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51388647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系纵横+核心知识++热点高考探究+方法专项突破,均为2013年高考题及模拟题,57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 自然灾害与防治1.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世界主要地震带及成因。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滑坡的发生机制。2.我国主要气象灾害:(1)洪涝。成因:多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以长江洪灾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自 然 原 因水系 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严重,含沙量 增大;中下游多为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缓慢 、排水不畅畅水文 特征流经经湿润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长,水量 大气候 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 水泛滥滥人 为为 原 因过过度砍伐,植被破坏

2、严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剧,植被涵养 水源、调节调节 径流、削峰补补枯能力降低;泥沙淤积积抬高 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围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积,从而导导致湖泊萎缩缩,调调蓄洪峰 能力下降(2)干旱。成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分配不均。分布:(3)台风。成因: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灾害特点及危害。(4)寒潮。成因:大范围剧烈降温,并伴随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分布:多发生在冬半年,但秋末、春初暴发寒潮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最大。3.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及防灾减灾:(1)区域差异。(2)防灾减灾的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是指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3、:方 式实实 例改变变地表环环境,防治或减轻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稳定变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质灾害的发发生;通过过植树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态环 境方 式实实 例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财产 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护堤内人口的生命财产财产 安全;建立护护坡、挡墙挡墙 等建筑物,避免泥石流冲击击村庄,破坏耕地改变变地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损失兴兴建水库库、排灌站、电电机井等设设施,保证证人畜、农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建筑,使之达到抗震要求1.(2013新课标全国卷)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解析】洪灾多发生于降水多、暴雨集中且河流沿岸地势低平的地区;从材料中可以提取气候类型及特征,从图中可以提取居民点位于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区,故多洪灾;应对措施可以采用治理措施(修水库、修堤坝等)和躲避措施(远离洪灾多发区)。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

5、河防洪堤。2.(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题,泥石流是山区沟谷发生的含有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发生需要松散的地质条件、坡度较大的沟谷和大量快速汇聚的地表径流。分析图中甲、乙两地的等高线可知,甲处于坡度较大的河谷,是山地东侧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甲地泥石流发生概率较乙地高。第(2)题,丙地处河谷地带,泥石流发生会阻塞河道,同时有铁路经过,泥石流会冲毁路基,影响交通等。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6、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热点考向1 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 【典例1】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经过单 面山(顺顺向山)地区,地质质剖面如下图图所示。为为防止滚滚石、滑坡等灾害,对对施工立面H进进行了加固,还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锚”,以固定表层层岩层层。2013年春,该单该单 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规模滑落,导导致约约200米长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这次地质质灾害发发生的原因。【解题题探究】1.结结合图图示信息分析道路工程施工对对地质质灾害发发生的影响。提示:道路工程施工将岩层完整的层理构造破坏,打破了岩层原有的稳定性。2.结结合材料分析,“岩锚锚”为为什么加速了该该地质质灾害的产产生?提示:“岩锚”虽

7、然可以加固岩层,但致使岩层局部变得疏松,更重要的是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加速该地质灾害的产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体滑坡形成的原因。由题干及图中可以看出该段公路为顺向岩层,在自然状态下就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公路的施工使岩层失去稳定性,在降水、地震等因素的诱导下就容易产生滑坡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岩锚”没有打到公路所在的岩层下面,“岩锚”的作用只是使山体上部的岩层成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上部岩层容易整体下滑摧毁公路。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

8、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方法总结】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具体如下所示:【变变式训练训练 】(2013郑郑州模拟拟)阅读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2013年1月11日上午8时时20分,云南省镇镇雄县县果珠乡乡高坡村赵赵家沟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事发发前,该该地区持续续10多天雨雪天气。分析此次山体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解析】结合滑坡的形成机制,自然原因主要从地质、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入手。答案:自然原因: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多

9、滑动面;受雨雪影响;斜坡的岩、土体沿滑动面整体滑动,形成滑坡。人为原因:工程建设(修路、盖房屋)破坏坡脚;破坏植被。热点考向2 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及预防措施 【典例2】(2012山东东文综综)下图为图为 我国某区域图图。读图读图 回答问题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题题探究】1.结结合哪些信息可以确定该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提示:经纬度(30N,110E),洞庭湖形状等。2.思考该该区域正常年份进进入雨季的时间时间 。提示:长江流域一般6月份进入雨季,形成梅雨天气。3.图图中A、B两地所处处位置有什么不同?提示

10、:A地位于西部山区,地势高,河流的上游地区;B地位于东部平原,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是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受夏季风活动规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为梅雨季节,此时流域内降水强度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易产生洪涝灾害。第(2)题,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因此上游防洪应侧重于水土保持、修建水库等,而下游是洪涝的主要危害区,围湖造田等也会加剧洪涝,因此,应实施退耕还湖、修建分洪滞洪区等措施。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

11、工程。【方法总结】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的答题规范(1)气象灾害的分布。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2)气象灾害成因。分析角度答题模板自然原因长时间没有降水(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 洪涝);季风区气候,降水不稳定加剧了旱 涝灾害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灾情分析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经济损失较大(3)防灾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模板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工程措施修建各种

12、减灾防灾的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变变式训练训练 】(2013宁德模拟拟)阅读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问题。材料一 塔里木盆地洪灾多发发区的分布示意图图。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部分灾害频次统计资料。(1)说出塔里木盆地洪灾的时空分布特点。(2)分析塔里木盆地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灾害类类型各季灾害发发生频频次占全年的比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洪灾45.745.16.92.3暴雨灾害39.349.99.21.6【解析】第(1)题,结合塔里木盆地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可以判断洪水的季节分布;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即河谷和山麓。第(2)题,形成

13、洪灾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来水量大、汇水快,排水不畅等角度分析。答案:(1)春夏多,秋冬少。 多分布在北部、西部的河谷及山麓地带。(2)春夏季节,山地降水强度大,多暴雨;春夏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盆地周围的坡度大,汇流迅速;山麓地区地势较平坦,排水不畅。(2013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

14、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解析】1选B,2选B,3选C。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以确定两地均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其中甲地位于小兴安岭,乙地位于三江平原。第1题,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的东南季风受到小兴安岭的阻挡,暖湿气流被抬升,易形成降水。第2题,乙地位于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对春季农作物的生长不利。第3题,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量小,故河 流的含沙量较低错误B项该地区的流域面积广大,所以干流的流程较 长错误C项该地区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 量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形成夏汛正确D项补给类型以季节性

15、积雪融水补给和夏季降水 为主错误4.(2013海南地理)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洪泽湖及相关水系的分布。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以及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淮河流域面积大,河流含沙量大;河水入湖后因水面变宽而流速变慢,泥沙淤积,湖底逐渐升高,形成“悬湖”,进一步使得淮河排洪不畅,加重灾情。答案: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流速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

16、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5.(2013南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12时16分,彝良县又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8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彝良县是全国贫困县,为山区地形,山高坡陡,震中附近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05人,是云南省平均人口密度的两倍。下图为两次地震烈度分布图。(1)说明两次地震的震级并不算太强,但伤亡人数却较多的原因。(2)描述此次彝良地震的等烈度线的长轴走向及原因。【解析】第(1)题,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主要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角度分析,另外影响灾情的因素还和两次地震间隔短、人口、建筑物、发生时间等有关。第(2)题,注意对“走向”的描述,不能是从哪到哪,而是“呈某某走向”。联系图中断裂带的走向和震中的位置即可判断。答案:(1)“双震”叠加,加大伤亡;震源浅,最深只有14千米;为山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视频课件/素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