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4141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碘缺乏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碘缺乏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碘缺乏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碘缺乏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碘缺乏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碘缺乏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碘缺乏病防治(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碘缺乏病防治碘缺乏病防治n碘缺乏病概述与防治现况n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n碘缺乏病监测与健康教育项目n n碘缺乏病概述与防治现况碘缺乏病概述与防治现况一、概 念 及 危 害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防 治 历 史一一 、 概概 念及危害念及危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ochemical disease)是指由于地球地壳表面化学元素 分布不均匀,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 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 特异性疾病。碘缺乏病: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 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 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 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胎儿流产、早产、 死产、先天畸形等。是世界上

2、分布最广、受威胁人口最多的一 种疾病。 l全球有2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38%)、100多个国家生活在碘缺乏地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什么会为什么会缺碘缺碘?自然环境缺碘三种原因:l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川溶化,将富碘的成熟土 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 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是自然环境碘缺乏 的主要原因。l洪水泛滥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 走而加重碘缺乏。l生态因素。由于植被破坏,土壤表面被风、沙、 雨水、河流带走,致使土壤表面裸露,造成碘被 淋滤并大量丢失,这种现象在山区更加明显。l靠自然力量的恢复需要数万 年以上!?人体需要量人体需要量 0-59个月 学前儿童

3、90g/d; 6-12岁 学龄儿童 120g/d; 12岁以上 成人 150g/d;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50g/d。l危害-胎儿期主要包括流产、早产、死产、先天性畸形、 克汀病及亚临床克汀病。l危害-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简称先甲低)检 出率的升高。 l危害婴幼儿克汀病及亚临床克汀病。l危害儿童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 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l危害成人甲状腺肿。l人群分布 年龄: 碘缺乏病的高危人群是0-2岁婴幼儿、儿 童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性别:10岁之前地甲肿发病无年龄差别,从青 春期开始呈女性多于男性。病情越严重的地 区,地甲肿的男女患病率差别越

4、小。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l病因与影响因素l发病机制病因与影响因素(一)碘缺乏病的病因碘缺乏(二)碘缺乏病的影响因素:致甲状腺肿 物质、营养因素 、环境污染和遗传因素发病机制(一)地方性甲状腺肿(二)地方性克汀病(三)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等(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环境缺碘,机体碘摄取不足的情况下 ,甲状腺组织所发生的由代偿性反应到病 理性损伤的一个过程。l弥漫性甲肿l结节l弥漫性甲肿:当机体碘摄入不足时,甲状 腺滤泡增生,当机体对激素的需要趋于缓 和时,甲状腺滤泡呈“复原”状态,当环 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时,上述增生、 复原反复进行下去,甲状腺即可呈现弥漫 性肿大。l结节:在

5、严重而长期缺碘的情况下,一些 过度增生或过度复原的区域逐渐扩大,并 且可以彼此互相融合,形成单个或数个早 期结节。随着结节的增大,结节间纤维组 织增生,血液供应逐渐发生障碍,有的结 节出现变性、出血、坏死等继发性变化, 出现囊性变或囊肿、瘢痕、钙化及形成新 的结节。l在早期弥漫性甲状腺肿阶段,病变是可逆 的,经过适当的补碘措施,完全可以恢复 正常。但继续发展下去,转变为结节性甲 状腺肿,病变就发展为不可逆的。(二)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由环境 缺碘所造成的以智力障碍和生长发育落后 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略) (三)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等(略)80年代东阳大爽村地甲肿病人东阳大爽村克汀病人与

6、同龄人对比我国内陆地区克汀病人三、防治历史三、防治历史l我国是受碘缺乏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病区分布在29个 省市自治区,涉及4.25亿多人口,地甲肿3500万,地克 病25万。 l我省病区分布在9个地市、52个县区、1208个乡,地甲病患者83万余人,患病率8.10%,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32.6%,克汀病人134人。(1984年)l碘缺乏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我国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文字记载, 称为瘿病,晋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 藻、昆布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l二十世纪初,瑞士与美国开始用碘化 物治疗和预防地甲肿。l我国近代的碘缺乏病防治始于民国(1940- 1942),主要工作在19

7、54年以后。从50年代中期开始了碘盐和碘油的大规模 防治,碘缺乏病的大规模流行得到了遏制 ,但碘缺乏病始终没有消除,90年代仍有 地甲肿800万人,克汀病19万人。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 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 界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球要在2000 年实现消除IDD的目标。1991年3月18日李鹏总理在该宣言上签 字,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到2000年实际 消除碘缺乏病的政治承诺。l1993年9月22-24 日国务院召开了“中国 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lICCIDD声明:碘盐中的碘量对于碘摄入量 已经充足的人群来讲,不会带来医学上的 麻烦,我们推荐:所有缺碘国家都要

8、实施 全民食盐加碘。l1994年WHO声明:“全民食盐加碘是消除碘 缺乏病的主要公共卫生手段。” l中国政府于199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全民食 盐加碘(USI)为主的防治计划。消除基本消除未消除l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转发了卫生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到2005年和2010年全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新目标。l2004年,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重申了上述目标。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评结果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评结果阶段目标2000年考评结果2007年考评结果2011年考评结果实现消除北京、天津、山西、吉林 、黑龙江、上海、江苏、 浙江、安徽、江

