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5022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级先进集体、个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 科普之冬活动情况统计表(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二届)填报单位 (公章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填报日期 :2011年1月序号项目合计1 举办科普讲座和实用技术培训班395 班次培训农民、基层干部7.1 万人次2 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次受益青少年人次3 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22 项次4 发放科普图书2.9 万本发放科普挂图1.3 万张发放科普宣传单2 万份5 举办科普大集3 次参加人数0.4 万人次6 举办科普展览10 次参观人数0.33万人次7 放映科普电影、录像261 场次观看人数2.1 万人次备注(有需要补充内容请填入本栏目内)附件 3 黑龙江省科普之冬活动先进集体推荐表单 位 名

2、 称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领导姓名庞井海职务主任电话13804835201 简要先进事迹截止目前,推广中心两年共举办科普之冬培训班395 班次,举办科普大集3 次,举办科普展览10 次,放映科普电影、录像261 场次,培训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累计9.9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7.9 万份,推广普及新技术22 项次、推广大豆、小麦等新品种20个;免费为农民发放优质良种、化肥和低残留农药累计100 余吨;聘请省、市两级专家、学者累计20 余人来我县授课,两年累计投入培训资金35 余万元。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除安排麦、豆等主栽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外,安排了甜菜、亚麻、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专题培训。培训

3、形式贴近农民,深入到乡镇、村屯办班、到农户家中座谈、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着重突出实效性。一是利用院县共建省农科院专家荟粹的优势,开展集中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县、乡农业技术干部、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科技种田大户,切实提高嫩江县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二是组织院县共建省科院专家、县乡农技人员深入村屯,扎实培训农民,与农民结对子、交朋友,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扶持、培养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典型。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手段,宣传普及农技知识。四是充分利用专家大院、农业科技园区培训服务平台功能,指导培训农民科学种田。五是开通农技热线,随时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六是

4、采取集中培训,分散教学、教师讲课、包乡包村干部跟踪问效、发放资料等形式, 尽量使培训活动达到了最佳效果。在培训中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第一是培训与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第二是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相结合;第三是季节性培训与全年跟踪服务相结合;第四是培训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相结合,使培训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有效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提升了全县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两年来,全县农民共应用新技术示范项目16 项, 375 万亩次,重点推广项目 22 项, 30

5、70 万亩次,增产粮食17360 万公斤。 2010 年嫩江县粮食总产登上28 亿斤新台阶,跨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8060 元。注:此表一式三份所 在 单 位 意 见(公章)年月日活 动 领 导 机 构 意 见县 ( 区 ) 科 普 之 冬(公章)年月日领 导 机 构 意 见市 ( 地 ) 科 普 之 冬 活 动(公章)年月日领 导 机 构 意 见省 级 科 普 之 冬 活 动(公章)年月日注:此表一式三份附件 4 黑龙江省科普之冬活动先进个人推荐表姓 名庞井海性 别男年 龄53 职 务主任职 称研究员政治面貌党员所在工作单位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简要先进事迹一、组织开

6、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3-5 次;两年举办县乡村培训班390 余期,培训农民 9.93 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7.9 万份。 极大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1、建立健全推广服务体系,为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可靠保障。积极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将乡镇农技推广编制统一上收,成立推广中心驻乡镇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站,明确了职责;固定农民技术员岗位,稳定推广队伍。目前县乡农技人员有高级职称的15 人,农艺师 48 人,助理农艺师27 人。全县有农民技术员126 个,农业科技示范户1050 户。2、组建农业专家大院,打造农业科技咨询、培训平台。与省农科院联合,建专家大院 1360 平方米,配咨询服务车

7、2 台,咨询电话3 部。现有专家42 名,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2 人,一是制作了专家服务简介显示板,便于农民与专家联系和咨询。二是设立咨询引导室,每天由2 名专家值班,接待前来咨询的农民。三是创建农民阅览室,农业技术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达到3.1 万册,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普图书资料、刻录光盘等服务。3、创建标准化农业科技园区,构筑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的生产实践基地。目前嫩江县农业科技园区面积2450 亩,其中核心科技园区300 亩,设置 18 个展示区,示范、高产攻关 4 项。每年试验、 示范作物新品种 (系)200 余种。 辐射带动乡镇园区14 个,面积 2150亩。每年到园区参观学习的农民朋

8、友达15000 余人次。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教育农民的科技示范基地、锻炼科技人员的平台、培养和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的“田间学校”。4、勇于开拓, 创新培训服务手段。 首先是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每年接咨询电话1500余个;其次是发放便民服务卡,把服务项目、电话,印到卡上,发给农民,专家随时解答农民咨询的技术问题;三是印发农技推广简报,把重点推广技术等在简报上刊出,每月 1000 份,免费发放到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手中。四是设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台,现场咨询;五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1)举办科技大集,每年的正月十六农民科技节,组织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资料到乡村,进行技术讲座和技术咨询;

9、(2)这两年重点下村办班,真正让普通的农民受到培训,学到技术。(3)召开现场会,召集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进行现场参观,现场讲解,让事实说话。两年来组织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现场会 10 余次。二、开展“指百联十”活动,提高科技入户率。近两年,组织每个科技人员联系510 户,全县共联系农户485 户,指导 4000 户,带动40000 户,提高了种植业科技含量,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全县粮食总产登上28 亿斤台阶,跨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三十多年,多次荣获省、 市科普之冬活动先进个人奖和省、市、县推广工作奖励。2010 年荣获全省推广系统先进个人。四、在科技兴农、科技兴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突出贡献。注:此表一式三份所 在 单 位 意 见(公章)年月日活 动 领 导 机 构 意 见县 ( 区 ) 科 普 之 冬(公章)年月日活 动 领 导 机 构 意 见市 ( 地 ) 科 普 之 冬(公章)年月日领 导 机 构 意 见省 级 科 普 之 冬 活 动(公章)年月日注:此表一式三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