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亚健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144167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与亚健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与“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现代医学检查中既没有构成疾病的客观指标,但确有异常症状的表现。 以失眠、乏力、食欲减退、情绪波动、心慌气短、便秘、急躁易怒等症状为主,表现为生理功能状态低下,也就是很多人提过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是近代很流行的一个名词,现代医学把它定位在疾病与健康之间。亚健康人群特点 我国的“亚健康”人群多集中在2550岁之间; 在大、中城市的上班族中占70。 “亚健康”人群的集中地外企、媒体、影视界、私 营企业中约占9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人类中5是健康人群; 20是疾病人群; 75是“亚健康”人群。这部分人虽然不是疾病,但确是发生疾

2、病的“温床”,也是疾病发生的起点。亚健康主要原因分析 社会竞争的日趋残酷。 工作超负荷。 生活、饮食无规律。 缺乏锻炼。 缺乏科学的调理。中医如何看待亚健康 “亚健康”是违背中医养生观的产物。 “亚健康”是许多疾病产生的温床。 “亚健康”是人的气血.经络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认识中医 中医是一种文化,西医是一种技术:“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 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是实践中的科学;提倡“阴阳平衡”,“顺应自然”。中医的精髓是什么? 中医的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1、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2、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人与自然界息息相

3、关。 中医的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华;1、是中医学对疾病的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2、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透过症状、体症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而人们也是通过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中医的用药治疗“因人、因地、因时用药”是中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科学的整体观的体现。它不仅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还把自然、时间、地点与人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考虑,以最大化的方式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判断、合理的治疗,已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医健康观“不治已病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生

4、活中,人们更多关注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特长,而忽视了中医在预防、保健、养生方面具有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治未病”教会人们如何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做得更科学、更合理,防止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的优势 养生,又称养性,摄生,颐养。 最先见于吕氏春秋:“知生者也,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四季养生“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养脾胃”。 食物养生;四季节气不同,饮食随之而变。 中药养生。中药中的食物,药食同源。中医养生生活养生“有规律”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 试着参考“老年式”的生活以放松大脑。很多中、青

5、年工作压力大,下班后脑子仍留在事业里,完全没有休息。而看看电视,尤其被剧情所打动 ,那才是真的使大脑放松了。当然,有其它爱好也是一 样,只要与工作无关就好。长此以往,休息好了,工作 效率反而高了。 中医养生生活养生“慢生活” 工作时候慢思考:减轻工作压力。 社交时候慢半拍:减轻胃肠负担。 睡眠时候慢入睡:提高质量促睡眠。 休闲时候慢安排:休闲旅游崇自由。中医养生生活养生“防六淫” 六气:风、寒、署、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气候变 化。 六淫:当六种气候变化异常,则会导致疾病产生。 人要适应自然:黄帝内经中曰:“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 疴疾不起 ”。 天人相应

6、:预防外邪入侵的根本。中医养生饮食养生“避烟酒” 不良生活习惯占疾病发生的60%。 掌握良好的饮食规律。 适度回避影响健康的各种应酬。 认识烟酒对健康的危害。 避免盲目减肥、增肥。中医养生饮食养生“合理化” 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杂粮 粗细搭配。 三餐定时 饮食合理。 进食要慢 精神愉悦。 避免挑食 随欲而安。中医养生运动养生“科学化” 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由 易到难,运动负荷安排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适宜的运动量原则:一定要根据自己当时的身体情况 掌握运动量。 持之以恒原则:锻炼要持之以恒,但生病期间不要勉 强。 要做好运动前的

7、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最好结伴锻炼。中医养生运动养生“经常化” 1.走路:尽量每周散步四到五次,每次30到40分钟, 这对身体非常有益。 2.骑自行车:以中速骑车,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帮 助,对减肥也有特效。 3.跑步: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每 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锻炼(30分钟以上),会有利于减 肥,最好的方式是跑走结合。 4.爬楼梯:最好少乘电梯,多走楼梯。爬楼梯是一种 非常好的锻炼形式,对心血管有益,还可以改善你的 腿部肌肉。此外,腹部肌肉也会得到锻炼。中医养生精神养生“调七情” 精神养生防内伤:中医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健康。

8、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休息与放松。不难看出,中医博大精深,中医的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任何其他理论所不能相比的,也是“ 亚健康”人士的良师益友。按照中医养生防病的理论去 指导生活、饮食、工作、学习,就能走出“亚健康”, 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境界。 中医养生精神养生“好心态” 1.将不快以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要 敢于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 2.多与人交往,摆脱孤独。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 要,学会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 到爱。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孤独只会 使抑郁状态更加严重。 3.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可 以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并保持乐观心情 的。一是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二是不在乎别人 对自己如何评价;三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的养生之道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 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 谢谢大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国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