9、西、山东 、河北、河南、湖北、湖 南、广东、广西 17个北京、天津、山西、吉林、黑 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 徽、江西、山东、河北、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内蒙古、辽宁、福建、 贵州、陕西、宁夏基本消除内蒙古、辽宁、福建、 贵州、陕西、宁夏、 云南四川、重庆、甘肃、云南西藏、青海、新疆未 消 除四川、重庆、甘肃 海南、青海、新疆、西藏海南、西藏、青海、新疆我省碘缺乏病现状我省碘缺乏病现状防治成果显著:1984年3月,在9个市(地)中的52个县(市, 区),病区总人口1118多万人。病区乡共有 地甲病患者831206人,居民平均患病率为 8.10,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者53202

10、0 人,肿大率为326。同时发现地方性克 汀病人134人。1984-1985年间对重点人群投服碘油丸或微 囊冲剂,服药人数达到308万人1985年先在东阳县试点,然后全省病区逐 步推广食用碘盐。合格碘盐食用率从1994年25%上升到2011年 91.8%。2000、2007、2011年均实现消除碘缺乏病 阶段目标浙江省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浙江省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2010年共调查11个地市的22个项目县的8364个家 庭,22988人,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18956人,采集 尿样19516份、血样8275份、盐样7811份、水样 265份。结果显示:l浙江省自然环境总体属于碘缺乏地区。饮用水

11、中 平均碘的含量为2.42 g/L,符合缺碘地区的判 定标准(水碘含量低于10 g/L)。其中嘉兴市 、舟山市水碘含量分别为11.35 g/L、10.14 g/L,l碘盐是居民碘摄入的主要来源,人群碘营养整体 处于适宜水平不计舟山市,浙江省碘盐覆盖率为95.63%,合格 碘盐食用率为92.73%。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舟山 市碘盐覆盖率仅19.55%,绝大部分居民家庭食用 非碘盐。 碘盐是全省居民碘摄入最主要的来源,占人均 每 日碘摄入量的76.41%;浙江省居民平均尿碘含量 为160.74 g/L。舟山市尿碘水平最低,为112.63 g/L,n n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l地甲肿是一

12、种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而引起的 地方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其主要症状和体征是甲状腺肿大。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颈部变粗: 肿大的甲状腺多数为弥漫性、 光滑、质地较软。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则 可逐渐发展到较大甲状腺肿或同时发生大小 不等的结节。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实验室检查1、尿碘(人群) 2、吸碘率 3、甲状腺激素 4、甲状腺球蛋白(Tg)诊断标准l个体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WS276-2007l群体诊断:8-10岁儿童的甲肿率大于5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 l正常成人的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 由左右两个侧叶和存在于两叶间的峡 部组成,右叶较左叶略大

13、,恰似一只 展翅的蝴蝶骑跨在气管前面,“蝴蝶 ”的双翼紧抱于气管的两侧。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l甲状腺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环状软骨和 气管软骨环相连,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因 此,甲状腺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环 状软骨标志着甲状腺的位置。 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l由于被膜较薄,加上舌骨下肌群(胸骨舌 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 骨肌)和胸锁乳突肌、皮下组织、皮肤仅1 -1.5cm厚,因而是B超诊断的良好浅表脏器 之一。甲状腺容积计算公式 V 0.479DWL1000 式中: V 甲状腺每一侧叶容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 L 甲状腺每一侧叶

14、长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m); W 甲状腺每一侧叶宽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m); D 甲状腺每一侧叶厚度数值,单位为毫米(mm);左右两侧叶容积之和即为甲状腺总容积触诊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触诊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l生活于缺碘地区(GB 16005)或高碘病区 (GB/T 19380)的居民,甲状腺肿大超过 本人拇指末节且可以观察到,并除外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 疾病后,即诊断为地甲肿病例。B B超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超法诊断地甲肿的标准l在上述地区内,若居民的甲状腺容积超过 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值,即诊断为地甲肿病 例。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l甲状腺肿分为3度,当甲状腺

15、大小介于两度 之间难以判断时,可列入较低的一度内。分度和分型分度和分型1、分度(触诊法): 0度: 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 不易摸得着。即使摸得着但不超过受检者 拇指末节。特点是:“甲状腺看不见、不 易摸得着”。度:l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 但容易摸得着,并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 指一个侧叶的腺体轮廓超过拇指末节)。 特点是:“甲状腺看不见,容易摸得着”l甲状腺不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但发现结 节者也定为1度。 度:l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清楚可见 肿大,其大小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特点 是:“甲状腺看得见,摸得着”。2、分型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B超检查不出结节

16、 。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 或几个结节。碘缺乏病监测与健康教育碘缺乏病监测与健康教育监测常用统计指标: 盐: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 食用率、无碘食盐率 尿碘中位数 甲状腺肿大率 甲状腺肿患病率 碘缺乏病有关标准碘缺乏病有关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 GB 26878-201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碘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7- 1999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 GB16005-2009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GB16006-2008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WS 276-2007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 WS 104-1999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WS/T107-2006食物中碘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WS302-2008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的划定 GB193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