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43859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0.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神经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神经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神经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神经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胞体 神经元 树突突起轴突 2、功能: 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引起兴奋或 抑制; 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 行综合分析; 可将神经信息转变为 激素信息(部分)。(二)神经纤维 1、神经纤维的功能 (1)传导兴奋(主要) (2)营养作用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影响因素(1)神经纤维的直径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V有V无,跳跃式传导(3) 温度:V温度高V温度低如低温麻

2、醉(神经传导阻滞)4、神经纤维的分类5、轴浆运输 (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2)轴浆运输轴浆在胞体与轴突末梢之间流动,这种在轴突内借助轴 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 。快速顺向运输 轴浆运输 慢速逆向运输二、突触生理 (一)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1、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2、分类: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为轴突 树突式 ;轴突 胞体式 ;轴突 轴突式 。 按突触传递产生的效应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二)突触的基本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前轴突 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递质量子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或化 学门控通道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

3、ential,PSPCa2+内流:Ca2+与钙调蛋白结合为4Ca2+- CaM 激活钙调蛋白 依赖的蛋白激酶,使小泡外表面的突触蛋白磷酸化并与小泡表面解离,以解除它对小泡与前膜融合的阻碍(三)突触的传递(电-化学-电)过程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后膜电位改变(去或超极化)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为主)K+通透性后膜去极化(EPSP)Na+内流、 K+外流Ca2+内流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主要) K+通透性后膜超极化(IPSP)Cl-内流、 K+外流Ca

4、2+内流三、神经递质 (一)神经递质的基本概念传递化学信息的信号分子。指由突触前神经原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二)中枢神经递质v胆 碱 类: 乙酰胆碱v胺 类: 多巴胺、NE、5-羟色胺等 v氨基酸类: 谷氨酸、甘氨酸、GABA等v肽 类: 下丘脑调节肽、VP、脑-肠肽等v嘌 呤 类: 腺苷、ATPv气 体 类: NO、COv脂 类: 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PG等)四、反射中枢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式 2、聚合式 3、环式 4、链锁式(二)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

5、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三)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 (1)传入侧枝性抑制兴 奋 冲 动 传 入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神经元突触后膜 产生IPSP意义:调控其它神经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兴奋一神经元突 触 后 膜 产 生 EPSP意义:调控神经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神经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回返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神经元抑制突触后膜 产生IPSP兴奋效应细胞突 触 后 膜 产 生 EPSP(2)返回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主要发生部位感觉传入神经元传出运动神

6、经元被抑制的神经元 非同类神经元同类神经元或 该神经元本身生理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 活动相互协调,称 交互抑制 负反馈,使神经元活动 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 内各神经元同步活动。两类突触后抑制的比较结构基础轴2-轴1-胞3串联突触。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EPSP减小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概念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突触前抑制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主要传导痛觉、温度觉 和轻触觉等浅感觉。 脊髓后索主要传导肌肉本体感觉和深压觉等深感觉以 及精细触觉。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一)丘脑的核团与感觉功

7、能 1、感觉接替核接受感觉的投射纤维,经换元后进一步投射到脑皮层 特定的感觉区,是机体特定感觉冲动(嗅觉除外)传向大脑 皮层的换元站。 2、联络核不直接感觉的投射纤维,而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 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是 各种感觉通向大脑皮层的联系和协调部位。 3、 髓板内核群不与大脑皮层直接联系,而通过多突触的接替换元再弥 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主要有中央中核,束旁核。对维 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有重要的作用。(二)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 (1)概念: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神经 通路。(2)特点: 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与皮质第层细胞形 成突

8、触;经若干中间神经元接替,与大锥体细胞构成突触 联系,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3)功能: 产生特定感觉; 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 动,引发相应的反应(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2、非特异投射系统 (1)概念: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 路。 (2)功能: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维持觉醒。 (3)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的具有 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易受药物影响。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组 成功 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不引起特定的感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 换N元特 点多次更

