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44856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8月9日)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X市X县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浅析以 X 市 X 县为例(X 县县委农工办)摘  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本文以 X 市 X 县为例,介绍了该县乡村文化振兴做好做活“传育惠引”四字文章的典型经验,从基层实践角度提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建议。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路径X 县地处鲁东南,位于 X 市西部,面积 1821 平方公里,辖20 处乡镇(街道)和 1 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195 个村,人口 110万。该县历史悠久,县城曾是春秋时期 X 国都城所在地,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古城, “毋忘在 X”的典故就出在这里。文化源远流长,陵阳河遗址

2、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还早 1500 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X 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X 州博物馆是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 2 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 200 多件。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为南北朝时期东莞 X 人,晚年在浮来山定林寺居住、校经。近年来,X 县把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做好做活“传、护、育、引”文章,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千年古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山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全 2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一、经验作法(一)做好(一)做好“传传”字文章,字文章,

3、乡乡村村传统传统文化得到文化得到传传承弘承弘扬扬一是一是传传承承 X 文化。文化。组建高规格的 X 文化研究院,通过专业机构深入挖掘 X 地历史文化,摸清“家底”,加强保护。全县各类X 文化遗迹共 798 处,其中陵阳河遗址、浮来山定林寺、齐长城遗址、状元林、刘章墓、乐毅垒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处。编纂X 地历史文化简明读本X 地历史名人录X 县文物集萃春秋 X 国X 故城考证与保护利用研究,形成一套五本X 文化系列丛书。把 X 国古城作为传承 X 文化的有效载体,利用两年时间考察学习全国 11 个省、32 座古城,总体规划经 30 余次修改,2017 年 11 月奠基开工,水系景观

4、、地下管廊基本完成,2020 年建成开城,圆 X 县人民多年梦想。组织开展“毋忘在 X”发展大会,打响文化品牌。二是二是传传承承红红色文化。色文化。X 县是全省 18 个沂蒙革命老区县之一,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丰厚。横山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鲁东南“小延安”, 大众日报社旧址位于小店镇后横山张家草场村,北海银行旧址在桑园镇柏庄村,X 县革命烈士陵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中心是全国首批76 个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大力弘扬“公心文化”,深入开展公心实践系列创建活动,让红色故事、红色记忆得以广泛传颂。三是传承

5、非遗文化。三是传承非遗文化。X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 X 县剪纸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孟姜女哭长城和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项,省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6 项,市级 68 项。积极开展非遗传承展示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军营、进敬老院等“五进”工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四是四是传传承承农农耕文化。耕文化。在镇村设立“乡村记忆馆”“乡村博物馆”,挖掘整理乡村人文历史,以文字、实物、图片、影像等形式集中展示乡村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守护住群众精神家园。桑园镇柏庄古村落、碁山镇天城寨村等传统文化村落及浮来山风景区刘勰故里民俗生态博物馆、X 县阎庄镇大北林村剪

6、纸博物馆等乡村博物馆被评为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五是五是传传承承书书画文化。画文化。X 县是“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书画风气浓郁,人才辈出。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 48 人,省级 278 人,书画爱好者达数万之众。立足 X 州书画院和沂蒙画派研究院,实现书画艺术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沂蒙画派”是我省首个以地域特征命名的画派,为全国十大画派之一。(二)做好(二)做好“育育”字文章,字文章,乡乡村文化村文化队队伍得到培育扶持伍得到培育扶持一是育一是育载载体,突出抓好基体,突出抓好基层层公共文化服公共文化服务务体系建体系建设设。 。实施“千百

7、重点文化工程”,连续两年投资 1000 多万元,对全县 21 处乡镇街道文化站、164 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配备了文体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配备便携式拉杆音箱 1000 余个,听戏机、唱戏机、棋牌桌等 3000 余件,图书 13.5 万册,电脑 600 台。启动全县首批 100 个村(社区)文化惠民电影广场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区三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两院(X 县剧院、X 州书画院)、一街(X 州文街)、一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不断提升,乡镇(街道)综 4 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日益完善,21 个乡镇街道、90%的社区已建成综合

8、文化服务中心,其中夏庄镇、浮来山街道等 13 处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是育人才,培育壮大文化服二是育人才,培育壮大文化服务务队队伍伍。全县已组建剧团 40 余支,庄户剧团、文艺表演队、广场健身队 1000 余支,文艺团体遍布城乡。连续四年举办全县广场舞培训和广场舞大赛,成为全县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一块金字招牌。积极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培养了胡剑夫、唐修和等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积极挖掘整理适合中小学生各学段的 X 文化教育资源,将 X 地周姑戏、剪纸、过门笺、舞龙舞狮等非遗项目纳入乡土教材。实施非遗传承“万人计划”,选派 X 县罗汉地功拳传承人柳明勋累计授课 260 课时,培训拳师 32 名、学员

