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高层建筑结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44416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高层建筑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高层建筑结构(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结构体系篇第九章 多、高层建筑结构第一节 多层砌体与混合结构l混合结构:由砌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墙体)、由其他材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木结构)构成水平向承重结构(楼盖)所组成的房屋结构。l如房屋内部由柱子承重,并与楼面大梁组成框架,外墙仍为砌体承重者,称为内框架结构。l根据承重墙的布置方式的不同,有四种方案:一、纵墙承重方案纵墙:平行于房屋长向布置的墙体。纵墙直接承受屋面、楼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板梁(或屋架)纵向承重墙基础地基特点:1、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有利于使用上的灵活布置。2、设在纵墙上的门窗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限制。3、屋盖、楼盖构件所用材料多而墙体材料用量

2、少,多 用于公共建筑及中小型工业厂房。4、横墙数量少,房屋横向刚度差,抗震性能差。二、横墙承重方案横墙:平行于房屋短向布置的墙体。由横墙直接承受屋面、楼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屋(楼)面荷载横墙基础地基特点:1、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空间布置不灵活,但纵墙上开设门 窗洞口灵活。2、横墙数量多,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抗震性能较好。3、墙体多,自重大,楼面材料较节省,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多用于小面积居住建筑和小开间办公楼。三、纵横墙承重方案由纵墙和横墙混合承受屋(楼)面荷载,形成纵横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荷载的传递路线:屋(楼)面荷载纵墙横墙基础地基特点:1、开间比横墙承重体系大,但空

3、间布置不如纵墙承重 体系灵活。2、刚度和抗震性能介于两者之间。3、墙体材料、自重、楼面材料用量介于两者之间,多用 于教学楼和办公楼中。四、内框架承重方案由房屋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外部砌体墙、柱构成的结构布置方案。荷载传递路线:板 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柱柱基础地基特点:1、房屋开间大,平面布置灵活。2、与全框架结构相比,节省材料。3、柱下基础和墙体基础的沉降量差别较大,在软土地 基上是不利的。4、底层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墙体承重,分别属于柔性 结构和刚性结构,两者抗侧刚度相差悬殊,对结构抗 震是不利的。l在结构布置中,应优先选用横墙承重或纵墙承重的方案。l由于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故对多层砌体房

4、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应予以限制。l为限制门窗开得过宽削弱了墙体的抗震能力,墙体的局部尺寸不能太小。第二节 多层框架结构一、 框架结构组成框架结构一般由竖直的柱和水平横梁所组成,梁柱交结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框架梁一般为水平向布置,有时为便于屋面排水或由于建筑造型等要求,也可布置成斜梁。为有利于结构受力,同一轴线上的梁宜拉通、对直,并与柱轴线位于同一铅垂平面内。为利于结构受力,同一平面位置上的上下层框架柱的截面形心宜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框架柱网布置宜上下一致。二、 框架结构分类框架结构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半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

5、式等。整体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全部在现场浇筑。它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这是它突出的优点,其缺点是现场施工工作量大,并需要大量的模板。在地震区,应以现浇框架为首选。 三、 框架结构布置1、 柱网布置(1)柱网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4)柱网布置应使施工方便2、承重框架的布置l柱子位置确定后,把柱子用梁联结起来,即形成框架结构。l每个柱子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板)拉结,沿房屋纵横方向均应布置梁系,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l将空间结构看成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组成。沿建筑物长向的称为纵向框架,沿建筑物短向的称为横向框架。(

6、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l在横向布置框架主梁,以支承楼板,在纵向布置连系梁。l横向框架跨数少,承受风力大,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侧刚度。(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l在纵向布置框架主梁承受楼板传来的荷载,在横向布置连系梁。l横梁高度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高。l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进深尺寸受预制板长度的限制。(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l在两个方向均需布置框架主梁以承受楼面荷载。l当楼面上作用有较大荷载,或楼面有较大开洞,或当柱网布置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时,常采用这种承重方案。l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框架柱均为双向偏心受压构件,为空间受力体系,也称为空间框架。预制

7、板楼盖现浇楼盖第三节 高层建筑结构一、特点1、按单位建筑面积计算,高层建筑的造价和管理费用远远超出多层建筑,但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看,却是经济的。2、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建筑体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产生较大影响,结构型式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建筑物向更高的空间发展,限制了建筑功能上的诸多要求。3、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具有特殊性。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结构内力与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建筑物的侧向位移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即建筑物的顶点总位移和建筑物的层间位移。l高层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1、框架结构 2、框架剪力墙结构 3、剪力墙结构 4、框支剪力墙结构 5、筒

8、体结构上海金茂大厦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l1、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骨架的结构。 框架结构 北京长城饭店 特点:l具有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容易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l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l构件断面尺寸较小,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水平位移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由于大变形而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建设高度受到限制。在非地震区不宜超过60m,在地震区不宜超过50m。框架支撑结构体系l为了提高抗侧刚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设置有效的支撑构件。在钢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用得较多。l支撑分为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l 支撑体系在水平荷载显著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减小柱的弯

