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398356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原子结构新(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原子结构 组成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什么最小微粒是什么 ?德墨克里特 (Democritus 460360 B.C,希腊哲学家)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他认为:每一样东西都是由最小的部分组成,而最小的部分不能再 分。物体可以不断地切割直到最小部分,这一最小部分称为 atomos,该词为希腊语,意思不能分割。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家)道尔顿模型(1803年)原子是不可再分成更小的部分,原子 就象十分微小的钢珠,是坚硬而又光滑的 圆球体,不可能再分割。原子的质量是原 子的最根本特征;原子

2、间化合时,成简单 的整数比。 道尔顿道尔顿原子概念的提出,使我们的化学进入了以原子论为主线的新的时期。近一百年的时间人们都认为原子都是不可分割的。(Thomson 18561940 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模型(1904)原子就像一个西瓜,整个西瓜分布着正电荷,而 瓜籽带负电荷,整个“西瓜”原子显示中性。有 人把这个模型又称为“西瓜模型”。 汤姆生想用粒子穿进原子探究内部结构(质量、电性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卢瑟福(Rutherford 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 ) 粒 子 穿 过 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金箔示意图 粒 子 穿 过 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金箔示意图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

3、4的带 正电粒子粒子散射实验1、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箔2、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3、少数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粒 子 穿 过 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4的带 正电粒子1、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 箔2、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 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3、少数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粒 子 穿 过 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金箔示意图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4的带 正电粒子1、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 箔2、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 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3、少数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粒 子 穿 过

4、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金箔示意图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4的带 正电粒子1、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 箔2、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 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3、少数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粒 子 穿 过 金 箔 的 散 射 实 验金箔示意图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4的带 正电粒子卢瑟福(Rutherford 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断出:1、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2、原子核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3、核内有质子;4、电子随意地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疑问:卢瑟福和他的学生们在实验中经常发现原子的质量远远大于质子和电子的质量?查得维克(C

5、hadwick 英国物理学家)查得维克(1932年)发现了中子,并通过实验,得出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同,但是它不带电。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 ) 中子(不带电 )电性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一个质子 1.6731027 千克一个中子 1.6751027 千克一个电子 9.1091031 千克相对质量1.0071.0081/1836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电性:质量:质子数 = 核电核数 = 核外电子数Na为何比较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 而Mg又为何比较容易失去二个电子?卢瑟福认为:电子随意地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电子的运动真

6、的没有规律吗 ?使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气态阳离子,要消耗一定 的能量克服核对电子的引力,这个能量叫电离能。失去 第一个电子变成气态+1阳离子时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一电 离能(I 1);从气态+1阳离子失去第二个电子变成+2阳 离子时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I 2);依次类推。 以下是镁原子的电离能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能 得出什么结论。(单位MJ/mol)元 素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12Mg0.744 1.457 7.739 10.54 13.63 18.00 21.71 25.66 31.65 35.46 170.0 189.3 问题玻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7、模型(1913年)玻尔认为: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核的周围, 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跑 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变要吸收或释放能量。能量不同的电子有不同的运动区域!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了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 、电子排布总是从离核 _ 到离核 _ 。即电子排布总是从能量 _ 排到能量_ 。2、每层电子最多不超过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 。4、次外层不超过 。 5、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较近 较远较低 较高2n2个8个(第一层2个)18个32个电子在某区域绕核作高速运动 ,那它的运动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 电子云(20世纪20年代以来)电子云模型

8、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 努力,建立了目前流行的电子模型,该模型证明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在一 个确定的时刻不能精确测定电子的确切位置。其实人们对原子结构的逐步认识过 程,也是人类进步的过程,现代的科学 理论,也仅仅代表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 的一个阶段,而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今后还会不断深入发展,当然需要我们同学的不断努力了 !练习:1、描述原子的组成,并证明每种粒子的位置 。2、解释为什么原子所带电荷为零,呈电中性。 3、解释为什么电子占据了原子绝大部分空间,而它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4、Cl的质量数为35,求该微粒的质子,中子和电子5、R原子质量数为a,R

9、带n个单位负电荷时有b个电子,求R的中子数。6、描述一下,如果你被缩小成原子般大小,你可 能看到的和经历的,描绘你周围的其他原子和分子 ,探索你的新世界。卢瑟福(Rutherford 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模型(1911年)(小太阳系模型)电子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模型(1913年)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分层的,电子在每一层中的某个区域内运动.使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气态阳离子,要消耗一定 的能量克服核对电子的引力,这个能量叫电离能。失去 第一个电子变成气态+1阳离子时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一电 离能(I 1);从气态+1阳离子失去第二个电子变成+2阳

10、 离子时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I 2);依次类推。 以下是几种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 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单位MJ/mol) 元 素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7N1.4072.8624.5857.4829.45253.2764.3612Mg0.744 1.457 7.739 10.54 13.63 18.00 21.71 25.66 31.65 35.46 170.0 189.3 问题粒子的散射实验:用粒子穿过金箔实验现象:1、大部分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箔2、少数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3、极少数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 反弹回来。粒子的散射实验实验电子云模型(1935年)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 荷的云团,在一个确定的时刻不能 精确测定电子的确切位置,但能指 出电子在某区域中出现的机会多少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 数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 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倒数第3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第n 层里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填表2个8个18个32个2n2个原子可以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