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8445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编写组-09电子教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编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第九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一、劳动实践与文艺的发生n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为人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劳动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生存、发展条件。 劳动分工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4案例:论原始艺术的发生n原始艺术与劳动实践的关系原始艺术多种形态与劳动实 践有着多重密切关联,比如贯 穿诗歌、音乐、舞蹈的一个重 要因素“节奏”就直接与劳动 活动相关。二、语言、审美意识与文艺的发生n原始思维与神话意识具有主、客体不分的相互交融性具有极强的表象性、形象性与情感性4案例: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 以驶向拜占庭为例n语言的

2、发展与前文学的萌芽混融性口头性昔葛天氏之乐,三 人操牛尾,投足以歌 八阕:一曰载民,二 曰玄鸟,三曰遂草木 ,四曰奋五谷,五曰 敬天常,六曰建帝功 ,七曰依地德,八曰 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 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狩猎舞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 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 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 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东 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 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 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 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力量 、能力、性质、作用。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云南沧源第地点岩画n审美意识(精神活动)与文学的发生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原型”概念 “原型” :指神话、宗教、梦 境、幻想、文学中不断

3、重复出现 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 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文论家弗莱的“原型”概念 “原型” :指一种在文学中 反复运用并因此而成为约定性 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 约定性的历史起源,可以上溯 到古代仪式中去,但其更为深 远的源头则永远是潜在的,不 仅存在于文学中,而且也存在 于生活中。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山海经刑天像伏羲女娲像格萨尔三、文学的早期形态 n 从前文学向文学的过渡口头有声语言文字的发明仓颉造字n从审美意识形式到诗歌的生成 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存在三类不同的 想象力:“虚构的力量”、“拟人 化的力量”

4、、 “创造激发美感的纯 形式力量”(“构型力量”)。卡西尔:人论n文学的早期形态早期文学具有杂文学性、多功能性,教化、识 别自然与社会、交往(与天地、神灵)、表情达 意等功能往往交织在一起。原始口头神话、传说、记事,在流传中不断被 加工,逐渐成为书面形式。产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而以不同的民 族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最终 形成不同的文学传统。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历史发展 一、文学发展动力的各种学说 时代变化说刘勰:文变染乎世变,兴废系乎时序。 理念变化说黑格尔:绝对理念在其感性的辩证运动过 程中,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由此 产生文学的不同类型。 自然节律说 弗莱:文学的发展

5、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 样,文学史上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 文学等,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发展和繁荣最深刻的根源 与最强大的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动力 。 人类各社会历史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与其物 质生产状况,总体上相互一致。 文学发展“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二、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 衡性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具有不 平衡性a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 不平衡的原因: 1

6、文学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物质发展产生一 定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 立性。 2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推动,有一 系列中介:政治治乱、社会心理、文化变 革、各民族文学交流。三、文学传统及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陈子昂:汉魏风骨刘勰:通变之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4案例:艾略特论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雅典学园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陈独秀胡适第三节 文学的风格、流派与思潮v 文学风格v 文学流派v 文学思潮 一、文学风格 “风格”,是指作家创作主体个性在文学作品 中的客观显现,它是文学体裁、形式存在的本 体特色,是作品赖以存在的本体品格,其审美 价值也正在于此。个体风格 群体风格文体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

7、族风格地域风格n文学风格的特点创作个性与共性或个体性与群体性、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R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 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R刘勰:夫情动而言形,理 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 因内而符外者也。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 辞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 言的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 高明就是风格。布封 17071788 著名演说:论风格风格即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 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 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 得的剩余和内核。4案例:钱锺书论“文如其人”把一切在一位作家的风格方 面所值得注意的事情都统一起 来,并使

8、它们同他们的人格发 生关系。施皮策尔 17071788 非风格化:“零度写作”对今天的作家来说,追求 一种非风格或一种口头风格 ,一种零度或一种口语写作 方式,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 是一种同构社会状态的预知 。罗兰巴特19151980n文学风格的要素v心理驱动力与激情v作品的声调v认识的力度美v节奏、色泽、音容之美n文学风格的分类个体风格分类 曹丕:“气之清浊有体” 刘勰:“气有刚柔” 姚鼐:“阳刚”“阴柔” 西方美学: “崇高” “优美”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 ,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 ,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 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 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

9、林曲 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 鹄之鸣而入寥廓观其文,讽其音 ,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非书 z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 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 ,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z严羽沧浪诗话:高、古、深、远、长 、雄浑、飘逸、悲壮、凄婉。群体风格分类按创作主体分,有各种流派风格等不同 按创作客体分,有语言风格、文体风格等不同 按文化时间分,有时代风格不同 按文化空间分,有地域风格、民族风格等不同n文学风格的功能v风格的现实功能v独特风格的成型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 的重要标志v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功能v风格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

10、到多样化的 发展,促进文学创作不断走向成熟二、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一种群体结构,是由有着相 近艺术追求和思想倾向的一定数量的作家 组成的,一般要有代表人物,有或紧密或 松散的结构。4案例:京派与海派n文学流派的聚合 相近的艺术风格以及相应 的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婉约派 相近的题材即取材范围等。边塞诗派宫体诗派山水田园派 相近的社会身份、社会阶层等 台阁体初唐四杰官小而才大, 名高而位卑。 同一集团,近现代更表现为自觉集结的文学社团, 这也与相同的地域、文学家之间的交往等相关。 相近的理论主张,在近现代文学社团的“宣言” 中有直接表现。 流派还与特定的时代、民族等有关。

11、三、文学思潮文学思潮,不是作家的偶然结合所致, 而是在审美原则、创作思想以致社会观点 上,有着“共同纲领”的文学思想潮流。4案例:象征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n文学思潮的分类 浪漫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于18世纪末。倡导个性自由创造、推崇人与自然的同一。高度重视情感和想象并较多运用神话题材和比 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浪漫主义作品的幻想性、主观性色彩往往特别 浓郁。海涅歌德拜伦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雪莱雨果 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强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 现实主义文学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性,并丰富 和深化了人性描写。它是文学摹仿说的新发展、再现说的集中体现 ,也与所谓“镜子”说密切相关。现实主义文

12、学应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真实性与 思想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是在西方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大型的非理 性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以“荒诞”为主 题,具有较强的抽象哲理性和先锋实验性。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又被称 作后工业社会。随着富裕的消费时代的到来,西方进 入了一种乐观主义状态至少日渐兴起的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所传达的主导情绪就是这种乐观情 绪。叶芝 艾略特里尔克庞德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罗伯格里耶n文学思潮的特点v首先,文学思潮往往具有弥漫性、流动性,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这种 弥漫性、流动性不断被加强。v其次,文学思潮还具有兼容性,越到当代 ,各种思潮越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又交叉化 的趋向。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文学发展动力,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 衡,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浪 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 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思考题1 简析劳动、原始思维、神话意识与文艺发 生的关系。 2 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 衡关系? 3 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 有哪些因素决定着文学流派的聚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