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613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 2)教学辅导(二)秋夜 辅导1 文章主旨:本文是1956 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 周年而作的。作者有幸结识鲁迅,颇有交往,多得教益,为此作者谱下这“秋夜 “之思, 从波光荡漾的记忆之流中,闪映出鲁迅先生飘忽的身影,再现了他的音容笑貌,突现出 “民族之魂 “浮雕般的伟岸形象。2文章特色:(1)另辟蹊径,以梦入文,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2)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3)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出“民族之魂 “浮雕般的伟岸形象,非大家手笔,难有这等气势。重难点提示一、名词解释1巴金( 1904 年-) ,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

2、、 雨 、 电) ,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 秋 ) ,散文集旅途随笔 、 随想录等。代表作家,揭露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堕落,描写了它全面崩溃的历史进程,同时歌颂了新生力量的觉醒与抗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2 秋夜本文是1956 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 周年而作的。作者另辟蹊径,以梦入文,以象征手法,突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二、简答题简述本文是如何前后呼应的?提示:文章开始,写夜读野草,走向梦境。寥寥几笔,勾勒出风声、雨声中的书斋环境,尤其那忽明忽暗的灯影更增添了雨夜的迷茫气氛。文笔洗练,直接入题,文章由实入虚。文章最后写梦醒。由虚入实,化幻

3、为真。紧紧围绕“燃烧的心 “再挖新意,拓展出新的视野,给人以道德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神圣感。而其中的景物描写,再次点出秋夜雨声,渲染了梦境的氛围,与开篇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三、分析1试析本文梦境描写的作用。提示: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出“民族之魂 “浮雕般的伟岸形象。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文章第一部分,直接入题,交代梦的背景。第二部分为全文主体,层层深入地展示梦境, 名为梦境, 实为现实中一系列真实片段的集锦,它紧紧围绕

4、“燃烧的心 “,不断拓展出新的视野,最后以红日,象征鲁迅永垂不朽的精神,给人以道德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神圣感。作者借助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象,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有声有色,有情有谊,感心震耳,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2试分析 “燃得通红的心 “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提示:秋夜的核心部分,采用象征的手法,层层深入的描绘“燃得通红的心 “,其实,它这就是鲁迅的精神。这种描写,由外及里,由浅而深。开始:“这颗心 “,它的外观是“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它的强大感召力,使“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 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而且

5、 “不仅是我, 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继而,进一步引出鲁迅的一连串家喻户晓的警策之句,作者将鲁迅的精神具体化了: “我决不离开你们!“表现了鲁迅与青年同呼吸、共命运血肉联系。“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表现了鲁迅敢于斗争的无畏气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表现了鲁迅高瞻远瞩的必胜信念。这样,文章以具体可感的事实,塑造了青年导师的光辉形象,进一步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骨和人格力量。最后,描写这燃烧的心“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着的心。“

6、红日,象征永垂不朽的鲁迅精神,这正是写作此篇的缘由,“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远不会死!“以此纪念鲁迅逝世20 周年,寄托无限思念。记张自忠将军辅导内容概要1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记张自忠将军是现代著名作家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文章回忆抗战时期参加国民参政会华北视察慰问团,在前线见到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的情景。本文和鲁迅的忆刘半农君都是记人为主的散文,但在写法上却有明显的不同。与忆刘半农君相比较,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的特点。首先,作者并非为张自忠将军立传,没有全面评述人物的生平业迹,而是注重直接的见闻,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所谓侧面描写,是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

7、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文章用许多笔墨详细介绍了张自忠将军司令部的简单朴素和他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清淡简朴,又与慰问团一路访问过的不少司令部的陈设以及慰问团所到之处每每受到款待进行对比衬托,从而突出表现了张自忠将军自奉俭朴、为官清廉的可贵品质。对于张将军的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文章也没有正面介绍和描写,而是通过夜间敌人不时放炮壮胆,放哨战士态度安详,以及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从侧面加以表现。这就如“ 烘云托月 “ 一般,使所写人物的性格品质突现出来。这种写法既意味深长,又可以留下大量的艺术空白供读者想象。第二,将见闻与感受,记述与抒情,交织融和在一起,在平朴的记叙中注入深浓的情

8、愫。文章第二段在以细致的笔触记写了张将军司令部的简朴之后,作者写道:“ 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是后方的还是临近前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第三段在详细记述张将军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同时,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从我们出发视察以来,名为慰劳将士,实则受将士慰劳,到处大嚼,直到快活铺这才心安理得的享受了一餐在战地里应该享受的伙食。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则顺着脊骨咽下去,不是滋味。“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回顾此次视察的见闻,感受更为深沉:“ 军民疾苦,惨不忍言,大家只知道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其实亦不尽然,后方亦有不紧吃者,前

9、方亦有紧吃者,大概高级将领之能刻苦自律如张自忠将军者实不多觏。我尝以为,自奉俭朴的人方能成大事,讷涩寡言笑的人方能立大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难当头之际仍然到处可见的奢侈腐败之风的憎恶与鞭鞑,寄寓着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愤之情,而对张将军亮风亮节的敬佩与景仰更溢于言表。见闻与感受,记述与抒情的交织与融和,使文章增加了深度和广度。此外,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既显示了白话文平易、自然、通脱的特点,又融进了文言文精练、简洁、雅致的长处。全篇文章用的是平易自然的白话,同时又适当运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既能清新流畅地写人状物,表达情思,文笔又显得精炼雅洁,隽永耐读。2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在张自忠将军防地的所见

