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3412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 提升专题素养课案1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 内 涵以历历史事件、历历史人 物、历历史陈陈迹等为为 题题材,借咏叹叹史实实、 描写古迹来抒发诗发诗 人 的兴兴衰之感,以寄托 哀思,借古讽讽今。感慨壮志难难酬或怀怀 才不遇,面对对古人功 业业的流逝,抒发时发时 光 不再,年华华易老,而自 己功业业无成的感慨。 感慨国运衰微、盛 衰无常,感叹叹昔盛今 衰、物是人非,喟叹叹 古今朝代兴兴亡变变化。 抒发爱发爱 国情怀怀,揭 露统统治者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警示统统治 者吸取历历史教训训,借 古讽讽今,批判现实现实 。“诗诗”与“史”的 结结合

2、: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 志”的结结合:借古 讽讽今。 “古”与“今”的 结结合:虚实结实结 合,对对 比,衬衬托。 “景”与“情”结结 合:拟拟人,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标标 志标题标题 中有古迹、古 人名,或在古迹、古 人名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名 后加“怀怀古”“咏 怀怀”等。题材一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典题引路导学号 87202010 (2011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春日秦国怀古周 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

3、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读懂诗歌】看标题标题“怀怀古”表明本诗诗是怀怀古诗诗,“春日”“秦国”表明时时 间间、地点。看注释释“消魂”二字能提示诗诗歌感情。看意象“荒郊”“古碑”“积积雪”“残阳”“黄沙”等意象透 出破败败荒凉之意。看技巧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对对比。看题题干表现现了诗诗人什么样样的感情?如何处处理情景关系?(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解析: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映入眼帘的是“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构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破败荒凉图,结句的

4、“不堪回首思秦原”显然是对古盛今衰的慨叹。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解析: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由眼前的“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顿生一种伤今哀情,将这种古盛今衰的慨叹融入眼前的景物描写之中。眼前破败荒凉的景物被诗人寄托了一种深深的对现实的慨叹。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解题指津(一)咏史怀古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诗人用(用典、对比、衬托等)手法

5、,表现了(诗中具体“史”“古”)的(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今昔巨变),表达了诗人的(哀叹、惋惜、痛心),抒发了情怀。限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双调】折桂令宣城怀古卢 挚对江山吟断高斋,想甲第名园,棠棣花开。晓梦歌钟,高城草木,废沼荒台。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注】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麻姑:据神仙传记载,她貌似十八九岁,而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1)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解析:要扣住“情感”二字,从“景色”着手;逐句考虑,回答要全面细致。凄凉之景与优美之景,盛衰无常的感慨与超脱闲逸的情怀,一一对比,

6、鲜明突出,容易把握。答案:作者首先描写昔日甲第名园、高城沼台业已荒废,草木丛生的凄凉景象,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进而想象空翠飞来、天淡云闲的优美画面,直抒胸臆,表达了超脱闲逸的情怀。(2)请简要赏析“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两句的妙处。解析:“赏析”可从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考虑,这四个角度可结合起来谈;“妙处”应重点谈效果和作用。答案:作者运用用典、想象等表现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暮霭散去、空翠飞来的期待之情,有力地深化了诗歌的主旨。这两句气势磅礴,奇伟瑰丽;上承“江山吟断”,下启“渺渺予怀”,使结构更为完整缜密。题材二 未曾出土先有节,直冲霄汉亦虚心托物言志诗【题材建模】题

7、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 内 涵托物言志诗诗是一种以客观观世 界中的具体事物为为描写对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 以抒发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 者襟怀怀抱负负等为为主要内容的 诗诗歌。寄寓作者的理想 抱负负,或实现实现 个人 理想,或报报效 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节 操,或表达怀怀才不 遇与命运多舛的 伤伤感,或抒发发年华华 易逝与理想破灭灭 的 哀愁。 托物讽讽世,或忧忧 国忧忧民,或感时伤时伤 世,或愤愤世嫉俗, 或针针砭时时弊,或冷 嘲热讽热讽 。托物言志(寓意)。即诗诗 歌所描绘绘的物象只是作者 抒情的载载体,作者借以表达 人生态态度和生活理想,或批 判丑恶恶的现现象,或表达作者

