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1391799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67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课《李白诗四首》自主学习课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诗歌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集。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

2、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他在京城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本诗是李白将离开东鲁南下吴越时所作。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哭晁卿衡晁卿衡,即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使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但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天宝十二年(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后来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直至大历五年(770)卒。丁都护歌江南的太湖盛产观赏石,开采之

3、后要由运河经云阳运到长江口再转运到中原各地供建造园林之用。由于逆水而行,船工的艰苦可想而知。李白目睹此情景,写下了这首诗。越女词五首(其三)此诗是李白在越地所写。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解词义信:确实。例:烟涛微茫信难求。横:遮住。例:天姥连天向天横。横亘。拔:超过。例:势拔五岳掩赤城。因:依据。例:我欲因之梦吴越。殷:形容声音之大。例:熊咆龙吟殷岩泉。回:拉、驾。例:虎鼓瑟兮鸾回车。觉:睡醒。例:惟觉时之枕席。且:将要。例:且放白鹿青崖间。安:怎么。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回:避开。例:见客棹歌回。佯:假装。例:佯羞不出来。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走进作品

4、基础练习3.辨活用云青青兮欲雨 名词作动词,下雨。4.积名句(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句段点评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提示:梦中仙境象征诗人

5、追求的自由美好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表明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借助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诗中的梦境相照应,共同表现主题。合作探究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千岩万转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烟。点评:诗人正面展开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在千回万转的山石之间,道路弯弯曲曲没有方向。迷恋着山花,倚靠着岩石,天忽然昏黑了。熊在咆哮,龙在吟啸,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都在发抖。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青青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起烟雾。这里采用了楚辞的句法,不仅使节奏发生变化,而且使读者联想到楚辞的风格,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评:“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是对权贵的憎恶和蔑视,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以苟且偷生的思想,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