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4033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青少年賭博行為家長意見調查(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港的社会保障 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社会保障 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p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p公共援助金计划p特殊需要津贴n普通高龄津贴n特殊高龄津贴n伤残津贴n特别伤残津贴p意外伤亡赔偿计划n暴力执法伤亡赔偿计划n交通意外伤亡赔偿计划p紧急救援服务($ 十亿元)社会福利署经常性开支+3.1%$82.66 (3.1%)$82.66 (3.1%)$155.09 (5.8%)$155.09 (5.8%)$581.60 (21.6%)$581.60 (21.6%)$108.18 (4.0%)$108.18 (4.0%)$322.40 (12.0%)$322.40 (12.0%)$260.

2、08 (9.7%)$260.08 (9.7%)$181.08 (6.7%)$181.08 (6.7%)$261.92 (9.8%)$261.92 (9.8%)$369.87 (13.8%)$369.87 (13.8%)$363.02 $363.02 (13.5%)(13.5%)社区及对外事务经济教育环境及食物医疗卫生基建房屋保安辅助服务社会福利公共开支总额 (2005-06): $2686 亿港元社会福利开支占公共开支百分比安老服务 (9.8%) ($33.55 亿元)复康及医务社会服务 (7.7%) ($26.21 亿元 )为释囚提供之服务 (0.8%) ($2.77 亿元)社区发展服务 (

3、0.4%) ($1.26 亿元)家庭及儿童福利 (5.1%) ($17.47 亿元)青少年服务 (3.4%) ($11.73 亿元)社会保障 (72.6%) ($247.57 亿元)社会会福利署 2005-06 年度总 开支: $341 亿元社会福利开支分项综援个案Changes in Case Number综援个案分类综援个案类别的转变1993/9408/200508/2006转变转变 幅度% 1993-20051993-2006 低收入9471778818470+1778.35%+1850.37%失业业48664303939175+784.48%+705.08%单亲单亲 家庭6048402

4、2139228+565.03%+548.61%年老69927151268152176+116.32%+117.62%病患108862374724168+118.14%+122.01%伤伤残79901731817865+116.75%+123.59%其它414353385749+28.84%+38.76%总总数104807298719296831+185.02%+183.22%人口老化加快*庞 大 的 低 收 入 人 口 2006年3月贫 穷 人 口 112 万2004-08-13低收入住户持续增加YearNo. Households Earning less than HK$400019978

5、4,1001998137,300 1999158,900 2000162,700 2001147,000 2002178,700 2003203,6002006205,515 (390,000 people)If Household Income of $4000 is taken as the Absolute Standard of Poverty低收入住户持续增加19982005 (2nd Quarter)Size of HouseholdHalf of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HK$)No. of Household (with at least one wo

6、rking family member)Half of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HK$)No. of Household (with at least one working family member) 13,8006,9003,0002,900 27,50025,8006,50025,500 39,50044,5008,50052,000 410,00048,5009,80060,600 511,00030,50010,35022,200 6 or more13,35016,90011,1007,200 Total9,000173,1007,800170,400N

7、o. of “Working Poor” Family Measu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 Standard(LegCo: Committee of Poverty Eradication)低收入住户持续增加nThere were 221,000 “Low income Households”:pRepresenting 10% of total householdspWith 449,500 peoplenThere were additionally 175,200 Workless HouseholdspWith 266,200 peop

8、lepRepresenting 7.9% of total householdsnThere are also another 21,900 single parent low income householdsNo. of “Working Poor” as Households with Income below Average CSSA Payment(Commission on Poverty)结果发布会公众及低收入人士对综援的观感及使用情况研究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调查目的p了解本港社会大众对综援及低收入综援的认知和 观感;p探讨公众对综援受助人的

9、误解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p藉了解失业者或低收入人士使用综援的经验,分析现行社 会保障制度的效能与限制;p探讨低收入人士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作出改善当下香港社 会贫穷问题及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研究方法p本研究由三部份组成:n全港性电话调查 n个案研究 n焦点小组会谈全港性电话调查p访问题目:香港市民对综援态度p访问对象:涵盖全港所有拥有住宅电话线的住户 中,年龄为18岁或以上的市民p访问进行日期:2006年8月28日 至 8月30日抽样方法p样本源自香港电讯盈科出版住宅电话簿,配合 Modified Random Digit Dialing 技术补充在电 话簿中未刊印之新住宅电话号码p号码以随

10、机抽样方法抽选出来p用基什网格(Kish Grid)方法从每个住户抽选一位 合适人士作为研究样本p每个样本至少尝试联络三次或以上,直到完成访 问或确定不能继续为止合作访问率p成功个案:1026个p百分比估值的95%置信度误差最多为 +/- 3.06%p接触率:86.31%p合作回应率:73.02%个案研究p访问形式:半结构式访问。p调查个案:24名受访者(包括低收入工人、失业人士及综 援受助人)及一群低收入的全职清洁女工。p转介个案机构: 民主民生协进会(民协)、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 香港工会联合会(工联会)、劳资关系协进会(劳协)、 街坊工友服务处(街工)及香港神托会 按机构英文名称序

