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39200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一课两比,积累丰厚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女娲造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课两比,积累丰厚女娲造人教学反思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通俗易懂,但是,文字的表达效果却又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准备在语言表达上做文章,通过对比,积累语言表达的感性的方法,再通过对比,把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对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教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一比:比较女娲造人与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学生阅读活动,得出结论:课文丰富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造人以后的喜悦、造人的辛劳、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内容。师生研讨:析读相关语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来丰富这些

2、内容的?得出结论:借助想象来丰富情节,借助描写来丰富细节。回读课文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语句,说说,通过这些丰富了的内容,我们可以感知到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阅读活动,得出结论:女娲是一个神,她无所不能;女娲是一个人,有人的七情六欲;女娲还是一个母亲,有母爱情怀,有勤劳品格。教师板块小结: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通过神奇的幻想,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想象,是神话的生命,描写,是生动的前提。二比:比较女娲造人与圣经故事 上帝造人 ,就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来看,想想圣经故事中, “上帝造人”可以丰富哪些情节,可以丰富哪些细节?学

3、生阅读,思考,一致认为, 女娲造人一文中,所丰富的情节与所丰富的细节,都可以移植到“上帝造人”的故事里来。我追问:女娲造人与上帝造人,在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女娲造第一个“人”以后,是继续不辞劳苦地造第二个、第三个而上帝,造出“亚当”以后,把伊甸园交给他管理,自己就休息去了;女娲利用神力把人直接分为男女,而上帝,却是很细心地为亚当造了“夏娃”;女娲安排了人类的繁衍,而亚当和夏娃是因为偷吃了禁果受到上帝的严厉惩罚,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们相亲相爱,繁衍了后代;女娲身上是母性,而上帝,身上应该带着父性才对用心 爱心 专心2接着,我就让学生动笔,来改写上帝造人的神化故事,要求采取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方法,既写出与女娲造人的“同”,也要写出与女娲造人的“异”。这个“写”的环节,因为时间的原因,我把它当作了课外作业。从学生的改写作业来看,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是很显著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改写活动中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普遍性”方法,通过比较,学生还关注到改写活动中要关注的语言运用“特殊性”要求。尤其让我高兴的是,有少数几个孩子,居然查阅了古希腊造人神化故事,把三个故事放一起进行比较,他们的比较结论虽然是稚嫩的,但是,这样的“比较”思维的种子,如果好好培植,也许就能开出花,结出果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