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1451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8成渝经济区讲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成渝经济区” 构建看区域合作的困境及出路经济与管理学院邓正琦教授n 一、成渝经济区提出及设计成渝经济区提出过程2003年国家发改委推出“十一五” 规划 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2005年10月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纲 要(草案)。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没有 出现。但民间仍在大力推动。如 2006年11月15,第一届“川渝经济合 作与发展论坛”在重庆市举行 。n 2006年4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在成都召开,其间川渝达成关于推进川渝合作 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n 2007年6月成渝同时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构建工作正式启动 。 n 2008

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建设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今后五年重点推进工作之一。成渝经济区的设计图成渝经济区的设计内容n范围 n 以重庆、成都两个城市为龙头,包括四 川的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 的14市和重庆一圈的23区县。 n特点n 资源丰富; 农业基础好;工业实力强; 教育科技发达;金融体系完善交通信息网络 系统形成;原有合作基础。n战略定位:一极四基地三区n 国家新增长极,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 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 生态安全保障区。n目标定位n 整合成渝两地优势,促进基础设施网络、市场要 素流动、房地产市

3、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资源 规划等五个一体化 n操作层面n 雷声大雨点小;两热(国家、四川)、两冷(重 庆、业界)2009年“”上,重庆提出“西三 角经济圈”“铁三角”示意图中科院教授认为:重庆有条件成为“西 三角经济圈”中的“龙头”n理由:n重庆有工业基础,制造业相对较发达 ,在体制创新、改革与试验方面走在 “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n近期,重庆在IT、信息产业方面也有 长足发展。n中央给予了重庆很多优惠政策。如 2009年3号文件就给了重庆13条政策。 二、成(川)渝之争n经济区名称之争 n西部“老大”地位之争n 口舌之战;实力较量 n金融中心之争n 川渝争雄,异地同梦n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4、之争n 兰渝铁路与成兰铁路之争 兰渝铁路成兰铁路n港口建设之争n 重庆打造寸滩港,n 四川建设泸州港和宜宾港 n汽车布局之争 n 重庆应以整车生产为主n 四川应以零部件配套生产为主n恶性竞争,两败俱伤!n既生瑜,何生亮?三、成渝经济区构建遇到的体制障碍n行政区划壁垒n 行政区划历史悠久;行政区划是合理的;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及影响。n现行财税体制约束n “分灶吃饭”体制、分税制体制,都会造成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n现行金融体制约束n “总分行”体制、垂直管理体制、会阻碍银行跨行政区信贷、企业跨行政区经营活动。四、区域合作经验教训及启示n欧盟模式经验及启示n 完善的法制基础 ;明确的区域经 济政策

5、;专门的政策机构。 n东盟模式经验及启示n 务实的制度基础 ;明确的区域经 济政策;系统的组织机构 ;灵活的运行 机制:即平等、无核心而又不失效率的 决策原则和运作方式。n长三角模式经验教训及启示n经验:建立了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 “超省市 ”权威机构 ;明确的区域经济政策 。n教训:过分强调政府调控作用而缺乏协调分工 ;监督力度不够,区内要素自由流动仍存在较 大限制 。n淮海经济区模式经验教训及启示n经验:设立联络协调的常设机构,并定期召开 会议。 n教训:区内合作层次较低,对合作认同感不强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缺失。五、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体制构想n设置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性权 威机构 n 目的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统一 市场,促进区域合作。 n确立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机制n 良好制度环境;完善合作规则;n规范协调机制;强有力监督约束机制。n深化财税体制改革n 实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n 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n 实施区域财政投资政策 n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n 建立国家区域性发展银行n 实行区域性信贷倾斜政策n 创建区域合作和产业发展基金n打造“成(川)渝经济区”! n努力构建“西三角经济圈 ”!n携手前进,共建美好大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