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1958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探测第三章: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探测学1第三章 能见度、天气现象的 观测3.1 能见度的观测 3.2 天气现象的观测23.1 能见度的观测1.基本概念2.影响因子3.气象能见度的目测4.能见度的仪器测量31.基本概念 能见度定义: 指能够看到周围景物的程度,用目标物的最大能 见距离来表示。“能见”: 在白天指能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 在夜间指能清楚看到目标灯的发光点。“不能见”: 看不清目标物的轮廓,认不清其形体,或所见目 标灯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41.基本概念 能见度分类: 按照观测者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分为水平能见度、 垂直能见度、倾斜能见度。 能见度单位: 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不足0.1km记0.

2、0 。 能见度测量方法: 目测 器测:主要仪器为透射能见度仪、散射能见度仪。5 在气象上,它可以用来了解大气稳定度,判别 气团属性。 在环保方面,它能反映出大气污染的一些基本 状况。 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它是保证航空、 航海、交通运输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观测能见度有什么意义?62.影响能见度的因子大气透明度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亮度对比 K观测者的视觉性能对比视感阈 7 大气透明程度(主要影响因子)空气中所含气体分子和悬浮的微小质点能削 弱通过空气层光线的能量。大气及其所含杂 质对光线能量的散射、吸收、反射是决定大 气透明度的基本因素。 悬浮质粒越多,大气透明度越差,目标物的 能见距离越小。

3、8 目标物和背景的属性(亮度对比 K)目标物能见与否,不仅取决于本身亮度,更 主要是取决于它同背景的亮度差异,暗物在 亮的背景衬托下清晰可见,反之亦然。表示这种差异的指标是亮度的对比值K: K=(B0-B)/B0 或 K=(B-B0)/BK=1 目标最清晰 K=0 目标不能见9 观测者的视觉性能(对比视感阈)当K=0时,无法辨别目标物。但由于人眼视觉性能, 等不到K=0而是当K小到某一数值后,人眼对亮度对 比就已经感觉不到。 把人眼开始不能从背景上再感觉到目标物的亮度对比 的最小值称“对比视感阈”,用表示。当K时,目标物可见;当K时,目标物不可见;当K=时,目标物若隐若现,为临界状态。的大小主

4、要取决于观测者的视力,观测时的 光照条件和目标物视角的大小。 10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 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3.气象能见度的目测11 白天能见度: 是指视力正常(对比视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 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 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 夜间能见度: 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 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距离。 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距离 。12l目标物的选择 在气象站四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选择若干固 定能见度目标物。 颜色应当越深越好

5、,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 少变。 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 能远一些。 大小要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 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13目 标 物 分 布 图 的 测 绘14l人工观测能见度观测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 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根据“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 目标物,从而判定当时的能见距离。如观测到某方向、某一目标物刚好能见,而 再远一些的目标物就不能见时,刚好能见的 目标物的距离就是该方向的能见距离。 15如某一目标物轮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 更远的目标物时,可参考下述几点酌情判定: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如村庄的单个树木、远处房屋

6、的门窗等)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 的五倍以上;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 目标物距离的二倍半到五倍;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 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二倍半。应考虑目标物的大小,背景颜色,以及当时的光 照等情况。16l灯光目标物的选择 有条件地方,均应在各个方向选择一些固定的目 标灯或专门设置的目标灯作为观测能见度的依据 。但应注意: 应选择孤立的点光源作为目标灯; 灯光强度应固定不变; 应是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 应位于开阔地带,不受地方性烟雾的影响。17l人工观测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 停留515

7、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 观测。根据最远目标灯能见与否确定能见距离。18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的情况下: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 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 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 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 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 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 距离。 19 气象光学视程: 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 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用来表示大气 透明度。(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 用于测量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可分为以下

8、两类:(1)用于测量水平空气柱的消光系数或透射因数。光的衰 减是由沿光束路径上的微粒散射和吸收造成的。(2)用于测量小体积空气对光的散射系数。在自然雾中, 吸收通常可忽略,散射系数可视作与消光系数相同。 4.能见度的仪器测量20 透射式能见度仪l工作原理:设置一人 工光源,在一定距离外 检测光源衰减程度,计 算其大气衰减系数(即 消光系数)即可换算出 能见距离。21l适用范围:仅用于一些对能见度测 量要求较高的测站,如 机场;或是做为散射仪 的检定标准。22l优点: 采样体积大,测量精度高,是标准仪器 ,可做检定标准。l缺点: 需选择一 足够长基线(收、发器之间的 距离),而且在光源和探测器之

