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8556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考 记 叙 文 写 作 指 导2(情节)v考点精析 v 近年高考考察了“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 ,如果高考中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 写记叙文热仍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因为文章的 主题已明确,考生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生动曲折 的事件、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具体的描述把 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 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以下情况可以选择记叙类文体: 1、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联想或感悟”之类 的文字,一般不宜选用记叙类文体2、试题材料提示或要求中有“经历”“故事”“ 体验”等文字的,最好选定记叙类文体3、在“文体不限”的前提下,考生要根据自己是 否具有较强的

2、记叙、描写能力来确定是否选用 记叙类文体4、在我们所拥有的议论文素材不能用的情况下, 只能选定记叙类文体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曲折的情节v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v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如何设置曲折的情节?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似无 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1、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 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 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 ,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 吸引读者

3、,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常见民间说书艺人说 书时“卖关子”,也是在利用人们总有“欲知后事如何” 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v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v第一种:开头设悬念。如倒叙法:把全文中的结局 放在开头说,让读者一开头就进入疑问中。又如反 常法:文章以人物的反常行为开头,可产生疑问, 引人深思。(鲁迅祝福)v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 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v第三种:结尾设悬念。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 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文章 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v边城的结尾: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

4、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 不曾回到茶峒来。 v v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哥是捡来的吗(开头设悬念)v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 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 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头拉磨的驴 。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是一个只要有饭吃就 能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人,他是家中唯一的劳 动力。v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 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珍珠 ,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v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 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的肚子里 出来的。

5、哎!想起我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 捡来的,她就偷偷地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v的那种心痛而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 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绪融化在无边 的黑暗里。v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 ,而是我v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 捏的白纸一样斜倚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 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v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 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着颗 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 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v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后,有空多来陪陪 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v娘

6、,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 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 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 畜。v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 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 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v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 安排的,到底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 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 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v它像一股丁冬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 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 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 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 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7、。v【简评】疑问句作题目,开篇就设下了悬 念,引起人们对“哥”命运的关注。随着情 节的发展,“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 不是哥,而是我”,长期的误会才 有答案,原来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安排了这一切。母亲超乎寻常的牺牲,深 深震撼了我们。母亲的铁盒(中间设悬念) v这是在重病房外的过道区,吵闹声充斥着整个走 廊,三个亲兄妹在房外争着遗产,而房内则躺着 正在急救的母亲。 v母亲没有房产,没有存款,但却留着一个铁盒, 里面必定存放着无价之宝,三兄妹争的也就是这 一铁盒。v大哥身手敏捷,第一个抢到了铁盒,打开看时, 里面并没有金银珠宝,有的只是写有三兄妹名字 的信封。v大哥打开了写有自己名

8、字的信封,里面只有一张 发黄的旧照片。那不就是大哥当年戴上红领巾的 照片吗?大哥穿着朴素的衣服但很合体,他笑得 是那么灿烂。v二哥也急性打开自己的信封,里面只有一 个药方。v记得小时候,二哥身子弱,常常会感冒发 烧,母亲常常摸着夜路,背着二哥去医院 ,每次又拿贵重的药方和背着早已睡熟的 二哥回来。家里穷,平时三兄妹的开支就 已给母亲增加了不少负担,如今又要花那 么多的钱给二哥治病。母亲拖着劳累的身 体,走街串巷地收购旧东西,拣破烂,为 的只是能有多一点钱给二哥看病。母亲原 本乌黑的头发,如今早已花白;母亲原本 秀丽的面貌,如今早已布满皱纹。但每次 母亲看到吃完药熟睡的二哥,她总是那么 开心,嘴

