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3269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第一节 信息组织的发展历史本节主要内容一.古代的信息组织二.近代信息组织三.现代信息组织一.古代的信息组织(一)我国古代信息组织活动(二)古代国外的信息组织(三)古代信息组织的特点 (一)古代信息组织活动(我国)1分类组织图书分类目录2主题组织类书 3索引“通检”、“备检”、“串珠” 1分类组织图书分类目录孔子整理“六经”l对诗经305篇的组织整理;对尚书按体裁分类排列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制我国第一部大型分类目录七略 l刘向、刘歆将当时收集到的所有藏书分门别类著录、按学科内容分为六 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大类,加上“辑略”部分共七类。

2、清代四库全书总目l收录了先秦至清初重要书籍,著录书名、卷数、著者书籍来源并有内容 提要,组织成经、史、子、集四部44类,代表了我国古代目录的最高成 就。 我国古代文献分类组织方法七分法l汉代刘向、刘歆的七略;南朝王俭的七志四分法l西晋时,荀勗所编的国家书目中经新簿最早提 出四部分类方式,后经逐步改易,至唐魏征所编的 隋书经籍志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系统。自唐以後,各种官私书目大多采用了四部分 类。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总目采用的已比较完 善。十二分法l郑樵在通志艺文略十二大类三级类目2主题组织类书类书被视为我国主题法的滥觞。l类书可以视为主题目录的扩大,如果删其繁文,仅存书目,也就 现代最

3、进步的主题目录了。我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就是一部带有主题法性质的 检索工具。l全书22877卷,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统事”的组织编排方 法,与主题法的字顺系统原则完全吻合。 3索引“通检”、“备检”、“串珠”中国古代索引是在字书、韵书、类书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曾被称为“通检”、“备检”、“串 珠”等,形象地说明了它的作用和特征。魏建安年间刘劭等编纂的类书皇览就具索引 功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索引的起源之一。(二)古代国外的信息组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体系三大门类l理论知识(逻辑学、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实践哲学(伦理学、经济 学、政治学);创造哲学(史学、修辞学、艺术)古希腊学

4、者卡利(Callimachus)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编制藏 书目录皮纳克斯。l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卡利(Callimachus)为当时规模最大 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编制了长达120卷的藏书目录皮纳克斯(Pinakes,意 为“书的表册”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将藏书分为戏剧、 诗歌、法律、哲学、历史、修辞学、医学、杂著等等大类,其下再按字母或 年代顺序排列,并附每部著作的评价,成为古代最早的目录之一。 “目录学之父”的盖斯那(C.Gesner)编制大型书目世界书 目l全书四卷,包括著者字顺目录、分类目录和主题字顺索引,其中第 二卷将知识分为21个大类,250个细目,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

5、的科学 发展水平,成为西方第一部检索系统较为完备、著录详尽的综合性 大型书目。 13、14世纪圣经语词索引l直接以自然语言中的字、词作标目,按字顺次序查检,基本具备了 主题法的要素。(三)古代信息组织的特点古代信息组织活动处于初始阶段,呈现出以下特征:以信息的揭示、存储为基本目的;l最早形式的目录和藏书组织的着眼点不在于“用”而在于“管”。信息组织对象主要是文献;信息揭示、组织的方法主要是对信息的记录和分类,着重 信息外在特征的记录和描述,体现为清册职能;操作完全由个人以手工方式进行,简单且无一定标准和规 范;信息组织的代表性成果是目录。二.近代信息组织(一)近代国外信息组织 (二)近代信息组

6、织的特点 (一)近代国外信息组织1科学知识分类体系 2主题法标题表 3文摘和索引 1科学知识分类体系培根将知识分为三类:历史(记忆知识)、诗歌(想象知 识)、哲学(理性知识),并在其下分出细纲。恩格斯(F.Engls)分类法的基本序列为:无机体科学类 (按物质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排列);有机体科学类(由 低级的、一般的运动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运动形式转变 );社会科学类(由经济基础开始、然后是政治、法律及不 同思想范畴的上层建筑)。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教育家杜威(M. Dewey)编制 了杜威十进分类法(DDC)。这部分类法建立了结构 完备、等级分明的分类体系和主题索引,体现了当时信息

7、组织的最高水平。2主题法标题表最早期的类型是传统的标题法。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克特发表了字典式目录条例 ,该条例在传统主词款目和字顺分类目录的基础上,明确 规定了标题的意义和处理方式,制定了标题选择和使用的 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从而完成了字顺分类法向字顺主题法 的转变,它标志着现代主题法原则的确立。1895年出版的第一部标题表美国图书馆协会标题表 以及其后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等即是这一理论 原则指导下出现的现代标题法的代表。3文摘和索引 更具信息报道和指引意义的文摘和索引在此时期 也发展起来。1830年,世界上第一部科技文摘杂 志药学总览在德国问世,并附有索引。英国于1856年成立了世界

8、第一个索引学会。 (二)近代信息组织的特点近代信息组织的活动除围绕着文献的保存开展外,开 始重视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全面描述、揭示 。体系分类法的确立。主题法的研究和应用。确立了主题法原则,而且有了 完整的主题词表和达到一定水平的主题揭示活动。索引、文摘的发展说明信息组织从载体单元到内涵单 元的深化。信息组织技术方法的进步。分类法与主题法的编制技 术更趋科学、完善。l如为类目体系配备标记符号,设置复分表、编制分类法索引 ,使分类法脱离了书目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分类检索工具 。目录种类除以往通行的分类目录外,还增加了书名目录、 著者目录以及直接面向用户的推荐书目、专科目录等。 三.现代信息