9、6600 余名;X 县查拳传承人庄会升累计授课 150 课时、培训学员 3700 余名。三是育作品,加三是育作品,加强强文化文化产产品和服品和服务务供供给给。 。县委、县政府创立“X 县刘勰文艺奖”,共设文学、戏剧、民间文艺等 16 个类别、89 个奖项,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出精品、出力作。目前,已连续表彰奖励了两届,有力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三)做好(三)做好“惠惠”字文章,字文章,乡乡村文化活村文化活动实现动实现惠民惠民乐乐民民一是送戏下乡。一是送戏下乡。重点开展以周姑戏为主的传统戏曲“送戏进村”、农村社区文艺汇演等活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参与

10、文体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 1300 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初步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的生动局面。二是免费培训。二是免费培训。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 5 免费开放资源,开展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少儿绘画、少儿戏曲、古筝、古琴等免费公益培训,惠及群众 8000 余人次,提高了群众文化素养。全面启动“筑梦未来”文化扶贫乡村行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戏曲表演等免费公益培训,赠送励志书籍,助力贫困学生成长。三是县外交流。三是县外交流。积极组织 X县非遗项目外出参加系列博览会,到新疆、香港等地

11、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 X 县知名度。在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上X 县过门笺、 唐氏陶瓷修补镶嵌锡器打造技艺、 李氏面塑、X 县石头画4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进行了制作技艺展示,受到一致好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X 县剪纸X 县柳编X 县罗汉地功拳X 县面塑宣传片,参加了全省“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央视 7 套乡土栏目对 X县唐氏陶瓷修补和锡器打造进行了专题采访,拍摄了专题片我在 X 县修“文物”。四是产业惠民。四是产业惠民。立足 X 文化资源,建立起书画、装裱、艺术设计等门类丰富的文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年交易额超亿元。开发“X 国之礼”旅游纪念

12、品,将文物仿制品、文物创意品、非遗、书画、X 文化系列丛书等分类包装、统一标识,大力开发江北第一茶、千年银杏果及“X 县三珍”(大姜、丹参、绿芦笋)等特色农产品。打造“X 州全羊”特色饮食文化品牌。(四)做好(四)做好“引引”字文章,字文章,乡乡村文明村文明风风尚得到引尚得到引领领提升提升一是一是强强化宣化宣传传教育。教育。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广泛设置造型美观、主题鲜明、景物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建设了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移风 6 易俗主题公园、家风家训主题广场、四德主题街道、孝德文化广场等系列精神文明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持续加强农

13、民教育培训,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内容,编印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读本3 万余本,举办培训 210 余场,累计受训 2.6 万余人次。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抓好“四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 “好婆婆”、 “好媳妇”、卫生标兵等评选表彰及学习宣传活动,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二是推二是推进进移移风风易俗。易俗。组织编印X 县移风易俗工作资料汇编,开展移风易俗培训 60 余场,全县 8000 余名红白理事会成员受训,实现了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培训“三个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解决婚事高额彩礼、落实殡

14、葬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婚丧仪式办理水平“三个延伸”,持续引导群众更新观念,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涌现出长岭镇石井一村“礼事堂”,果庄镇前果庄村“红九条、白十条”等典型经验做法。X 县被表彰为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县。在 2017 年底全省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取得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三是开展文明三是开展文明创创建。建。常态化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目前 X 县共有省级以上文明村镇 19 个,“中国好人”22 个。汶川地震 X 县“最牛农民救援队”被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15、活动,打造了“平安”“雨滴”“连翠”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社会效益斐然。目前,全县共有党员志愿者 1.8 万人,青年志愿者 1.2 万人,巾帼志愿者 1 万人。 7 X 县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跟广大人民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县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仍然偏少,尤其是研究、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员缺乏,基层文化专业人才更为匮乏,多数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二是文旅融合不密切,全县多数景区主要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缺少 X 文化元素。体现 X 文化的载体还不够多,“听说 X 文化、未见 X 文化”。X 地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仍不够。三是基层公共文化设

16、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没有发挥应有的文化效能。文化生活形式不够多样,等等。二、几点启示和建议(一)(一)强强化化组织领导组织领导保障。保障。要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对乡镇和村级的目标考核,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统筹安排、合力推进的大文化工作格局。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二)加(二)加强强人才人才队队伍建伍建设设。 。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化振兴的成败。要内育外引“两手抓”,对内激活现有人才资源,对外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优化人才待遇,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方面人才,给予特殊补贴,调动文学艺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协作配合,高效调配人才资源。建设文化专家智库,发挥智囊作用,保障高标准,防止走弯路。(三)配足用好文化(三)配足用好文化设设施。施。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镇村文体场所要全部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