9、角露出难得一见的一丝笑容。v 最后一封是小妹的。信封里面是一张汇款 单。v三妹很早就下海经商了,早年也赚了很多 钱,但年轻就要为无知付出代价。三妹喜 欢上一个男人,而那男人最后却骗光了三 妹的钱,还留下一大堆债务。三妹也因还 不出钱而被抓进了警察局。但就在审判前 一天,三妹被释放了,她欠下的十几万元 的债都还清了。原来母亲将几十年的积蓄 和卖房钱一起帮小妹还了债,如今母亲只 能住在一个木板搭起来的小屋子里面。v三个人已经泣不成声了。他们冲进病 房,跪倒在床前,他们哭喊着:“妈妈 ,我错了!你快醒醒,你打我吧,你 骂我吧!”v母亲已闭上了眼睛,眼角留下的只有 那一滴微笑着的泪珠。v一张照片,一张

10、药方还是一张汇款单 ,这时已不单单是母亲留下的遗物了 ,更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子女们的爱。2、误会法。 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 ,从而铺排情节。房东大娘 v题记:有时往往因为感情的疏远而不能很好 地认识一个人,所以往往会伤害一颗心。v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 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 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 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v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 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 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 总之,不好。2008年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v记得刚

11、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 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 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 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 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 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 “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呆在 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 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v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 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 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 ,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 。”她又呆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 v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 ,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

12、在桌子上 ,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 过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 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 ,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 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v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 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 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v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 ,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 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 :“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 ,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 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

13、了笑 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 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v至此,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 ,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 来判断某人某事。v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 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v【简评】v文章对“房东大娘”的认识真是一波三折, 波澜迭起。一个矛盾未解决,又出现一个 新的矛盾。全文通过“大洗,猛灌”、生病 吃药,开窗防非典三件事,一步步展示了 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最后“我终于知道疏 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 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 某人某事。”3、抑扬法。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

14、写之物, 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 ,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 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 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v例如琐忆一文,文章旨在通过对有关鲁迅关 怀青年的几件小事记叙,歌颂鲁迅的伟大人格。 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写了自己“不敢去接近 他”,因为之前作者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鲁迅的议 论,如“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 ”、“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等。v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记叙自己与鲁迅交往的几件 事。通过这几件事,作者得出的结论正好与道听 途说的相反,鲁迅恰恰是一个心胸广阔、人格伟

15、大的人物,他对青年无限关心和爱护,对敌人无 限仇恨,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正是他人格的体现。文章采取这种“欲扬 先抑”的叙述方法,既更好地凸现和歌颂了鲁迅的 伟大人格,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摇曳多 姿。v正确运用抑扬生变法应注意两点:v一是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 详略。不论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所“ 欲”都是目的,所“先”都是手段。前者抑是 为了扬,重点在扬;后者扬是为了抑,重点 在抑。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 轻重例置,喧宾夺主。v二是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然。过了一定 的“度”,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 达效果。转换不自然,就可能虚

16、假而不能令 人信服。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风雨中的那朵白莲花 v“哗哗!”我被这响声驱散了美梦,揉开蒙眬的睡 眼,一看表,已经7点半了。猛然想起昨天已约好 今天早上6:30去爬山。糟糕,都晚了一个小时 了。可一看窗外,阴云密布,大雨瓢泼,还不时 地夹杂着电闪雷鸣。这种鬼天气怎么可能去爬山 ?还是不去了吧。v可是小灵,那个与我约好的女孩子会在车站等我 吗?不会的。她平时最胆小,见到蛾子在头顶飞 ,都会惊叫着跑出去老远。这“神出鬼没”的大雨 天她怎么会去呢。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给她家 挂了电话,没人接,我不禁愣住了,她真的去了 !这个胆小的娇弱女生真去了!顾不得多想, v我抓起一把雨伞便跑了出去。虽说早晨,可天阴 得似已到了傍晚,路上行人稀少,只有飞驰而过 的几辆汽车,溅起半米来高的污水。隔着密密的 水帘,远远地我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孤单地站 在车站站牌下,穿着洁白裙。那裙舞动着,似一 朵在风中摇曳的白莲花,纯洁、素雅。v“小灵!”我呼喊着奔过去。“阿花,真的是你,我 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呢。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