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鉴赏技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42506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小说鉴赏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小说鉴赏技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小说类分类n文学类文本阅读n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小说n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n1.把握故事情节;n2.揣摩人物形象;n3.注意环境描写; n4.概括主题内容;n5.品味语言特色n6.分析写作技巧。(一)故事情节的把握n(1)几种题型: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n对情节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n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顺叙、倒叙、 插叙等方法的使用;n情节的合理性探究(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抓住场面; 寻找线索; 理清小说的结构。(3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 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 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 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 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情节安排 的特点n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特 技中的两处意外之笔。n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 紧密、完整。n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如祝福,先写祥林嫂 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 死亡之地的

3、。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n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项 链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n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 。常见题型n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n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 一般作用 n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 ,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总结 n情节的作用n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n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 笔;n3照应前文; n4线索或推动情节的发展n5刻画人物性格;n6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二)

4、人物形象的揣摩 n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 法及其作用。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 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 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n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 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 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示例:特技17.赏析文中“电视台新 闻广播员”的形象。(5分)n电视台新闻广播员是一个能认清社会黑暗 并与之抗争

5、的斗士,他利用“特技”揭露社 会黑暗,并一度取得成功,但他又是一个 悲剧人物,面对当时社会,他为自己的抗 争而不安,想放弃,最终在强大的黑暗势 力面前他成了孤独的人。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 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 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 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 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 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手法: n正面描写直接描写n描写人物的语

6、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 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 写等。n侧面描写间接描写n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 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 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 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 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n1肖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更好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n2描摹人物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 纸上。n3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它往往

7、和外貌、语言 、行动交叉在一起。n4细节描写: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 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n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n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如鲁 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 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 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根灯 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 刻薄。n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 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 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n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n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 鲁迅风波

8、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 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 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三)环境描写n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n作用:n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n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 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n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环境n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 点、气候、景色、场面等。命题指向n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 用n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环境的作用n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n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n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性格;n渲染气氛、奠定基调;n推动

9、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n揭示或深化主旨。解题思路:n组织语言表达:某某段落具体描写了的景 色,营造(创设)了一种的氛围;为下文 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烘托了某人的性格特点/心情/心境;揭 示出文章的的思想内容。(四)作品主题的挖掘n常见题型:n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 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n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 一点体会);n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 (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n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n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 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 时代烙

10、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 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n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 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 呼吁)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n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n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n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n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n5、表达了什么情感。(五)写作技巧n常见题型: n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对比 、衬托等);n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 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 服务的;n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 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 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n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n人称运用

11、(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n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n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 情交流。n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 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 由。 n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 理、行动、细节、环境。)n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 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n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 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 题)n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 、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答题模式:n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 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表达了什么内容

12、。(分析这种修辞或 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 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 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 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小说常用开头结尾n小说常用的开头n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 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 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 说读下去。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 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n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 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 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 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小说的结局n分析出人意料

13、的结局作用:n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 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 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 链。n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 ,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 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 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 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 不值钱的。小说的标题 n1题型: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 用?n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 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n2答题模式:n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XX ); 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六)品味语言特色 n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 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 格。n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 的丰富内涵。n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 格。n语言特点:n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 、 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n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n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n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 、含蓄凝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