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3162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十大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经济学十大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十大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十大原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经典案例赏析1工商管理学院:何新安n联系方式: Email: 电话:13650678805(61)2主要参考书:西方经济学案例 .于善波 .中国商务出版社经济学常识 . (美)格沃特尼等著,陈强兵译 . 陕西大学出版社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郎咸平 .东方出版社3考核方式n考勤,占20% (旷课1次扣2分,迟到1次0.5分) n课堂案例讨论与回答问题,占10%n课后作业,占20%n期末考试,占50%4如何教?n1、联系现实经济现象,以加深同学们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n2、讲授、听视频讲座为主,提问为辅。5如何学?n1、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分析工具。n2、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在分析中国经济现象

2、 时,一定要注意中国国情。n3、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建 立的基础是西方几百年的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其 中有许多不适用中国实际的方面。n4、不要滥用西方经济学;不要盲目相信中国 的某些经济学家的一些言论,如:完全西方化的 市场经济论、西方民主论、产权私有化决定论等 。6n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从经济学角度7导论n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n1.1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n资源的稀缺: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 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 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 稀缺性(scarcity)。 n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源分为三类:免费物品、经 济物品和有

3、害物品 。8免费物品(free goods)n经济学中把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 到的有用物品叫免费物品(free goods),如阳 光、空气等。这类物品的基本特点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对人类有用而且价格为零,即买方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卖方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因此通常不存在供求双方形成的买卖市场。 9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n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scarce goods),是指人类必 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如汽车、粮食 等。这类物品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市场价格。n经济物品有三个特点n1、有用性。n2、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n3、经济物品相对于自

4、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即经 济物品的稀缺性。n4、价格为正。价格为正的物品在市场交易时,通常是 买方向卖方支付代价。这与我们平时购买商品、劳务时 的经验相一致。 10有害物品(harmful goods)n有害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如垃圾,尘垢和汽车尾气等。人们总是希望有害物品越少越好,多了就会更多地降低物质生活水平。这类物品可以被看成是价格为负的物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负的价格意味着卖方向买方付费。例如清洁工为居民清除垃圾,由于垃圾是有害物品,可以认为居民是卖方而清洁工则是买方,为了运走垃圾, 居民需要

5、向清洁工付费。 11n免费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在经济学中是相对的,即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三者可以互相转化。例如,泉水对于居住在大山中的居民可能是免费物品,但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却可能是经济物品;煤矿的瓦斯影响生产安全, 在今天是有害物品,但在未来可能被“变废为宝”,成为经济物品。n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上,而把免费物品排除在外。12n1.2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选择问题n主要研究:n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对产出的选择 n 如何生产对投入资源的选择n 为谁生产产品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 产的各部分人之间的分配,实质是对资源 投入的评价n 谁做决策,依据什么做决

6、策13选择n把稀缺的经济资源从多种用途中挑选一种或几种加以 利用的过程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选择(choice) n(1)经济学中所说的选择是指对稀缺资源(经济资源 )的选择,自由物品不存在选择;n(2)经济资源可以被选择到几种用途中,而不一定只 有一种。你花10元钱吃午餐,你可以把10元钱买几种你 喜爱的食品,以求让自己最满意;n(3)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换句话说,选择也需要 付出代价。这是因为,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选择 一种用途必然意味着放弃其他用途。 14n1.3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经济学家们一般这样定义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

7、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n经济学用途: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型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151.4 经济学的两个分支n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最优作为理性 人决策的目标,采用边际的分析方法。 n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总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的分析方法,以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 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16第 1 章n经济学十大原理n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17经济. . . . . “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色诺芬撰写的经济论一书,当时的含义是探讨以家庭为单位如

8、何管理、组织生产。 18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 管理其稀缺 资源 。19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 u人们如何作出他们的决策 u人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交易u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动力和发展趋势)20经济学十大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如何作出决策21经济学十大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人们如何相互交易22经济学十大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 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 社会面临通货膨

9、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如何运行23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4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样东西, 我们经常必 须放弃另一样东西.u大炮 奶油u 食品 衣服u 闲暇 工作u 效率 平等作决策需要在多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25u效率(Efficiency )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u平等(Equity )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效率 平等26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 放弃的东西。决策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 成本与收益。1、上大学还是工作?2、学习还是娱乐?3、去企业工作还是去政府机关?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 看时那么

10、明显。 27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 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 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 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 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 最大的单项成本。 考虑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退役 才上大学的原因?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 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 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 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 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 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 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 去上大学的原因。 28如何理解机会成本?n机会成本是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

11、选择的机会中最好的机会。n注意: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成本,只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29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s ):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许多决策涉 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 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 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 :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 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 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人们决策需要比较成本与收益。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 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座,多增加一位乘

12、客的成本微 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乎其微。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 平均成本是平均成本是500500美元,但是边美元,但是边 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 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 料而已。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 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 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30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u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u只有当这项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实施该项行动。31姚明去上大学读书,就不能同时到NBA打球,也就不能得到几千

13、万美金的年薪和上亿美金的广告收入,所以姚明选择去NBA打球。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32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近代国 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幼 年在英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2 年后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 。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27岁时,偶 然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 。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 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他 同马尔萨斯多次展开论战,但友谊与日 俱增,传为佳话。1817年出版政治经 济学及赋税原理 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 ,年仅51岁。返回 33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

14、更好u人们能从与其他人交易的活动中获得各种商品和劳务。u贸易可以使人们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u竞争能使人们从贸易中获利。u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34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古典自 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723年 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 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 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斯密一生未娶,没 有子女。在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 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 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 朽名声主

15、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 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简称国富论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 使他在余生享受着荣誉和爱戴。 返回 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 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 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 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 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 ,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 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35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 好方法u在一个市场经济中,家庭决定为哪家企 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买什么。u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 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 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36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

16、济活动的一种 好方法亚当斯密提出了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 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 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 果。37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 好方法u因为家庭和企业依靠价格决定买和卖,所以他 们不知不觉地考虑了其行为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 本。 u因此, 价格指导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下实现 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38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 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 保障,市场才能运行。 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 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 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39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Mark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