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140079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黄鹤楼)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 鹤 楼阎伯理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 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 氏开设的酒店,一位道士为了感谢她千 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 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 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 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 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 楼,取名“黄鹤楼”。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 传说。其中还有一个传说 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 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 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 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 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Date该资料由7647230

2、79友情提供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 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 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 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 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 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 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 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 点的变化来设计的。 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 ,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 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 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 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 是千古佳作,很

3、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 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 当黄鹤新楼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是很自然的事。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江汉三大名楼:岳阳楼腾王阁黄鹤楼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 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腾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 王阁序而著名。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 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 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

4、提供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黄鹤楼的文化常识;理解并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学习本文 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等特点。2、借助工具书理解语句和文章内容;反 复诵读;并通过联想,感悟这座历史名楼 的外观及其价值。3、领略古代的建筑艺术,感受作者热爱 山川胜迹,培养自己热爱山川的心境。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自主学习,研读课文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章大意。同桌共同学习,互相解答疑难。大声朗读课文、停顿正确。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正音:隅( ) 闼

5、( )邑( ) 窥( )檐( ) 祎( )赡( ) 冀( )瞻( ) 翼( ) ytyynshnzhnyjkuy憩 ( )q窥( )ku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黄 鹤 楼张 岱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 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 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巃嵏,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 荆吴形胜之最。齐读课文: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给下面的字词注释:州城西南隅( ),有黄鹤楼者。图 经云:“费祎登仙,尝( )驾( ) 黄鹤返憩( )于( )此,遂( ) 以( )名( )

6、楼。”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观其( )耸 构( )巍峨 ,高 标巃嵏( ),上倚( )河汉,下临 ( )江流;重檐( )翼馆,四闼 ( )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 ( )荆吴形胜之最( )角落 曾经乘,骑 休息到 用命名 代词,黄鹤楼靠着 两层屋檐最好的事物临近 门高耸的样子于是就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高大雄伟的样子 也是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 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 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 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 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 着的楼宇,高高耸

7、立,十分雄伟。它顶 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 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 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 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隅: 尝: 驾: 憩: 于此:遂: 以: 名: 观其耸构巍峨: 巃嵏: 倚: 临: 闼: 最: 重檐: 需要掌握的实词与虚词角落乘,骑 曾经命名休息高耸的样子临近门靠着两层屋檐到代词,黄鹤楼用于是就最好的事物列: 记载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2、再读课文,分析探究.同桌合作,巩固文意说说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州城西南隅思考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8、?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文章写出了黄鹤楼的哪些特征?雄伟 高大 找出文中用以证明黄鹤楼由来 的语句。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从原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黄鹤 楼的特征?哪一句话写出了黄鹤楼的价值?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耸构巍峨,高标巃嵏,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耸构巍峨高标巃嵏上倚河汉重檐馆翼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高大雄 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3、三读课文,品析特色结构严谨,前呼后应。篇幅短小,

9、内涵丰富。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如:耸构巍峨,高标巃嵏,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拓展延伸:品读崔颢的 黄鹤楼,再 次感受黄鹤楼 的魅力。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黄鹤楼 崔 颢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 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

10、 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 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 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 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 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 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 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 深深的愁绪。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巩固训练1、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园中无他奇:后厅临大池:主人处处款之:坐窥井邑:遂以名楼:别的面对殷勤招待城乡命名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西南隅: 四闼霞敞:耸构: 上倚河汉:重檐翼馆:巃嵸: 形胜之最也:尝驾黄鹤返憩于此:角落门,高大宽敞矗立着的楼宇靠,银河两层屋檐,古代建筑的飞檐高耸的样子最好的事物曾经,休息D

11、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2、填空涉及南朝梁任舫所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书的一句是 _。文段首先交代黄鹤楼的_、 _,接着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 和登楼_,最后从侧面写黄鹤楼 的_。读者吟来,如临仙境。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迹存述异之志 地理位置 命名的由来 所见所感 地位和价值 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对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 秘的浪漫主义色彩。B.“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黄 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C. 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 ,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避实就虚,行 文善变

12、,情趣盎然。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 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C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文中有几个对偶句,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 相补、相衬,它们是: _、_、 _、_历史上,人们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 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 南三大楼。滕王阁因有_的滕王阁序 而闻名,岳阳楼因有_的岳阳楼记 而更为人知。有关黄鹤楼的诗文有_的 黄鹤楼,李白的_等 。 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王勃 范仲淹 崔颢 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作业1、联系以前学过的展示华夏 文化的魅力说说黄鹤楼和于园 在体现我国传统艺术上的表现。2、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 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 不同的)诗。Date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