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0557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n中医基本上将疾病分为虚证、实证二大类。虚证就是身体器官 中,阴、阳、气、血四种基本成分的不足;而实证就是外来的 病气过多(如寒冷、暑热、细菌、病毒、霉菌、毒素等病源) ,引起一系列异常病理变化,如急性发炎、中暑、过敏反应及 肿瘤等病。n而中医养生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所谓虚则补之,也就是虚证要以滋补为主,可配合药膳调 理,适当补充虚弱不足的四种基本成分,如补气、温阳、补血 及滋阴等。n而实则泻之则是将体内过多的致病因素,或因而产生的病 理产物排出体外,如清热、退火、解毒、散寒、除湿、行气、 活血等(西医称为:杀菌、镇痛、减敏、解热、退烧、消血脂 、止痛、

2、利尿等),此时应寻求中、西医师治疗,待症状减轻 后,再根据体质,配合药膳调理。n下面简单说明四种常见虚证及五种常见实证的表现症状,及基 本饮食原则: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n虚 证n气虚型n精神不振、疲倦无力、容易出汗、懒言懒动、头晕嗜睡;心慌胸闷、动则易 喘、容易感冒、呼吸气短、遇冷则鼻塞、流鼻水、气喘、声音低微、食欲不 振、嗳气腹胀、容易恶心呕吐、胃酸肠鸣、肌肉消瘦或肥胖症、肌肉松弛、 身材矮小、大便较软或易腹泻、排便不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漏尿、夜 尿多、掉发、性腺发育不良、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失调或量多、白带多 而清稀、容易流产、不易受孕。n阳虚型(虚寒型)n除了气虚的症状外,还有畏寒怕

3、冷、脸色苍白、四肢冰冷;脸色滞暗、心跳 过慢、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腹部疼痛(按压或热敷则较舒服)、时常腹 泻。n血虚型n脸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疲劳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心慌、皮肤干燥或 脱屑、失眠多梦、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容易抽筋、指甲易断、 月经量少或闭经。n阴虚燥热型(虚火型)n面部潮红、口燥咽干、口渴、手足心热、急躁易怒、眠差多梦、睡时流汗、 大便干结、小便量少或色深、心悸、心跳过快、心律不整、干咳痰少而稠、 饥饿却不想吃、干呕、胃部胀气、眼睛充血、鼻干鼻痒、鼻痛喷嚏、耳痒耳 痛、视力减退、眼睛干涩、眼红眼痒、皮肤干痒、湿疹、青春痘、粉刺、黑 斑雀斑、老人斑、肌肉筋骨酸软、

4、健忘失眠、眩晕耳鸣、掉发秃发、男子遗 精;女子月经提前、色鲜红、量少或闭经、阴部干燥搔痒。证型与基本饮食原则n实 证n火热型(实火型)n面红烦热、发烧、口苦口臭、口渴喜饮、疮疡肿毒、青春痘、目赤目痒、鼻干鼻 痒、流鼻血、咽痛涕黄、咳嗽痰黄、烦躁易怒、失眠眩晕、头痛头胀、耳鸣耳痛 、局部红肿疼痛、皮肤红热搔痒、尿频尿痛、小便量少黄赤、大便秘结、便血、 痔疮、肥胖、肌肉丰厚结实、阴部湿疹或出现黄绿分泌物。n湿热型n发热、黄疸、四肢倦怠、口淡无味或口苦而腻、食欲不振、口渴但饮不多、胸胁 胀闷、恶心呕吐、腹部胀满疼痛、尿频尿痛、小便短少黄赤、大便黏腻或秘结、 皮肤红肿热痒或流脓出水、阴部湿疹。n寒(痰

5、)湿型n头痛头重、眩晕、身体肿胀、肥胖、怕冷肢冷、全身酸痛、鼻塞涕清、咽痒欲咳 、咳嗽痰白、恶心呕吐、胃痛腹痛、便软泻泄、湿疹出水、皮肤色淡、月经延后 、经血色黑、经痛。n情绪郁闷型n精神抑郁、情绪失调、易紧张、压力大、喜叹气、烦躁眠差、头痛头胀、嗳气泛 酸、胁腹胀痛、肌肉紧绷、便秘或泻泄、月经不调、经痛、乳房胀痛。n气血瘀阻型n局部疼痛、痛处固定、黑斑雀斑、老人斑、痘疤、瘢痕、瘀青、肿块、血脂肪过 高、肥胖、肌肉丰厚结实、经痛(夹血块)、常年不愈的疾病。饮食原则n上述的基本证型,也可以用怕寒体质与怕热体质来区分。怕寒体质包括气 虚、阳虚、血虚、情绪郁闷、气血瘀阻及寒湿型六种证型;怕热体质包括

