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39027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浅谈写作指导新视角以一堂写作指导课谈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措施以一堂写作指导课谈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措施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 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认为,在语文 “听说读写”教学中既要抓住那些显而易见的资源和机会,更要发掘语文的人文风情,在 潜移默化中求得领悟。 初中学生仍然怕写作,很多学生埋怨“不会写作文” ,是真的“不会写”吗? 我常看到他们在网络上“激扬文字” ,其速度、其思维广度令人咋舌,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 调、素材缺乏,而是他们缺少发现的“眼睛” ,对近在咫尺的“真情”熟视无

2、睹,没有养成 观察、体验、积累、反馈的习惯,当然就难于写作了。 为此,我设计了写作指导“平淡生活见真情”这一课,试图引导学生开掘生活中的 “真情”并对写作情感进行自我调整,懂得“真”的才是“善”的、 “美”的,锤炼文字, 从而深化主旨。而“教育无痕”是我在本课中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珍视 学生独特体验,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要求的。二、几点措施: 1 “教育无痕”第一式: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穿针引线” 本课是一堂写作指导课,对平常生活中的“真情”进行把握,要借助体验直观的语段来达 到效果的,这既要求材料的“质” (真情感人) ,又要求材料的“量” (一定数量的“真情” 语段) ,同

3、时为增加视听效果,编辑了图表、声音材料,整堂课的容量较大,按常规的写作 教学方法难以组织,须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穿针引线” ,才能把整堂课都盘活。 我先从学生前期的写作训练:“以父子情深 (或父女、母子、母女)为题写一篇情真意 切的记叙文”谈起,把学生的写作内容汇总后用“三维饼图效果”呈现,一下子指出写作 中存在的问题:“内容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 ,然后顺势引出写作指导目标:“在平淡 生活中发现真情,使文章有真情实感” 。 经过反复斟酌、比较,我从网络和各类书籍上找到了分别表现父子、母子、父女情深的精 彩片段,其中选择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选段与班内优秀学生习作父子情中相 似的“父亲背

4、影” 选段来比较体验真情,这个环节引起了学生们小小的波澜。在学生体会 时,他们谈道“原来大文豪的作品也是很普通的生活感受,我们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 ”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使教学过程表现手法更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拓展学习 的时空,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但它毕竟是一种操作技术,如果运用时缺乏“情感因素” , 那么非但制约了语文课特有的师生之间亲密的感性交流,课堂效果也会压制在预设的“技 术效应”中而得不偿失。所以我更强调把语文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从多媒体课件中释放 出来,课堂上遵循“发现写作问题比较体验感悟启示选段深入体会推荐进一步体 验写作迁移”的序列,用多媒体课件画面、音响“穿针引

5、线” ,重视了教师自身引导语言 的要言不烦,最大限度地适合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做到每一幅画面、每一篇文章、每一 段导语、每一个提问都恰到好处。 2 “教育无痕”第二式:借师生全情投入产生“共鸣”我觉得既然学生怕写作,那么就得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为师者不妨来一试身手。课前 我也写了几个片段:我和母亲 、 我和女儿 。引导学生真情感悟,须“以小见大,抓住 细节,描写精彩” ,我选择给母亲买漂亮衣服、教一岁的女儿认字的典型事例,特意表现生 活化的内容,还配以我和母亲及女儿的温馨生活照片,课堂效果极好,学生们一下子就被2感动了, “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因为有精彩片段,我特意设置了各种朗读方式,有意识地在

6、“朗读”技巧上做引导。学生 优秀片段由原作者朗读,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欣喜之情;朱自清的背影片段是有名的 播音员朗读的,淳厚深情;我又亲自示范读自己写的两个片段,亲切真实;而最精彩的是 男女两位学生配的围巾 、 散步录音,女同学读出了委屈、骄傲,男同学由于模仿的 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形象,就有些拘谨,但也读出了几分味道。看似不经意的 安排,在学生们心中却产生了惊鸿一瞥的美感。我想:这正是“教育无痕”的写照。 从作品体验到写作迁移,我尤其重视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品读、感知。写作迁移时要求学生 根据老师给出的关于场合、氛围、焦点等的提示,进行具有“真情实感”的片段写作,如: 饭桌旁、电灯下、电视

7、机前、电话机旁等场合,这些生活中最温馨、最熟悉的场景,让学 生有感而写,有话可谈。 3 “教育无痕”第三式:善于把握课堂亮点让灵光闪现一堂好课应该是老师善于把握课堂上的亮点,灵活机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灵光闪现,收获 更多的体验。课前,我有意调查:班中多少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结果大多数的同学都自豪地举起手 来。我说:“我很为你们自豪,你们的父母有你们这样孝顺的子女真幸福。 ”学生们很得意。 我又说:“可我觉得你们未必了解、关心你们的父母,因为最近的写作训练反映了一个奇 怪的现象”学生们在吃惊中听我反馈了“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的问题 后,接着我又指出:“怎么会有这么多同学共有一位父亲(

8、母亲)的奇怪现象呢?”学生 们哑然失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有同学提出要写“真情实感”的文章,那就一定要写自己的经历,从别人那儿听到、看 到的材料写进自己的文章是不行的。我先肯定了写作要忠于生活的看法,也委婉地指出可 以对材料进行艺术的加工,只要不违背生活的真实,要合情合理。为加深印象,我特意举 例:有的同学为了煽情,把父母写成过世了,那简直是“大逆不道” 。全班轰笑。而我则适 时指出:感人的未必是惊天动地的,但感人的一定是普通的!三、教学后的体会:“二期课改”目标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9、包括学生在课堂师 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 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 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才能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总体来说,我觉得这堂课教学过程进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尽管运 用多媒体技术,但不囿于这种技术的使用,强调了听、说、读、写的语文特质的培养,而 且在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中进行了深入探索,也体会了多方面调动学生 积极性的效果。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无痕”的魅力,它建立在为师者豁达、宽广的思 想境界上,建立在倾听、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更建立在为师者深厚、扎 实的语文素养和敏锐的感官体验上。给空间,就是给发展。 也许今日看似波澜不惊的教育,可能是明天许多成功学子津津乐道的话题。 “天空了无痕迹, 鸟儿已经飞过” ,我始终坚信:如果天空是湛蓝澄静的,它必然能勾起人们对小鸟的美好记 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