8、的观观点。 托物喻喻理。通过过咏物来 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 托物讽讽世。通过过咏物来 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 现现象。 咏物抒怀怀。这类诗这类诗 歌所 吟咏的物象往往是作者的 化身或者与作者有某种 相似。标标 志从对对象上来看,咏物诗诗的对对 象是单纯单纯 的某个物。着重对对 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进行 刻画,或着重对对所咏之物的某 一内蕴蕴、精神进进行吟咏。 从题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 物为诗为诗 名,或以“咏某物” “题题某物”“某物吟”等为为 题题目。导学号 87202011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9、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读懂诗歌】看标标 题题有“咏”字。看形象 全诗诗描写山泉。 看技巧 双关,谐谐音双关,如“名”“清”。 看题题 干这这首诗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诗 人借咏山泉表现现了怎样样的情怀怀?典题引路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分)解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歌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的。为此,考生平时应注重积累,多阅读一 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 分析、评价水平。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 生意义,赏析作

10、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概括 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 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个考点,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 很高。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 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 性自然的情怀。解题指津(二)答题模板通过(对所托物象特征进行分析),抒发(寄寓、揭示、揭露)作者的感情。(一)托物言志诗思维导图限时训练(2016河南洛阳高三考前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 竹张 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风来。谁许

11、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1)前两联是如何写竹的,请简要说明。解析:理解托物言志诗首先要掌握诗歌对事物是如何描摹的。描写事物 分正面(直接)和侧面(间接)描写,另外注意修辞手法,然后答出其表达效 果。 答案:直接描写竹叶表现其繁茂;运用比拟手法,写其耐寒、保持节操、 虚怀若谷的品性;通过满栽庭院与无人注意的对比,写出竹无人赏识的境 况。(2)作者通过咏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解析:托物言志诗多用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人见” 则说明无人发现,“虚心”既指竹子,又指诗人自己。“待风来”则指等 待时机。 答案:作者以竹喻人(托物言志,自况),

12、表达了对竹高洁品质的赞美,抒发 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渴望;竹风流潇洒,超尘脱俗,有才 华却无人赏识,但它依旧“待风来”,希望移至“朱门”“抚翠苔”。题材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征战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 内 涵以边边疆地区军军民生活和 自然风风光为题为题 材的诗诗。保家卫卫国、建立 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奋勇杀敌杀敌 、英勇 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丽、奇异 独特的边边塞风风光。 征人思乡乡、闺妇闺妇 盼归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战 情绪绪,凄厉厉沉痛的 反战战思考。修辞方面:主要 有夸张张、对对比、互 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 方面:常用

13、侧侧面烘 托、动动作描写、肖 像描写、细节细节 描写 等手法。 意境的营营造方 面:常用景物烘 托、虚实结实结 合等 手法。标标 志标题标题 常含“塞”“征 ”“军军” “塞上”“塞下”“征人 ”“从军军”“戍”等与 军军旅有关的字词词。 常见见意象:自然景物类类 (黄沙、秋月、大漠、孤 城、边边关、雨雪、风风沙 等),地理区域类类(塞外、 雁门门、玉门门关、黄河、 阴山、楼兰兰、蓟蓟北等),战战事器具类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战马 等),乐乐曲类类(梅花落折杨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类(戍卒、将帅帅、胡人、单单于等)。对对和平安宁的边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

14、悦。典题引路导学号 87202012 (200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读懂诗歌】看标题标题题题目中有“军军城”二字。 看注释释注释释介绍绍了诗诗人,尤其是他的从军经历军经历 。 看意象“汉汉关”“朔云”“边边月”“沙场场”等。 看景物特点 壮阔阔。(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象。首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如“汉

15、关”等,其 次描述画面,再答出作用。 答案:夜晚、秋风、汉关、朔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 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图)。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概括出情感,然后进行分析。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属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解题指津(二)答题模板诗人用手法,写了边塞的(诗中具体意象),表现了(边关将士、边塞景象)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一)边塞征战诗思维导图限时训练(2016华北、华中、西南省级示

16、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糖多令刘 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词人与故人到此登楼览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解析:首先通过分析意象来概括景象,然后回答出其作用。答案: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2)本词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解析:结合积累知识回忆边塞诗词常见的情感;结合词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年华逝去的感伤、故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