6、 阴虚燥热、火热及湿热型三种证型,各有其适用的饮食原则,简单说明如 下:n怕寒体质n1.以甘平及温性之食品为主要食物,酌量搭配凉性食物(参见第179页)。n2.尽量避免时常单独吃生冷寒性食品。因大部份蔬菜性多寒凉,在烹调此 类蔬菜时可加入辛温之葱、生姜及胡椒等调味品,或与鸡肉、羊肉、牛肉 等温热性肉类同煮,则可减轻其寒性,避损伤阳气。n3.吃完冰品或寒凉食物后,可喝碗龙眼茶、红糖水、葱姜蛋花汤、姜汤或 金桔桂圆茶等温热食品以中和之。n怕热体质n1.以甘平及凉性之食品为主要食物,酌量搭配温性食物(参见第178页)。n2.尽量避免时常单独吃燥热性食品,若不慎过食,可吃绿豆汤、薏仁汤、 薄荷绿茶、芦

7、荟汁、小麦草汁、甘蔗汁或冬瓜茶等寒凉性食物以中和之。n寒热错杂体质n若身上同时出现寒热夹杂的症状,属于寒热错杂的综合体质,则生冷寒性 及燥热食品均不宜多食,因为过食寒性食品易伤阳气,而过食热性食品易 伤阴液及助长热性。宜常吃甘平易吸收的食物,轮流或同时食用凉性及温 性食物,如此不仅可同时吸收凉温食物的精华,更可相互平衡,避免单独 食用的副作用。甘平 葡萄、柠檬、木瓜、草莓、菠萝、枇杷、李子、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 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 赤小豆、冰糖、鱼肉、猪肉、鸡蛋、燕窝。 温性 油菜、大头芥菜、南瓜、胡萝卜、龙眼、荔枝、樱桃、番石榴、金

8、桔、杨梅、桃 子、杏子、糯米、红糖、椰子、麦芽糖、大蒜、香菜、生姜、葱、茴香、韭菜、 醋、沙茶酱、牛肉、鸡肉、虾、黄鳝、淡菜、羊奶、雪蛤、淡酒。 热性 肉桂、核桃、榴莲、胡椒、辣椒、干姜、羊肉、狗肉、任何熏炸烧烤物、麻油鸡 、姜母鸭、羊肉炉、十全大补汤、四物汤、腌渍品、咖啡、咖哩、烈酒、烟。食物属性分类凉性 菱角、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白木耳、白萝卜、丝瓜、芹菜、茄子、金针菜 菠菜、瓢瓜、芦笋、绿豆、豆腐、茶、麻油、生姜皮、苹果、莲雾、蕃茄、甘蔗 、香瓜、橙子、无花果、蜂蜜、乌骨鸡、鸭、蟹、鳖、蛋白、牛奶、小米、薏仁 。 寒性 任何冰品、未煮熟的食物、西瓜、香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橘子、杨

9、桃、柿 子、香蕉、芒果、桑椹、奇异果、竹笋、黄瓜、苦瓜、白菜、空心菜、筊白笋、 豆芽、紫菜、海带、龙须菜、西洋菜、豆豉、荸荠、小麦、荞麦、食盐、酱油、 白砂糖、蛤蛎、砚、蚌类。食物属性分类中药的历史n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 积累宝贵的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n在先秦时期,已有不少关于药物的文字记载。到了东汉末期(公元二 世纪),中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诞生。本书载药365种,是 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 基本理论。n南北朝时期,雷公着炮炙论叙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 以提高药效, 减轻毒性或烈性, 从而发

10、展了药物加工技术。n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着神农本草经集注,对魏晋以来 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十种。又创用药物 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n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 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844种。n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了本草拾遗,书中将 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剂”,为中药临床 分类最早的设想。中药的历史n宋代本草学,以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具代表性。该书收载药物 达一千四百多种。n金元四大家李东垣之师张元素,(洁古、 易水先生)加入归经n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

