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615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畈镇基础资料汇编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1.1 地理位置大畈镇位于富水水库中游,离通山县县城130 余公里,紧贴杭瑞高速,属于南昌、黄石、九江、岳阳、长沙等中大型城市的辐射前沿(均不超过 180 公里);东临慈口,西接通羊,南邻横石,北靠黄沙。全镇面积约180 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为官塘村,距离通山县城区仅约18.7 公里,距离咸宁市中心城区约39 公里。大畈镇境内有核电公路,贯穿东西,设计全长为25 公里左右。 已经建设完工的核电专用公路从洞口经过,拟建的大(庆) 广(州)、杭(州) 瑞(丽) 两条高速公路也在距洞口800 米处互通, 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咸宁市通山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2、“ 一线 ” 、“ 两圈 ” 之一。北可通达咸宁、武汉,向东通黄石和江西九江,向南可达江西南昌,向西可进入崇阳、赤壁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相连进而可通达湖南岳阳和长沙。【图 1-1 区位分析图 p1 】1.2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中国工农红十七军在大畈镇隐水村黄石洞区域成立。大畈镇是鄂东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西泉村吴怀清故居。1.3 镇区概况目前,大畈镇行政所辖范围共包括1 社区即官塘村社区居民委员会,13 个行政村,分别为官塘、下杨、西泉、板桥、大坑、白泥、长滩、和平、鹿眠塘、杉木园、隐水、高坑、祝家楼,总耕地地面积3878 余亩。 2013 年,大畈镇镇域户籍总人口为2.49 万人,城

3、镇人口-,城镇化率-。【图 1-2 镇域现状村庄分布图 p2 】2. 自然环境条件2.1 地形、地貌咸宁市处于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而有之。咸宁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中段的下扬子台坪(3)的大冶台褶带(13)的梁子湖凹陷( 123)和咸宁台褶束(1 43)以及幕阜台拗4)的通山台褶束(014)3 个四级构造单元内。区内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底层,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通城和九宫山一带。总体来说,大畈镇区境内地貌类型相对单一,以山地为主,地势相对高差大,多高山,区域自然空间环境主要特点为“一湖映群山,万里皆蟒绿”。

4、2.2 地质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咸宁市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形成现今地貌景观。地势南高北低, 分为 3 个地貌区。 江汉湖积冲积平原区,位于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中部,为通山县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区,位于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南地区。根据咸宁市区域地质资料及前期勘察结果显示,大畈镇域内无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的破坏影响,以为活动性断裂通过。总体来讲,大畈镇域内场地较稳定。2.3气候与气象咸宁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 陆面对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

5、 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温和,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根据湖北省气象局提供的1990-2009 统计数据,武汉市年平均气温16.8 ,年平均降雨量1577.4mm ,全年日照1754.5 小时。境内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4m。大畈镇域内气候既具有咸宁市一般气候特征,又有本区的鲜明特色,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一是季风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二是由于富水湖水库的“湖泊效应”明显,冷气沉积, 库区周围的气温之日比较温差和年比较温差减少,使得夏天凉

6、爽,冬天温暖。由于水陆的热力差异,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 湖陆风 “ 。白天风从水库吹向岸边,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水面。另外,在水库的下风方向,由于水面源源输来的丰富水汽,使云量和降水稍有增加。大畈镇的年平均气温16.8 ,极端最高气温41.4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 。年平均降水量1577.4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 天。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灾、洪涝及夏旱、伏旱。【表 2-1 咸宁市气候统计数据一览表 p4 】【表 2-2 月均气温及风速统计一览表 p5】【表 2-3 风频统计一览表 p5】2.4水文、水系大畈镇境内有一大型水库,富

7、水水库。2.5土壤2.6资源条件 (1)农地水产资源大畈镇域内的耕地资源、林地资源。耕地面积约3900 亩,林地面积约61700 亩,果园面积约3700 亩,水面鱼塘(网箱养鱼)约18530 亩。(2)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大畈镇位于通山县中部地区,山林茂密,湖面广阔,物产丰富,景色怡人,全域森林覆盖率68% ;富水湖水系在镇域内蜿蜒流转,属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大支流,发源于九宫山和太阳山,为鄂南三大水系之一。湖面宽广处烟波浩瀚,似洞庭之坦荡;狭窄处曲径通幽,赛漓江之奇美,美在青山绿水;两岸群山林木覆盖,绿树映青山,青山染绿水;百鸟和鸣,悦耳动听,极富野趣,环境清幽静谧,空气清新宜人,两岸青山起伏,

8、对水梳妆竞秀,青峰翠影映照湖面,山在湖中走,人在画中行,嫩绿的湖面,像玻璃一样透明。曾有人誉之为“鄂南小漓江”。湖心两岸群山造型多异,似龙、像龟形象逼真。湖边金桔满坡,苍松翠杉遍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有:隐水洞地质公园、大畈核电观景区、慈口乡村休闲、渔家生活体验、东海神龟、乌崖峡谷、莲花朝圣、富水大坝、牛鼻穿孔、富水乐园等多个景点。当地渔民歌谣唱到:“山顶松杉竹,山腰油桐茶,湖边柑桔花,水中渔船跃。”其中最精华的风景在牛鼻孔峡谷,两岸崖壁如削,青山起伏,群峰秀丽,形态优美,旁边一座旗山崖高三百多米,色彩明丽如壁画,恰似长江“小三峡”。“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不知是青山排列在岸际,还

