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46329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之科举制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第九讲 分科取士,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分科取士,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 官制度官制度 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开始于隋朝,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开始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极盛于明清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极盛于明清 ,于清末被废。,于清末被废。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一、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世卿世禄制 养士、军功、客卿 征辟、任子、纳资、察举 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 等二、隋朝科举制度的发端 隋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废九 品中正制,决定“分科举人(仕 )”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又创设 “进士科” ,为科举制产生的标 志。 607-1905三、唐朝科举制的

2、形成 从唐太宗开始开科取士,实 行学校和科举并重的方针, 以后逐步完善,形成一套完 备的科举制度。1唐朝的常举、制举和武举 “常举”:每年一次的科举考试 “制举”:皇帝为选拔杰出人才而临时 举行的考试 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项目有马射、 步射、马枪、负重等。第一名称为武状 元 。常 举 考生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科目多达十二种:即秀才、明经、俊士、 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 开元礼、道举、童子。 明经诸科选拔熟悉各门儒家经典之士;进 士科选拔既通儒经、又有文辞造诣的才子 。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唐朝的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 1“探花宴”(杏园)。 “曲江会

3、”(长安城南曲江亭)。 “题名会”或“雁塔题名”(到慈恩寺塔 下题名。 进士科在开元天宝年间拔取了不少文学人才, 如孙逖、祖咏、储光羲、王昌龄、常建、王维 、刘长卿、萧颖士、李华、岑参、钱起、张继 、元结等诗人皆先后及第。 2唐代科举考试的几点说明 (1)选士而非选官. (2) “省试”成绩并不是录取的唯一依 据,甚至不是主要依据. (3)科举考试的方式.(4)考录程序投牒自举 府州解试 尚书省试 录取放榜四、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重文轻武宋朝的基本国策 宋太祖时便有神童诗曰:“天子 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宋真宗有劝学诗,劝诱士子读书 应举。 朱熹:“居今之世,使孔子

4、复生,也 不免应举。”四、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成熟 (一)变选士为选官。中进士可直接授官。 “朝 为田间郎,暮登天子堂”。 (二)三级考试法。 仍设有“常举”和“制举”。科目仍重进士科。 考试内容仍以五经和策问为主。 考试办法趋于定型,即三级考试法:乡试省 试御试(殿试),另外设立恩科。 (三)防止作弊法 重要者有五种: 其一,禁止考官与考生攀结。 其二,禁止“公荐”。 其三,推行“别试”。 其四,建立“锁院”制(“锁宿制”)。 其五,实行“糊名”和“誊录”。 (四)特奏名制 (五)类省试 (六)扩大进士名额 宋太宗即位次年(977)举行的第一次科 举中,一科就录取进士109

5、人、诸科207人 ;宋太宗又调阅贡举档案,又录取特奏名 进士和诸科184人,合计录取总数达500人 。仅此一榜,就比太祖一朝15科录取455 人的总数还多。五、元明清科举制的演变和衰落 元朝把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选官的主要途径是贵族世袭制和吏员晋升 制。也实行过科举考试制度,但整个元 朝一百年,共举行科考16届,取士仅1135人 。“天下习儒者少”。 2明清科考制的演变 明清,仍然实行三级考试法(乡试、会试和 殿试) 虚四实三的等级考试法八 股 文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的特殊文体 ( “八比文”、“时文”、“时艺”) 。由于题目出自四书、五经 ,也叫“四书文”、“五经文”。 明清

6、人作“时文”的固定格式,是知 识分子的必修课,被称为入仕的“敲 门砖”。 八股文的名字来源有两种解释: 其一,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题(题比)、起股(虚比)、中股( 中比)、后股(后比)、束股(束比, 也叫大结)等八个部分组成而得名 。其二,起股、中股、后股、束 股四个段落各由两股组成,共为 八股而得名。八 股 文 形式呆板,内容僵死。必须从 四书、五经中命题,要求 “代圣贤立言”,所以得模仿古 人语气来写。每篇字数有限制( 顺治时限550字,康熙增为650字 ,乾隆时定为700字,此后成为定 制),每股句数也有定量,每句 开始还有常用语句。明清时科举取士日趋衰落的表现 一是“八股文”死

7、板的形式和内容,极大 地束缚了举子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 二是以文化专制为目的的文字狱愈演愈烈 ,文士动辄得咎; 三是殿试随意性越来越大,名次与学问不 称 。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年,张之洞等联名上书,指出科举 一日不停,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要求立 即废除科举,清政府批准了这一建议, 于是历时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于 进入了历时博物馆。 六、科举制评说(一)弊端 1重文才而非干才,不利于培养人的实际本领“经得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 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习惟在于词章,所志惟在于名利” 2虽有严密的科场条规,但作弊现象仍然严重。 3殿试取士

8、的随意性较大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把它归结为“三 宗罪”: 一是遗漏了不少人才; 二是考试内容毫无实际意义; 三是耗费读书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科举制的弊端1对内:维护了我国封建统治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 (1) 从科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来看 一是实体的公正,二是程序的公正。 投牒自举。 分地取士。 引嫌回避。 严肃科场。 规范试卷。 (二)作用(二)科举制度的作用(2)从录用范围来讲:扩大了选官范 围,有极大的开放性,为普通人提供 了一条向上流动的途径 。 何炳棣的研究表明, 在明代,有46。 7%的进士出身于寒微家庭,清代状元 中出身于平民等级的占49%。到了清末 ,前三代没有功名或仅为贡生的进

9、士 也有35%。 (3)从考试方法来看:历代开 科取士皆为逐级淘汰的多科目 竞争性考试。 从宋代开始形成三级考 试法,历代基本沿用,清代在 乡试之前又多一级小试。公平 开放竞争的实际结果使佼佼者 脱颖而出,从而保证了政治上 的可靠性。(4)从考试内容来说: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采用封建政权 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学说,这进 一步保证了录用对象在政治上的可靠 性。也使得儒家的思想和文化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宏扬和传承。2对外:对近现代各国文官制度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直接、深刻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 、朝鲜、法国、美国、英国等国。目前西方学 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

10、度(公开竞争考试 、多级考试、逐步淘汰等原则和方法)源于中 国的科举制。西方学者甚至说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 发明”3.对文化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科举考试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 它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一,以成绩录取,专重才学,广泛而强 烈地激发了学子发奋求学的热情。其二,历代科举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相 当重要的作用。 其三,科举制度的实施,造就了数量庞大 的科举人口,极大地扩充了知识分子阶层。(2)儒家的思想和文化也因为和科举的紧 密结合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宏扬和传承。统计数字 历代开设的进士科将近800科,进士总数在11万 以上,1300年间平均每年产生进士85名。大多 数进士身居要职。 课外查找资料: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是通 过科举而且是进士出身?(例举不少于10人)科举制度 “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 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现在各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差 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究流溯源,英国 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 孙中山1. 简述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 史. 2. 从科举制度的某一方面谈谈 你的认识。思考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