11、个案背景简介p深入访谈个案 13女11男,年龄界乎30至60岁。 小组访谈女工 年龄界乎45至55岁。p全职工人6名、兼职工人或散工11名及失业人士7名。p访问时正领取综援受访者4名、正领取低收入综援受访者4名、 曾有领取综援经验受访者3名、刚刚停止领取综援开始工作1名。p17名现时有工作的受访者中,有14人符合官方在职贫穷人士的 定义(即个人月入低于全港劳动人士中位数的一半)。p6名受访者本身或其配偶为新来港移民。p6名受访者为偏远地区居民(例:屯门、天水围)。焦点小组会谈p与工会组织者及前线社工进行小组会谈。p部份参与会谈的前线社工来自深入就业援助计 划(IEAP)的参加机构。研究结果重点

12、市民对综援的观感p普遍香港市民(79.2%)认同在有确实经济需要时,获取 如综援的经济援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年纪越 轻、教育程度或个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认同程度越高。p大多数香港市民(80.0%)也认同综援可以能帮助市 民解决经济困难。市民对综援的观感p接近六成香港市民(59.4%)认同现时滥用综援的情 况十分严重,只有约三成人(28.0%)不同意此说法;其 中以中年人士(年龄介乎30-59)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 者的认同程度较高。p根据社署资料,牵涉滥用综援的个案仅占整体的绝 少数。市民对综援受助人的观感p近六成市民(56.9%)认为大部份申领综援者为失业人士p超过六成市民(61.2%)认

13、为大部分申领综援者为新来港 移民p个案研究发现,所有土生土长或已长时间居港的受访者 都强烈认为有手有脚就要自食其力是香港人引 以为荣的特点,并以此作为与新来港人士区别的身份界 线市民对综援受助人的观感p以上说法均不符合实际情况p根据社署资料:失业人士只占整体领取综援人口的12.2%;而涉及新来港(定居少于七年)的综援个案约有31,952 宗,仅占整体的10.8%。(政府统计处2006年12月数字)市民对综援认知的来源p近六成半(64.5%)香港市民表示自己经常或间中透过传 媒留意有关综援的信息p对一些不认识任何领取综援人士的市民来说,75.8%声 称他们得到综援的信息是来自电视,71.8%表示

14、来自报 纸。市民对综援认知的来源p访谈个案发现,具有申领综援经验与从未申领过综援的 受访低收入工人,明显地对传媒的主流说法持不同反应 。p例如:没有申领经验的受访者大多同意一些传媒常用的 说法如综援养懒人、欺骗综援问题严重等;而 具有申领经验的则倾向认为传媒经常一竹篙打一船人 ,使受助人被抹黑为坏人、懒人。误解与偏见带来的影响p访谈个案发现,不少受访的低收入人士即使符合资格也 未有尝试申请综援,最主要原因是害怕被社会大众歧视 。p有受访者认为领综援后会被街坊、朋友指指点点而 抬不起头,更担心家人(尤其下一代)会受负面影响; 部份新移民受访者更因害怕被标签而放弃申请念头。误解与偏见带来的影响p电

15、话调查结果亦显示,有59.8%市民表示综援受助人在 申领前,应先寻求他人(如:家人、亲友)的援助。p有33.4%市民更认为即使自己或家人有真正需要,也不 会申请综援。p受访者不申请综援的最主要原因包括: 不想依赖政府(79.5%)及 不想自己或家人被看低(30.5%)。误解与偏见带来的影响p由此可见,低收入工人往往会因不想依赖政府及 害怕受歧视的心态而放弃申领援助的资格;即使勇于 申领,受助人也要承受社会种种歧视眼光和负面标签。p这种心态间接导致社会上真正有需要的贫者得不到政府 应有的援助。建议遏止大众对综援受助人不合理歧 视p调查发现,香港社会大众歧视综援受助者,往往由于缺 乏认知所致。p建

16、议政府应提高综援政策的透明度,并向市民提供正面 的信息和教育,藉以减少因误解和猜测造成的不合理歧 视。全面审视社会保障策略p政府现时的灭贫政策,未有真正顾及市民的实际需要。p如调查发现,不少居于偏远地区的受访者未有因政府提 供交通津贴而改善就业机会,因跨区就业同时也受长时 间乘车影响。p就此例子,我们建议政府应从增加偏远地区的工作职位 着手,以实际改善居民的就业情况。改善现行综援制度的不足p社署现行的综援制度仍有很多缺陷和漏洞。p调查发现,现行深入就业援助服务(IEAP)对促进受 助人重投就业市场帮助不大,因不少由机构转介的工作 均为不合理的低薪工作,不能保障他们长期就业。p就此例子,我们建议政府应由改革拨款模式开始,令服 务机构提供更实际支持。增加政府在劳动市场的主动性p调查发现,不少工人因薪资过低而被逼堕入综援网。p我们建议政府应重新审视其不干预的政策方针,积极提 升社会对低收入劳动人口的保障,以减轻综援制度与日 俱增的压力,如:积极提升市民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