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3129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广场消防知识培训手册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世纪广场新世纪广场 消防知识培训手册消防知识培训手册新世纪广场物业服务中心新世纪广场物业服务中心二二 OOOO 八年八月编八年八月编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消防知识消防知识(附(附 PPTPPT)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1998 年年 4 4 月月 29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笫二次会议通过,并于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笫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81998 年年 9 9 月月 1 1 日施行。日施行。(一)消防工作任务:(一)消防工作任务:消防法消防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

2、的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消防工作方针(二)消防工作方针消防法消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第一章第二条规定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防消结合两两 预预 两两 消:消:预知火灾的危险性;预知火灾的危险性;预测火灾的危害性。预测火灾的危害性。消除、控制火灾危险不安全因素;消除、控制火灾危险不安全因素;消除扩大火灾隐患漏洞。消除扩大火灾隐患漏洞。( (三三)消防法消防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

3、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1.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2. 实行安全防火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实行安全防火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人; 3.3. 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4.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并定

4、期组3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6.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志;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案例: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案例:19941994 年年 1212 月月 8 8 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共造成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特大火灾共造成 325325 人死亡,人死亡,130130 人受人受伤。死亡者中,伤。死亡者中,8 81414 岁的中小学生就有岁的中小学生就有 288288 人。人。火与火灾火与火灾(一)火(一)火( (燃烧燃

5、烧) ):两种物质两种物质( (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 ) 起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发热和发光的现象。通常起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发热和发光的现象。通常伴有火苗和发烟的现象。伴有火苗和发烟的现象。 (二)火(二)火 灾:灾: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1.1.火灾特征:火灾特征:火灾发生时产生有光、热、烟、气浪、飞火等现象。火灾发生时产生有光、热、烟、气浪、飞火等现象。2.2.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事故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事故等级划分

6、为三级等级划分为三级: :特大火灾事故特大火灾事故死亡死亡 1010 人以上人以上( (含含 1010 人,下同人,下同) );重伤;重伤 2020 人以上;受灾人以上;受灾 5050 户以上;直接财产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损失 100100 万元以上。万元以上。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死亡死亡 3 3 人以上;重伤人以上;重伤 1010 人以上;死亡、重伤人以上;死亡、重伤 1010 人以上;受灾人以上;受灾 3030 户以上;直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接财产损失 3030 万元以上。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事故一般火灾事故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事故。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事故

7、。火灾事故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灾祸。按事故火灾事故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灾祸。按事故性质,分为技术性、责任性和破坏性等三类火灾事故。性质,分为技术性、责任性和破坏性等三类火灾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22002 年年 6 6 月月 1616 日,北京两名中学生在日,北京两名中学生在“蓝极速网络蓝极速网络”上网时因与保安人员发上网时因与保安人员发4生争执,放火烧毁该网吧。造成生争执,放火烧毁该网吧。造成 2525 名中小学生死亡。名中小学生死亡。案例二:案例二:2OO42OO4 年年 1010 月月 8 8 日日, ,曾在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

8、某制衣厂打工的舒国遥曾在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某制衣厂打工的舒国遥 ( (因不服管因不服管理被厂方辞掉。遂萌放火报复恶念)携带天那水进入该厂的员工宿舍纵火,在理被厂方辞掉。遂萌放火报复恶念)携带天那水进入该厂的员工宿舍纵火,在逃跑时竟丧心病狂地将该宿舍的铁门锁上,造成在室内熟睡的员工逃跑时竟丧心病狂地将该宿舍的铁门锁上,造成在室内熟睡的员工 5 5 人死亡,人死亡,4 4 人受伤。人受伤。燃烧机理和燃烧类型燃烧机理和燃烧类型(一)燃烧机理(一)燃烧机理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1.可燃物;可燃物; 2.2.助燃物;助燃物; 3.3.点火源。点火源。 1.1.可燃物:可

9、燃物: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都不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可燃物质。可以称为可燃物质。2.2.助燃物:助燃物:亦称助燃剂。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等等。是燃烧的亦称助燃剂。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等等。是燃烧的必备条件之一。必备条件之一。3.3.点火源点火源( (着火源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火焰、赤热体、电火花、光辐射、机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火焰、赤热体、电火花、光辐射、机械火星、化学反应热等均可成为点火源。械火星、化学反应

10、热等均可成为点火源。(二)燃烧类型(二)燃烧类型具有共同特征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燃烧现象所形成的种类。主要有:闪燃、着火、具有共同特征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燃烧现象所形成的种类。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自燃。1.1.闪闪 燃: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着火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着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名词解释:闪名词解释:闪 点点又称闪火点。液体表面上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又称闪火点。液体表面上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液体的闪点越低指标之一

11、。液体的闪点越低, ,火险越大。它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火险越大。它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5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性液体的类别:根据闪点划分可燃性液体的类别:闪点闪点2828,为一级易燃液体;,为一级易燃液体;闪点闪点2828至至6060的,为二级易燃液体;的,为二级易燃液体;闪点闪点6060的,为可燃液体。的,为可燃液体。2.2.着着 火火( (点燃点燃) ):可燃物在来自比其自燃点高的点火源作用下,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现象。可燃物在来自比其自燃点高的点火源作用下,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现象。 名词解释:燃名词解释:燃 点点又称着火点或火焰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2、。又称着火点或火焰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3.自自 燃:燃: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来明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来明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三三) ) 爆爆 炸: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力的形式释放出巨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力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通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通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化学性爆炸两大类。1.1.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装在容器内

13、的液体,由于变成蒸气、气体或者其它状态迅速膨胀,压力急装在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变成蒸气、气体或者其它状态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而发生的爆炸。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而发生的爆炸。2.2.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按照传播速度,可分为三种。的爆炸现象。按照传播速度,可分为三种。(1)(1)爆燃;爆燃;(2)(2)爆炸;爆炸;(3)(3)爆震。爆震。名词解释:爆炸极限名词解释:爆炸极限又称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性气

14、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又称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做爆炸范围。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做爆炸范围。如:液化石油气如: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为爆炸极限为: : 1.551.5511%11%;6爆炸下限愈低,爆炸范围愈宽,爆炸危险性就愈大。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爆炸下限愈低,爆炸范围愈宽,爆炸危险性就愈大。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于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

15、的浓度于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基本措施之一。及时扑救火灾及时扑救火灾(一)及时扑灭初起之火(一)及时扑灭初起之火1.1.建筑物起火后,燃烧速度快,如不能迅速扑灭,就会扩大成灾。要防止火势建筑物起火后,燃烧速度快,如不能迅速扑灭,就会扩大成灾。要防止火势扩展,避免重大火灾损失,必须把火灾扑灭在初起火灾时间内。扩展,避免重大火灾损失,必须把火灾扑灭在初起火灾时间内。初起火灾时间初起火灾时间? ? 5 57 7 分钟分钟火火 灾灾 试试 验验公安部防火局进行了一次火灾试验,试验选择在一幢住宅楼的第二层的一公安部防火局进行了一次火灾试验,试验选择在一幢住宅楼的第二层的一个房间,设起居室作失火房间,按住房摆设起火部位选在靠窗的床头下面个房间,设起居室作失火房间,按住房摆设起火部位选在靠窗的床头下面 ,假,假设吸烟者睡前把烟头丢在地面燃着床下可燃物,造成火灾。设吸烟者睡前把烟头丢在地面燃着床下可燃物,造成火灾。 火灾试验选择在冬季分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火灾试验选择在冬季分三种不同方式进行(1)(1)开门关窗;开门关窗; (2)(2)关门开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