11、正要,总结和发展了饮食疗法。n明代是中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 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 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 十六纲、六十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n清代的赵学敏(约公元1719-1805年)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于 1765年刊行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 新增药物达716种之多。n清末唐容川的本草问答和邹润安的本经疏证对药物考证下过很深功 夫,有特俗见解。 中草药学自汉代到清代,各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

12、渐 繁富。到了现代,中草药已达5000种左右。今后,中草药学的发展,仍有广 阔的前途。西 历朝 代着 者书 名卷 数摘 要收载药 物数A.D. 25汉雷公集 注神农本草经4卷365种A.D.502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 集注7卷神农本草经365种 名医别录365种730种A.D.659唐苏敬等新修本 草20卷本 经361种 别 录181种 其 他308种850种A.D.973宋刘翰等开宝本 草20卷新修本草850种加 新 药134种984种A.D.1057宋掌禹锡 等嘉佑补注本 草20卷开宝本草984种 正统本草书83种 其它17种1084种A.D.1098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 急本草30卷嘉佑本草

13、1084种 其它本草书662种1744种A.D.1590明李时珍本 草 纲 目 52卷旧本草书1518种,李氏自言新 增加374种共1892种,经本草 专家之考订为1898种二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炮制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十多种: (一)洗是将原药放在清水中,经过洗涤去净药物表面的泥沙杂质, 从而达到洁 净卫生的目的。应注意浸洗的时间不要边长,以防止 有效成分溶于水中 。 (二)漂将有腥气(如龟板、鳖甲、乌贼骨)或有咸味(如昆布、海 藻)或有毒 性(如乌头、附子)的药物,可利用多量清水反复浸 漂,经常换水,则 能漂去这些气味或减少毒性。 (三)泡就是用药物汁水浸泡以减低原药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

14、甘草 水泡远志、 吴莱萸。 (四)渍就是在药物上喷洒少量清水,让水分渐渐渗透而使药物柔软 ,便于切片 。某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的,宜用此法。 (五)水飞水飞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 的药物如朱 砂等,目的是使药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 用。在水飞前先 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 取上部的混悬液,然 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继续研磨,这样反复 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 上尝之无渣为度。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 研磨时飞扬,以减少损耗。二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六)烘焙的作用,主要是将药物通过烈火直接或间接燃烧,使它质 地松脆,易 于粉碎,充分发挥药效。 直接火

15、煅法: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碎裂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 。将药物放 在铁丝筛网上,置于无烟的烈火中燃烧,煅的程度视药物性质不 同而定。矿石类药物必须煅至红色为度;贝壳类药物则煅至微红冷却后呈 灰白色。 焖煅法(间接煅烧):少数体轻质松的药物如陈棕、人发等则适用焖煅法。即 将药物放在铁锅内,另用较小铁锅覆上,用盐泥固封锅边,小铁锅上压一 重物,不便漏气,置火上烧至滴水于 小铁锅上立即沸腾,或以白纸贴于小 锅上,当纸烤焦为 止,待冷却后取出。 (七)炒法是炮制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加热法,是将药物放于锅内加热,用铁铲 不 断铲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炒的方法如下,清炒,不加辅料,用文 火 将药物炒至微焦发出

16、焦香气味为度。麸炒,将药物(饮片)加蜜炙 麸皮同 炒,拌炒至片子呈微黄色为度。以上两种炒法,主要目的是缓和药性。加 其它辅料拌炒,按用药的不同要求有酒炒、醋炒、姜汁炒等等,炒炭,系 用较旺火力,将药勿炒至外焦似炭、内里老黄色(或棕 褐色)而又不灰化 ,俗称为“炒炭存性”,大多为增加收涩作用。二 、中草药的采集与炮制(八)炮法与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动作要快, 这样可使药物 (一般须切成小块)通过高热,达到体积膨胀松胖 ,如干姜即用此法加工成为炮姜炭。 (九)煨的主要作用在于缓和药性和减少副作用。常用的简易煨法 是将药物用草纸包裹二、三层,放在清水中浸湿,置文火上直接 煨,煨至草纸焦黑 内熟取出,煨生姜就是用此法。 (十)炙是将药物加热拌炒的另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蜜炙:即加 炼蜜拌炒。先将铁锅、铲刀用清水洗净拭干,烧热铁锅,倒入炼 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后放入药片反复拌炒,炒至蜜汁吸尽 ,再 喷洒少许清水炒干,使药物不粘手为度。例如炙紫苑、炙兜 铃、炙黄 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