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293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近代史重点必考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表现?1.腐朽的封建制度2.西方国家实行先进的资本数以制度3.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2.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点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软弱性3.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2.分布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团结斗争3.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4.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关系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关系:相互交织,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如又是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

2、的对象,有时呈现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有时二者勾结一起。5.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1.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2.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6.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官员昏庸愚昧、贪生怕死,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2.经济技术落后:军队素质和战斗力低下3.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导致经济技术长期得不到发展7.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表现和目的表现: 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8.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内

3、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 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 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的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 岁的减半意义: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不过, 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9.评价资政新篇内容: 1.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2.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

4、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3.文化:建议设立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4.外交: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意义: 资政新篇 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封建性: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国封建统治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3.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等官场恶习1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提出“自强”

5、“求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西方书籍,开阔人们眼界3.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内容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1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资改良运动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14.三民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

6、,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2.民权主义包括“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即社会革命意义:初步描绘了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15.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16.简述辛亥革命胜利的意义1.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

7、和观念深入人心3.推动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4.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17.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借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8.论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1. 19.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

8、对中国的影响4.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1.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3.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 式社会改良的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2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22.简答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上的作用1.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一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2.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得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3.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

9、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4.共产党不仅推动和帮助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战斗中身先士卒23.国民党如何实行一党专政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大力推行保甲制度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24.简述 1927 年至 1935 年党的三次“左倾”错误1.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2.1930 年 6 月至 9 月以李立三为代

10、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3.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4.这几次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是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25.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内容: 1.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3.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4.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11、上胜利有关的转折点26.论述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1.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铸就了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7.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事件: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共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

12、决的基本方针,蒋介石被迫做出了停止“剿共”等承诺意义: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28.为什么说中共的游击战有战略地位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2.相持: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3.反攻: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 块,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29.论述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内容 :总结抗战10 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意义: 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

13、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0.论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意义: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3.全民族抗战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争议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抗日

14、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1.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3.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斯西真正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4.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1.全国人民的大团结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提高综合国力4.反侵略的正义战争5.中共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3.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4.中国共

15、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100 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站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3.军阀割据战乱平人会还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4.为实现由新民族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

16、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简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性质1.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共八大指定的路线及意义1.经济: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政治:提出要矿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3.执政党建设: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中共中央在1981 年发表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