9、换N元三次更换N元两 种 感 觉 投 射 系 统 的 比 较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丘脑-皮质的点对点投射纤维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丘脑-皮质的弥散投射纤维 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激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一)体表感觉区 1、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定位明确。 投射规律:交叉投射,但头面部是双侧的;倒置投射,但头面 部是正立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的分辨程度有关(有利 进行精确的感觉分析);对感觉有精

10、细的分析功能,能定位 。 2、第二感觉区: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 定位性差,双侧、直 立。(二)本体感觉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三)内脏感觉代表区 :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边缘系统(四)视觉代表区: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投射特点: 视网膜鼻侧传入纤维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传入纤维不 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视网膜的上(下)半部传入纤维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传入纤维(周边区 )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 。(五)、听觉代表区: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区下侧。(七)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六)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四、痛觉 (一

11、)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 (二)皮肤痛觉:快痛和慢痛快痛 慢痛时相 迅速发生 发生较慢 0.5 1S刺激终止 消失 持续几秒钟性质 尖锐而定位清楚 定位不清、强烈传入纤维 A类纤维 C类纤维发生部位 浅表组织 深部组织(三)内脏痛与牵涉痛 1、内脏痛 特点: 属于慢痛 (缓慢、持久、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辩力差) 对切割、烧灼等致皮肤痛不敏感 ,但对牵拉 、缺血、痉 挛等刺激激敏感; 常伴有不安、甚至恐惧感; 常伴有牵涉痛。 2、牵涉痛 (1)概念:某些内脏疾病可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 痛觉过敏,称之为牵涉痛。 (2)产生机制: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会聚学说(convergence theo

12、ry)易化学说 (facilitation theory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1、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称之 。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分支少:运动单位小, 利于做精细运动。分支多:运 动单位大,利于产生巨大的肌张力。-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大小大(几十至150um)小(25um)数量多(占前根2/3)少(约1/3)效应器梭外肌(快、慢肌)梭内肌(核袋、核链纤维)紧张性无有(经常性放电,频率高)

13、释放递质AChACh功能引起骨骼肌收缩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 性、协调肌肉的运动 亚型1 (时相型) 2 (紧张型)1(动态型) 2(静态型)(二)牵张反射 1、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 引起受牵拉的 同一肌肉的收缩活动。 2、牵张反射的类型 (1)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肌肉收缩特点: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其反射时很短,耗时约0.7ms。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若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膝跳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紧张性牵张反射) 。(2)、肌紧张

14、(muscle tonus)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轻微地收缩状态。意 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特 点: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1)感受器:肌梭:长度感受器 功能:感受肌肉长度、位置和收缩速度变化腱器官:张力感受器 (2)传入神经: a 类传入纤维在核袋、核链梭内肌均分布,环绕状分布 (螺旋状未梢), 直径较粗(1220m) ; 类传入纤维:仅在核链梭内肌呈花枝状分布,直径较细(4-12m)肌梭: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有效刺激是牵拉。神 经

15、元提高其敏感性。神经元降低其敏感性。传入冲 动兴奋神经元。(3)反射中枢:腱反射:脊髓相应节段前角神经元(单突触)肌紧张:中间神经元与前角 神经元(多突触)(4)传出神经: 传出纤维( 1时相型、 2紧张型)(5)效应器:梭外肌(快肌和慢肌)(三)屈反射与交叉伸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 受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肢体屈曲,这种反射 称为屈反射。屈反射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 保护性意义。如果受到的刺激很强,则在本侧肢体屈曲的同 时,还会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此称为交 叉伸肌反射。具有维持躯体姿势的作用,是一种姿 势反射。(四)脊休克 1、概念:高位脊髓突然受到损伤,损伤面以下的脊髓功能暂 时丧失,进入无反射活动、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2、表现: 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断面以下 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降低,汗腺分泌被抑制,粪、尿潴留等。 3、产生原因: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脊髓的依赖性 ) 。 4、恢复: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 关,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 变为失禁。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位置:脑干头端背侧 主要作用:加强伸肌的紧张性和肌运动。 作用途径:通过网状脊髓束,主要支配 运神经元。 (二)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