9、间要保持 准确的光轴。在自然条件下,大风引起支 架的颤动将会造成误差。23 散射式能见度仪l工作原理:是测量来自一个小采样容积的 散射光强,通过散射系数的测量来估算出 气象光学视程的仪器。l散射仪分类(根据散射角度不同): 前向散射型原理与透射式相似。 后向散射型安装方便,可安在室内。 侧向散射型接收较宽视角的散射光。24 前向散射型: 发射器发出近红外光脉冲,接收器测量的 是与发射光束成33度角的散射光束,然后 由处理器计算出气象光学视程。25 后向散射型: 由发射器发出光束,光 线被空气中的粒子散射 后,其后向散射能量再 被光接收器接收,进而 利用相关数学模型演算 出大气能见度值。26 侧

10、向散射型: 在光源前置乳白玻璃,产生漫射光, 照射到采样体积上被散射,由侧向散 射光强估算散射系数。27l适用范围: 对污染的敏感性较低 ,常用于日常监测仪器 ; 或是用来对气象光学 距离提供近似估计,目 前较多用于自动气象观 测系统。28 散射式能见度仪l优点: 基线长度短;发射光源和接收器安装在同 一个支架上,避免了基线难以对准的缺陷。l缺点: 只测量很小体积的空气样本,不够精确。291.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哪些? 2.何谓气象光学视程、白天能见度和夜间能见度、 有效水平能见度? 3.如何确定“能见”和“不能见”,白天和夜间有何不 同? 4.夜间能见度目标灯的选择有哪些要求?无灯光目 标物的

11、情况下,夜间能见度如何测定? 5.白天能见度的观测如何判定?目标物如何选择? 6.透射式和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 和优缺点。复习思考题303.2 天气现象的观测1.基本概念2.特征和符号3.观测和记录31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和近地面上的一些物理 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 程障碍现象、大气光学现象、雷电现象, 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1.基本概念32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 生的,反映着大气中不同的物理过程,是 天气变化的直接反映,也是天气预报的重 要依据。观测天气现象不仅可以为了解一地的气候 情况积累资料,也可以为国防和国民经济 建设服务。观测天气现象有

12、什么意义?33 台站经常观测的天气现象共34种:2.特征和符号34 天气现象分类:(1)降水现象(2)地面凝结现象(3)视程障碍现象(4)雷电现象(5)风暴现象(6)其他现象2.特征和符号35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 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 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 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 干地上可留下湿斑。 雨滴直径:0.5-6.0mm 。降水性质:间歇性和 连续性。2.特征和符号36开始和停止都较 突然、强度变化 大的液态降水, 有时伴有雷暴。2.特征和符号 降

13、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37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 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 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 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 在空中,徐徐落下。迎 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 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 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 湿斑。雨滴直径:小于 0.5mm。2.特征和符号38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

14、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固态降水,大多是白 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 的星状、六角形片状 结晶,常缓缓飘落, 强度变化较缓慢。温 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 。2.特征和符号3940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 、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2.特征和符号41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半融化的雪(湿雪) ; 或雨和雪同时下降。多发生在近地面气

15、温 略高于0时。 2.特征和符号42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开始和停止都较突 然、强度变化大的 雨夹雪。2.特征和符号43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 形或球形的颗粒固 态降水,直径约2- 5mm,下降时常呈阵 性,着硬地常反跳 ,松脆易碎。2.特征和符号44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16、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2.特征和符号白色不透明的比 较扁的或比较长 的小颗粒固态降 水,直径常小于 1mm,着硬地不反 跳。45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透明的丸状或不规 则状的固态降水, 较硬,着硬地一般 反跳。直径小于 mm。有时内部还有 未冻结的水,如被 碰碎,则仅剩下破 碎的冰壳。2.特征和符号46 降水现象: 1.雨 2.阵雨 3.毛毛雨 4.雪 5.阵雪 6.雨夹雪 7. 阵性雨夹雪 8. 霰 9. 米雪 10. 冰粒 11. 冰雹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 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 包有透明冰层,或由透 明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 组成;小雹以霰为核心 。大小差异大,大的直 径可达数十毫米,小的 仅几毫米。常伴随雷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