle cellMuscle cell Liver cellLiver cellFat cellFat cellNormal blood glucoseNormal blood glucose升高血糖的激素v胰高血糖素加速肝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促进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v糖皮质激素抑制葡萄糖氧化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及肝脏糖异生v肾上腺素加速糖原分解Low

3、blood glucoseLow blood glucoseNormal blood glucoseNormal blood glucosePancreasPancreasLiver cellLiver cell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诊断空腹静脉血糖 FPG(mmol/L)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 2hPPG(mmol/L)正常血糖(NGR)40,中老年 发病比例95% 家族史不明显明显(40%-60%) 发病情况一般为急性慢性发病 体重消瘦超重或肥胖 症状明显(三多一少)不明显病因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或胰 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几乎为零减少或相对不足 治疗必需使用胰岛素必要时用胰

4、岛素糖尿病的流行情况vIDF:在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v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039%27% 4%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v空腹血糖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的人作口 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v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

5、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 )vCDS,全国14个省市,46 239人,20岁以上vFPG+OGTTv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46.6%的患者是FPG=6.7mmol/L* 来源: 1997年安庆、南阳前瞻性调查,12,000人, 40岁不同BMI和WHR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 (%)%* 来源: 1997年安庆、南阳前瞻性调查,12,000人, 40岁不同BMI和WHR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 (%)%* 来源: 1997年安庆、南阳前瞻性调查,12,000人, 40岁Insulin Sensitivity and Central Adiposity203040506

6、070809010011020253035404550% Central Abdominal FatInsulin Sensitivity (mol/min/kg lean mass)0.10Legs0.30Arms0.44All nonabdominal0.60Trunk0.80Central AbdomenR2 ValueRegionVariance in S1 Accounted for by Regional Fat Mass(Carvy DG et al. Diabetes. 1996; 45:633-638.)NormalVisceral Fat DistributionNorma

7、l Type 2 Diabetes 代谢综合征vMetabolic Syndrome,MSv1988年,Reaven提出了“X-Syndrome”的概念脂质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常汇集一起把胰岛素抗性作为X综合征的主要特点v1997年,Zimmet等主张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本综合征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联系v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v胰岛素抵抗是各种代谢异常的中心环节及共同的发病机制WHO首次对MS进行工作定义(1999)v糖耐量减低(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尿病( DM)和/或IR(由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的葡萄糖 利用率低于下位1/4位点),并伴有两种以上下列表

8、现:高血压(140/90mmHg) 高TG(1.7 mmol/L)和/或低HDL(男0.9mmol/L;女性1.0mmol/L) 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0.90、女0.85BMI30)NCEP-ATP(2001)v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诊断为MS:中心性肥胖(腰围:男102cm,女88cm) 高TG(1.70mmol/L) 低HDL(男1.04 mmol/L,女1.30mmol/L) FPG6.1 mmol/L 血压130/85mmHgIDF颁布了第一个关于代谢综合征的 全球统一定义(2005)v必须具备中心性肥胖:腰围 男94cm,女80cmv另加下列4个因素中任意两项:TG水平升高:

9、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HDL水平降低:男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已接受相 应治疗 血压升高:130/85mmHg,或此前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接受治疗 FPG升高:FP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糖尿病学分会CDS标准( 2004)v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超重或肥胖:BMI25.0高血糖:FPG6.1mmol/L2hPG7.8mmol/L;或已确诊DM并治疗高血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空腹血TG1.70mmol/LHDL男0.9mmol/L,女1.0mmol/L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10、v20002001 年,全国15,540名3574 岁成人v诊断标准:IDF,2004v结果:MS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后的MS患病率:男23.3%;女10.0%北方23.3 %;南方11.5 % 城市23.5%;农村14.7%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 (3):181-186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能量碳水化合物与糖尿病一级结构二级结构淀 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葡萄糖几十至几百几千个结构直链、螺旋状分枝、树冠样水溶性热水溶解难溶于水遇碘显色蓝色棕色食物含量19356581糯性小大酶促降解慢快升血糖反应慢快淀粉粒1.马铃薯 2.豌豆 3.小麦 4.玉米 5

