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查测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143420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周查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周查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周查测试卷(第一 单元)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9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小憩( q )丘壑( h )瞬间( shn )伶仃( lng )糟蹋( t ) 诱hu (惑 ) xun腾 (喧 ) 一shn(瞬 )间 sng 立(耸 ) g负 (辜 )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1) 举起天,摇动地,形容力量巨大。 (擎天 撼地 ) (2) 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庞然大物 ) (3) 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仙露琼浆 ) (4) 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肃 然起敬 ) (5) 忍不住笑。 (忍俊不禁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2、(6分) (1)鼓动(震动 )(2)骚扰(干扰 )(3) 糟蹋 (浪费 ) (4)庸碌(平庸 )(5)顽强(坚韧 )(6 )擎天撼地(惊天动地 ) 4、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2分)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 像迸溅的水花。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 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 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 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

3、生动。 、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 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 河是无止境的。 6、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一 项是 ( D )(2分)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 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 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7、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这个 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4分) (1)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恢心丧气时,我 提醒自己。 (灰 ) (2)我听见有人辍泣,正纳罕那是谁,结 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4、(啜 ) (3)我惊奇而自毫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 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豪 ) (4)暮色仓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 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苍 ) 8、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入适合的量词。 (4分) (1)我们最后来到一(片 )空地。 (2)我们就朝一(座 )悬崖飞跑而去。 (3)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 )闷热的日 子。 (4)我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 )迂回 的小路下山回家。 9、造句(4分) (1)高不可攀: (2)小心翼翼: 二、阅读理解 (61分) (一)(3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 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

5、千或百果 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 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身,使与台齐;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 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 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 驱之别院。 此皆幼时闲情也。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10分) (1)余忆童稚时(我 ) (2)项为之强(脖子, )(同“僵”僵硬 ) (3)果如鹤唳云端(果然 )(鸣叫 ) (4) 以丛

6、草为林(把 )(当作 ) (5)方出神(刚刚 ) (6)兴正浓 (兴致 ) (7)驱之别院(驱赶 ) 2、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4分) 物外之(的)趣 心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所向 昂首观之(它 ) 为之(此 ,这 )怡然称快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2)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 白鹤观。 (3)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4、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 趣 。(2分) 5、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前句 ( 2分) 6、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 分)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

7、托出想象世 界的美好。 7、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的句子是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2分) 8、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 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三件事,表现 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 。 (2分) (二)(18分)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

8、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4分)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 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 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 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2分) 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9、 4分)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4“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 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4分)答出其实际意义和象 征意义即可。 5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4 分) (三)(13分) 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 ,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 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 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

10、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 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 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 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 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

11、石 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 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2分)父亲鼓励(指导、引 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 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2分)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 、“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 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3分) “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 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 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3分)(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 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 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 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