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教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2341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内审员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审员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审员培训教材(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管理体系 (EMS) 内审员培训 1 1培训内容一、ISO14000系列标准概述 二、ISO14001:2004标准讲 解 三、法律、法规在体系中的应 用 四、EMS内部审核的相关知识与审核技巧 五、总结与考试2 2二、ISO14001:2004标准的讲解引言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附录A:本标准使用指南附录B: GB/T24001与GB/T19001的联系文献目录3 3引 言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 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 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 。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 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 社会条件。本

2、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 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 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 组织,可参阅GB/T24004。4 4引 言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地 表述第一版的内容;同时对GB/T19001的内 容予以必要的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 ,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5 5引言注:本标准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的运行模式。关于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 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3、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的相互作 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称为“过程方法”。 GB/T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PDCA可以应用 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兼容的。6 6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建立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2 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寻求组织的相关

4、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 确认确认; ;3 3)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7 7定义 本标准共有20个定义8 8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 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 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 环 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 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9 9活动、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

5、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示例(1)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实际和潜在的环境影响活动:矿物燃料锅炉运行锅炉运行消耗燃油消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和二氧化碳(即 温室气体)的排放空气污染 对当地居民呼吸的影响 酸雨对地表水的影响 地球升温与气候变化排放热水水质变化(如水温变化 ) 锅炉燃料在地下 贮罐中的储存燃油渗入土地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燃油的运输与传 输燃油意外流入污水 排放系统地表水污染 有毒物质在植物中形成 生物累积1010活动:公路建设暴雨中施工流失的土壤、砂 砾排入土地和水 体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 局部土地的退化 额外流失 土壤腐蚀 水体污染 损坏湿地栖息环境产品:锅炉高效锅炉的

6、设 计在使用过程中减 少燃料的消耗 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 护 在设计中,对 非有害材料的 考虑在寿命结束期减 少有害废物的产 生 减少对有害废物的填 埋 活动、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示例(2)1111产品:打印机墨盒可重复使用墨盒 的设计减少原材料和能源 的使用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 在使用寿命结束时 ,减少固体废物的 产生 减少对废物的填埋 服务:办公支持服务文件打印电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耗双面复印减少自然资源的使 用 自然资源的保护 废纸的再循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 生 减少填埋的负荷 活动、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示例(3)1212产品中的环境因素产品制造中的环境影响-原材料

7、的消耗量-能源的消耗量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使用中的能耗-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工作效率产品报废后的再生利用-可分解性-再生利用率 1313 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 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 、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 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 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1414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1515相关

8、方示例 用户和消费者 环境和消费者组织 地方社团 立法机构和主管部门 周围社区 贸易、工业和商业协 会 出版界和媒体 金融机构和股东 雇员 对工业的支持者 维修服务网点 科学、研究和教育部 门 供应商、承包商和经营合作伙伴1616污染预防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 、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 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 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 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 、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 或废弃。

9、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 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 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1717欧盟关于废物管理的策略俗称“梯级概念”优选级别 处理方法 经济影响1 预防-避免产生废物 +节约资 源2 再使用再次使用于原有用途 +减少再投入3 再循环回收供其它用途 +材料回收3a 再循环有机转换 +可作肥 料(需氧、厌氧法) 或产生沼 气4 燃烧回收能源 +能源回 收5 焚化不能回收能源 -消耗能源 6 填埋 -占用土地并产生 污染1818 持续改进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 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

10、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持续改进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 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总体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1919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GB/T19000-2000,3.9.9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 注2:根据GB/T19000-2000中3.4.5条改写。2020程序一般应具备以下6要素(5W和1H) :Who由谁做; What做什么;Where在哪做; When什么时候做;Why为什么要做; How如何做。2121对于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应当从下列方面考虑:不形成文件可能

11、产生的后果,包括环境方面的后果 ;用来证实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要;保证活动一致性的需要;形成文件的益处例如:易于交流和培训,从而加以 实施,易于维护和修订,避免含混和偏离,提供证实功 能和直观性等;出于本标准的要求。2222环境管理体系运行 模式图 持续改进环境方针规划(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检查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2323环境方针规划(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与其他要求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与运行

12、 组织结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与能力 信息交流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记录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2424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 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4.1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 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 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 些要求。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并形成文件。25254.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 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

13、规模和 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2626关于环境方针:环境方针确定了组织的行动纲领,及其应履行的环境 责任和环境绩效水平,并以此为评判后续行动提供依据。 方针应适合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 的环境影响,并应当为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指导。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 民间团体都制定了一些指导原则。这些指导原则能帮助组 织明确应当在哪些方面

14、做出环境承诺。组织在建立环境方 针时,可参考这些指导原则,制定出能适合自身个性的方 针。环境方针可以纳入组织其他方针文件,或与它们相联 系。方针应当传达给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 员,包括:员工、合同方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人员。并能为 公众所获取。2727组织制定环境方针时应当考虑:a)该组织的任务、前景、核心价值和信念;b)与组织的其他方针(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 )相协调;c)相关方的要求和与他们的信息交流;d)指导原则;e)当地或区域的特定条件;f)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g)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2828方针适合性质举例 松下万宝环境方针:为保护地球臭氧层 ,我们将作出不懈努力。 南屯煤矿环境方针: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实施对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治理。 济南化纤环境方针:实施节能降耗,提 高资源的有效利用。2929宝钢环境方针n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n不断减轻环境负荷,n建设世界一流清洁工厂,n为改善地球生态作贡献。3030污染预防 持续改进 框架的理解 松下万宝环境方针:为保护地球臭氧层, 我们将作出不懈努力。环境目标:减少R22的排放环境指标:实验用R22全部收集 杭州松下环境方针:努力实现资源消耗最化。 环境目标:降低电能消耗环境指标:单台产品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