11、.水稻 淀粉的糊化和老化v糊化 (gelatinization)淀粉在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受热,在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范围 以上之后,淀粉大量吸水膨胀,结构解体,淀粉分子逸散,粘 度急剧增加糊化后淀粉分子逸出、伸展,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v老化或回生糊化之后的淀粉,在温度降低之后,淀粉分子互相靠近,重新 形成有序排列,成为与水分离的不溶性状态,食物变干变硬老化回生后,淀粉分子重新紧密排列,部分恢复生淀粉的性质 ,不利人体消化抗性淀粉根据-淀粉酶水解时间:v快消化淀粉:20min内水解,RDSv慢消化淀粉:20120min水解,SDSv抗性淀粉(resist starch,RS)健康人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

12、的淀粉及其水解物的总称120min仍没有水解淀粉的类型和消化吸收类 型结 构小肠中消化食物形式快消化淀粉分散性淀粉迅速完全吸收新鲜煮熟的食物慢消化淀粉结晶体淀粉缓慢但完全吸收多数为生的谷类或高 温糊化干燥淀粉抗性淀粉1生理上不接受的淀粉形式 被膳食纤维包裹的淀粉部分消化整的或部分研磨的谷 类和豆类抗性淀粉2结构X射线的B或C图谱没有糊化的淀粉、高直链部分消化未煮的土豆 和青香蕉抗性淀粉3变性的支链淀粉分子或回 生的直链淀粉部分消化放冷的熟土豆谷类 和食物淀粉快慢消化模式图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v薯类、根茎类豆类谷类v生熟v回生糊化v粗加工精细加工v油炸、烘烤蒸煮v9.0g/d食物加工方式对淀粉消化

13、吸收的影响抗性淀粉的潜在功能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v非淀粉多糖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v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成分v可溶性纤维(如果胶、树胶和粘胶)v不可溶性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血糖生成指数v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v1981年加拿大科学家Jenkins等提出v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食物经过消化吸 收引起血糖变化的真实反映v含有相同数量糖的不同食物,其消化吸收率和血糖应答水平 不相同 v目前全世界已完成了大约2000余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研究 计算公式含50g碳水化合物食物餐后2小时

14、血糖曲线下总面积 * 10050g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总面积* 相当于50g碳水化合物(CHO)的食物重量:10050 / 食物CHO含量GI 的意义v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 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 速进入血液v低GI食物胃肠停留时间长 ,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 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 慢GI评价v低GI的食物GI55不易产生饥饿感,因此不容易食用过量或引起血糖大的波动v中等GI的食物GI在5570v 高GI的食物GI70不适合糖尿病人,也不适合任何糖耐量异常的个体影响GI的因素v糖的类型单糖/多糖;葡萄糖/果糖v糖的构成直链淀粉/支链淀粉v食物的物理性状和烹调加工如淀粉的糊化程度、颗粒

15、大小v食物的化学成分和含量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酸度等GI应用v尽可能多选择中低GI的食物,注意食物加工、总量和血糖 的关系v利用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时,要搭配低的GI食物,合理 安排膳食控制血糖v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防治 常见糖类的GI值食物名称GI食物名称GI葡萄糖100麦芽糖105蔗糖65白糖83.8果糖23蜂蜜73乳糖46巧克力49常见食物的GI值食物名称GI食物名称GI食物名称GI馒头88.1小米71.0西瓜72.0大米83.2熟甘薯76.7菠萝66.0熟土豆66.4闲趣饼干47.1猕猴桃25.0面条81.6南瓜75.0香蕉52.0烙饼79.6胡萝卜71.0柑43.0油条74.9扁豆38.0葡萄43.0荞麦54.0绿豆27.2苹果36.0玉米粉68.0大豆18.0梨36.0面包87.9牛奶27.6鲜桃28.0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 GL)vGL=(100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GI)100 高GL:20中GL :1020低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