9、是山峰耸立在水中。站在白岩山上俯瞰富水湖,翠绿满目,峰顶岩石晶莹如玉,像天山上的雪峰,在阳光下银光闪烁,山上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是一个天然的氧吧。1982 年 5 月,在白岩山洞发现了恐龙化石。人文资源:大畈镇境内多崇山峻岭,山灵景秀,才人辈出,清代大学士吴怀远的故居就在此处。大畈镇内多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群,宗祠林立,保存完好的如白泥村谭氏宗祠、西泉村的吴氏宗祠等。谭氏宗祠发史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300 余年。 建筑格局大而有当,虽精致却不奢华、粗犷兼有内蓄,不怒自威,使人不自觉地产生崇严敬畏的感觉,属于中国传统祭祀建筑的集大成者。祠堂内部,青石铺地,经岁月砥磨已光滑怡人;立柱石础制作讲究造型

10、精美,石础四面皆设有精美浮雕,刻画了八仙、梅竹麋鹿、文武官配饰物件等形象,纤毫毕现笔锋有神;门窗房梁都采用当地产的杉木,经年不腐不烂,木刻雕花保存完好题材丰富,且手技高超、鬼斧神工,形态栩栩如生、神形兼备、趣味十足。屋顶翼角起翘属于嫩戗发戗,形态尖拔挺秀,大有耸入天际之势;建筑的马头墙比例格式与安徽宏村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显得更加厚重朴沧,墙瓦脊收尾处呈乌龙含珠状,骨削体瘦,态势逼真。整体建筑特点属徽派,但兀自自有变化,且气势恢宏,形态万千,自成一格,极具旅游价值。3、社会经济情况3.1人口及其变动大畈镇共有一个社区居委会和13 个村委会。【派出所人员变动 p10 】3.2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

11、总量根据 2012 年大畈镇工作总结,全镇实现规模上旅游业总产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占年目标数-的-% ;财政收入-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 ;农村人年均纯收入-元,占年目标数的-% 。根据通山县国土所资料统计,2012 年大畈镇第一产业产值为-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 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万元,三产产值比重为-,可见大畈镇仍为“-”的产业结构,仍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导的乡镇,- 产业发展薄弱。而从2012 年-产业就业人数比值-分析,大畈镇目前绝大部分劳动力仍然集中在第一产业。【表 3-1 2012 大畈镇中心社区建设情况一览表 p10】(2)现状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农业活动

12、在大畈镇村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农林牧渔四个生产方面,农业(种植业) 占主导地位,其中主导作物种类包括粮食、蔬菜,油料等,其次是 渔业,其中渔业产值在全区排第3 位,是大畈镇重点产业。从图3-3 可以看出,大畈镇农业产值中,农业占到75% ,渔业占 39% ,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最少;图 3-4 则显示,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最大,主要粮食作为水稻,其次是油料作物。(书有错误)【图3-2 2012年大畈镇农业产值比重(产值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通山市农业综合统计年报表 p11】【图 3-3 2012年大畈镇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产值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通山市农业综合统计

13、年报表 p11】大畈镇农业生产活动本身较为丰富,但其上下游产业相对欠缺。其上游产业只有17 家农资供应部门,主要为农药、农具、饲料的零售商;下游产业包括加工和流通部门,包括加工部门4 家街都是平价工厂。流通部门2 加粮食购销公司,1 家工贸公司。【表 3-2 梁湖大道两侧生态都市农业企业分布资料来源:镇财经办提供 p12 】【图 3-4 “梁湖八景”分布图 p13】第二产业空【图 3-5 镇区工业企业分布一览 p13 】【表 3-3 大畈镇主要工业企业分布情况 p14 】第三产业【图 3-7 大畈镇镇区业态分布图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士人设计研究所 p15 】3.3社会事业发展状况2014 年,大

14、畈镇乡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95 元和每人每年3330 元;积极筹从资金 - 万元,为- 户“五保户” 、- 户“低保户” 、- 户困难家庭、- 名残疾人士改善生活;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资金投入- 万元,全街 - 名 60 周岁以上老人均享受到老龄津贴和老龄服务,关爱百岁老人、孤寡老人的事迹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被市区老龄委授予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移民住房、贫困户改造、拆迁还建工作得到妥善安置;投入资金- 万元,破解新村建设遗留工作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难题,- 名被征地农民成功转移就业,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劣迹投入资金-万元,在帮扶贫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师

15、生和解决学前儿童就学难等方面加大投入,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好镇级医院、养老院、小学、中学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3.4城乡建设情况 空4、现状城乡用地情况4.1 镇域用地构成及面积(列表)4.1.1镇域范围经过多次变革后大畈镇,现辖一个社区,13 个行政村。镇域东西宽约20.1km,南北宽约6.8km,包括杭瑞高速周边的官塘村、板桥村、西泉村、下杨村,大坑村,高坑村,白泥村,隐水洞旁的隐水村以及富水湖对岸的鹿眠塘、杉木园、祝家楼、和平村,还有与慈口毗邻的长滩村。现状总面积为 - 4.1.2镇域用地现状(空),看资料【 表格 19-20 】4.1.3建设用地2012 年全镇建设用地-ha ,主要

16、包括东北部大坑村的迁移民安置点,中部官塘村的镇区用地、迁移民安置点,西南部板桥新村(新农村示范点)、分布于镇域内的区域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用地、特殊用地、休闲度假设施用地、矿产用地等。其中,乡镇居民点用地为-ha 。镇区建设用地为-ha,主要为居住、商业及旅游服务用地等,临近杭瑞高速,以其为主要道路系统开发建设;村庄建设用地-ha(其中,镇区村庄建设用地-ha ,主要为官塘村、板桥村、大坑村、下杨村、白泥村等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图 4-2 镇域城乡用地现状图 p21 】4.1.4农用地2012 年,大畈镇全域内农林用地-ha,占总用地面积-% 。其中耕地 -ha ,占总用地面积 -%,主要分布于 - 部和 -部农业发展区,灌溉条件和土壤质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