9、矩,而在水平荷载不显著的情况下,其作用并不明显。l在地震作用下,纯框架的抗侧能力薄弱,为提高钢框架的抗侧能力,工程中常常设置支撑或剪力墙等抗侧构件对其进行加强。l 合理地利用各种隔震耗能装置,能使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耗能装置与构件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构件形式耗能支撑和耗能剪力墙。l2、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是利用建筑物的外墙和永久性内隔墙的位 置布置钢筋混凝土承重墙的结构。剪力墙结构 广州白云宾馆 l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平行于墙体平面的水平力,并提供较大的抗侧力刚度,它使剪力墙受剪且受弯,剪力墙因此得名,以便与一般仅承受竖向荷载的墙体相区别。在地震区,该水平力主要由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

10、时也称作抗震墙。l剪力墙的横截面(水平面)一般为狭长的矩形,宽度和高度与整个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相同,宽达十几米或更大,高达几十米以上,它的厚度则很薄,一般为160300mm,较厚的可达500mm。l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墙厚在高度方向可以逐步减少,但要注意避免突然减小很多。l剪力墙结构全部采用纵横布置的剪力墙组成,剪力墙不仅承受水平荷载,亦用来承受垂直荷载。l剪力墙结构常被用于高层住宅和旅馆建筑中,因为这类建筑物的隔墙位置较为固定。剪力墙截面的形式l从建筑体型看,高层建筑可分为板式与塔式两种,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如图所示。l 在建筑物的纵横两个方向都应布置剪力墙,且各榀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

11、。l在竖向,剪力墙应伸至基础,直至地下室底板,避免在竖向出现结构刚度突变。剪力墙结构的布置l3、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 广州中天大厦 l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承重结构的受力体系。克服了框架结构抗侧 力刚度小的缺点,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开间过小的缺点,即可使建筑平 面灵活布置,又能对常见的3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l结构布置的关键是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从建筑布置角度看,减少剪 力墙数量可使建筑布置更灵活;但从结构角度看,剪力墙承担了大部 分的侧向力,对结构抗侧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剪力墙数量不能过 少。l剪力墙应沿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均有布置,以承受各个方向

12、的地震作 用或风荷载。横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平面形状变化处、刚度变化 处、楼梯间及电梯间,以及荷载较大的地方。同时,剪力墙应尽量布 置在建筑物的端部附近。l a图的两道剪力墙集中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部,b图的两道剪力墙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两端。l 这两个结构方案具有相同的抗侧刚度,但b图布置方式使结构具有较大的抗扭刚度。l4、 框支剪力墙结构适用于上部为住宅楼或办公楼,而下部开设商店。 将部分剪力墙落地、部分剪力墙在底部改为框架,成为 框支剪力墙结构,也称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 北京兆龙饭店 l 在进行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布置时,应控制建筑物沿高度方向的刚度变化不要太大。l部分剪力

13、墙在底部被取消,从而使结构刚度突然受到削弱,应采取措施:如增加落地剪力墙的厚度,提高落地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把落地剪力墙布置成筒状或工字形等来增加结构底部的总抗侧刚度,使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较为接近。l需在其交界位置设置巨型的转换大梁,将上部剪力墙的力传至下部柱子上。l5、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由框-剪结构与全剪结构演变发展出 来的。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或外部形成封闭的 筒体,筒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好像一个竖向悬臂封 闭箱。 筒体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作承重结构的高 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筒体在 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似刚性的箱型截面 的悬臂梁,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

14、。筒式结构分类: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桁架 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筒体结构体系l(1)框筒体系指内芯由剪力墙构成,周 边为框架结构。深圳华联大厦 该结构体系的中央一般布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周布置大柱距普通框架,一般柱距为512m。主要的抗侧移构件为核心筒。l(2)筒中筒体系当周边的框架柱布置较密时,可将周边 框架视为外筒,而将内芯的剪力墙视为 内筒,则构成筒中筒体系。广东国际大厦 外筒为密柱距,一般为34m。框筒采用钢框筒或钢筋混凝土框筒。内筒为主要的抗侧移构件。(3)框筒-框架结构体系l 由外框筒承受水平荷载,内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框筒柱距一般在3m以内,框筒梁很高。(4)桁架筒体系在筒

15、体结构中,增加斜撑来抵抗水平荷载,以进一步提高结构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增加体系的刚度。这种结构体系称为桁架筒体系。香港中银大厦 l(5)成束筒体系成束筒体系是由多个筒体组成的筒体结构。有很大的抗侧移刚度,可用于很大的超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塔楼(1974年)。西尔斯塔楼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一)要求及注意问题l高层建筑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l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l基本原则: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择优选用抗风抗震性能良好的、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保证结构整体性能。(二)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l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抗风设计的基本原则(四)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四、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l轻l转l强l超l巨l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