10、所闻,表现了这位爱国将领身居高位而自奉俭朴的风范,对其谋国之忠和作战之勇深表景仰。文章不仅以敬佩之情写出了张自忠将军的高风亮节,而且融和着作者抗战时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匡世救弊的历史责任感。重难点提示一、名词解释1梁实秋 (1903 1987) ,现代作家。 1923 年赴美留学,三十年代参加新月书店和新月杂志编辑工作,曾就文学的阶级性等问题与鲁迅等左翼作家进行论争,1949 年东渡台湾。 一生致力于英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在创作上以散文著称。2. 国之干城 , 国家的捍卫者。干,盾;城,城郭。干和城都起捍卫防御作用,用以比喻捍卫者或御敌立功的将领。3. 讷涩,说话迟钝,不善言

11、谈。4. 谋国,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谋划、考虑。5. 侪辈,同辈,同类的人。二、词语辨析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冰霰 xi n 珍馐 xi 别无长 zh ng 物B蕴藉 ji a 多觏 g u 踱 d来踱去C讷 n涩 灵榇 q n 国之干 g n 城D侪 ch i 辈 江干 g n 举国震悼 d o 提示:D 2. 记张自忠将军一文的主旨是:A记述张自忠将军的事迹,为其立传B对张将军的一生作出评价,赞扬其爱国主义精神C记写对张自忠将军的印象,对其谋国之忠和作战之勇表示敬佩与景仰D借张将军的事迹,抒发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愤之情提示:C 3.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是:A 骄情,骄傲自大的情绪B孤

12、傲,孤僻高傲C拂然,不赞成的样子D人心叵测,众人的感情、愿望能以了解E从谏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意见F虚怀若谷,没有知识,内心空虚得像山谷一样提示:B.E 4“ 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 “ 中“ 一面之雅 “、“ 谋面 “的意思?提示:一面之雅,只见过一面的交情。雅,交情。谋面:彼此见面。5“ 像是会议室,别无长物,?里间是寝室,内有一架大木板床,床上放着薄薄的一条棉被,床前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架电话和两三叠镇尺压着的公文,四壁萧然“ 中“别无长物 “、 “萧然 “ 的意思?提示:别无长 (ch n ) 物,没有别的像样儿的东西,形容俭朴

13、。萧然:形容空虚、冷落。6“ 张将军也常亲自过河督师“ 中“督师 “的意思?提示:督师,指挥军队作战。师,军队。7“ 我们奉上一面锦旗,上面的字样不是 我武维扬 便是 国之干城 之类 “中 “我武维扬 “、 “国之干城 “的意思?提示:“ 我武维扬 “ ,语出尚书泰誓,这里意思是显示、高扬我们的军威。维,句中助词,无义。三、简答题1 什么是侧面描写?记张自忠将军一文是怎样使用侧面描写手法的? 提示:侧面描写是指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记张自忠将军一文通过写司令部陈设的简单和饮食的清淡,表现张将军自奉俭朴和谋国之忠的品德,通过描述张将军防地夜间的景象和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

14、表现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2梁实秋在记张自忠将军一文中使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请各举出几个。对此,你如何评价? 提示:文言词语,如:谋面、督师、俄而、遗榇、厝。文言句法,如:“ 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山以梅花名 “,“ 行旅往还辄相顾指点“ ,“视任何侪辈皆无逊色“,“ 谓予不信 “。现代文当以白话为主,适当融入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能使语言精练,文笔简洁雅致,但要注意适当。五、分析以本文为例,谈一谈人物传记文章的写作。提示(要点):本文记写的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的一个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人物是战场上的将军。作者是以采访的身份出现的。因其是战

15、地实录,所以具有传记史料的价值。文章告诉我们人物传记的写作,一定要真实。主要事实不能虚构。如,战地的司令部所在地,襄樊与当阳之间的快活铺;天气:二月中,很冷,降着冰霰;司令部简单的陈设一尘不染。人物的外貌、气度。外貌:高高大大的身躯,不愧为北方之强,微胖,推光头,脸上刮得干净,颜色略带苍白,以及穿着;气度:温恭蕴藉。所吃的饭菜作者夜间的感受;赠旗仪式;张将军的灵榇总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不真实。真实基础上的所感,通过议论和抒情表现出来。如,司令部的简单陈设,一是在白描中点评并抒情。“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洁干净,一尘不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后方或是临近前

16、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 二是在白描的基础上对比:简单与简单比- 孙蔚如将军在中条山上的司令部,也很简单,但是也还有几把带靠背的椅子;朴素与朴素比- 孙仿鲁将军在唐河的司令部也极朴素,但是他也还有设备相当齐全的浴室。还有不可比之比- 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此种写法贯穿全文。文章在记实基础上概括出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简单。用“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 一语过渡到对张将军的具体描写。饭菜:豆腐白菜,白菜豆腐:“ 一餐永不能忘的饮食“ 。此外,对夜间景象的描写,更增加了战地的真实感,烘托、渲染了气氛。本文依时间顺序来写:白天到晚上到白天到回重庆后结尾卒章显志。全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兼用,集中写张将军的谋国之忠,下文写其作战之勇。二者的关系是因忠而勇,勇亦显忠。以上这些特点,均启示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