9、组织(一)现代信息组织方法的发展(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探讨与实践(三)现代信息组织的特点(一) 现代信息组织方法的发展1.分类法的改造2.主题法的发展3.分类主题一体化4.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探索和应用1.分类法的改造1906年,英国的布朗(J.D.Brown)在主题分类法中采用了主题 分析法和组合原则,成为分面分类法的萌芽。1933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编制了世界 上第一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冒号分类法,并系统提出了分 面分类理论。在其影响下,一系列专业分面类表问世。传统分类法被不断地增加分面组配成分,朝分面组配方向改造。l如DDC的通用复分表从无到有,从1

10、个增加到7个,专类复分和仿 分也在增加,在第20版则用分面分类的方法对音乐类进行了全 面的改造。l1976年,英国分类法研究小组的成员米尔斯(J.Mills)对布利斯 (H.E.Bliss)的书目分类法(BC1)进行了全面的分面改造, 使其由原来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发展成一部大型的分面组配式 分类法-布利斯书目分类法(BC2),成为列举式分类法彻 底分面改造的典范。我国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我国大型综合性分类表中图法,它广泛吸取了国内外 各种分类法的优长,l以科学分类为基础;l同时在四次修订过程中不断地扩大分面组配技术的使用范围,逐 渐增加复分、仿分方法,引入并扩大冒号组配方法的应用,成为目前我国文

11、献信息组织使用最广泛的标准化分类体系。 2.主题法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陶伯(M. Taube)以字面上不能再分的词汇 单元元词作标识,以字面组配表达文献主题,并结合比孔卡 等设备的使用,开创了在检索阶段匹配检索的后组式检索方式。 它标志着继标题法之后,一种新的主题法单元词法问世。19471950年间,美国的穆尔斯(C.N.Mooers)在研究组配分类 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主题法叙词法,并创造了“叙词 ”、“叙词法”“情报检索”“情报检索系统”等专门术语。20世纪60年代,叙词语言吸收了标题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以 及分类法等各种检索语言之长,逐步取代了元词法成为现代情报 检索语

12、言的主流。它以概念组配取代字面组配,并广泛揭示概念 间关系,使文献信息的揭示更加准确。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编制了第一部叙词表。20 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编制和使用主题法。1971年,航 空部情报所编制使用的航空科技资料主题表第2版问世,成为 我国的第一部叙词表。1979年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成为世 界上最大规模的叙词表。3.分类主题一体化1969年,英国学者艾奇逊(J.Aitchison)编制了世界 上第一部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分面叙词表。l它将一部分面分类表与一部字顺叙词表结合起来,通过严格 规范,使每一个词汇同时出现在分类表与叙词表中,实现了 两种检索语言的兼容。l在其影响下,英美等

13、国陆续出版了一批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如伦敦教育分类法(第二版)、建筑工业叙词表 、基础叙词表等。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用手工和计算机编成一系列 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l常规武器分面叙词表和教育分面叙词表。这是我国 图书情报界编制一体化词表的最早尝试。l此后,我国又陆续编制、出版了十余部一体化词表,包括三 部大型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农业科学叙词表 、社会科学叙词表和七部中型词表。 4.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探索和应用20世纪50年代,卢恩(H.P.Luhn)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用于 关键词索引的编制。其后,各种直接以自然语言为标识的检索系统相 继出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匹兹堡大学

14、健康法律中心率先建立起第一个全 文检索系统LEXIS。1957年,卢恩在对自动标引和自动编写文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 于词频统计的抽词标引法,率先进行了自动标引的探索。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自动标引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提出了概 率统计标引法、句法分析标引法及各种加权模型等,建立了一批应用 与实验系统。至今,自动标引形成了抽词标引和赋词标引两大主要类 型。我国自1980年起开始从事独具特色的汉语自动标引和分词实验研究, 并逐步达到了科技文献自动分词的实用水平。 (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探讨与实践1.传统图书分类和主题法的网络适用性研究2.元数据的开发应用3.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1.传统图书

15、分类和主题法的网络适用性研究USMARC一体化编目格式中特设了856字段,即电子地址 及检索方式字段,通过它可实现书目记录与网络信息 资源的链接。国际上几部著名的分类法如UDC,DDC,LCC等都在谋求 网络上的应用,并已取得相当进展。2.元数据的开发应用元数据是一个简单的、用来描述数据特征和属性的工具, 网络资源通过元数据的规范描述和组织,能帮助用户很快 找到所需的有关资源类型、网页标题、责任者、主题或关 键词以及内容摘要等信息。目前国际上已有多种类型的元数据体系,如:l描述数字文献的元数据(TEI Header、MARC、ONIX);l描述数字图象的元数据(MOA2、CDL);l描述博物馆藏品的元数据(VRA Core、CDWA);l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元数据(FGDC/CSDGM)等。l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Dublin Core)。3.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指采用自动化技术对WWW站点资源和其它网 络资源进行采集、标引和检索的一类检索系统机 制;是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 言检索的工具,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检 索的主流工具。Eg. Google;Excite;AlltheWeb;AskJeeves北大天网;百度搜索引擎发展、变迁独立型搜索引擎混合式搜索引擎l混合式搜索引擎:兼具检索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