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38261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名师导航 鲁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 用心 专心1第第 1414 课课 感受现代科技感受现代科技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1.如何认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如何认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最 基本的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尤其是近年来,手机、 纯平彩电、变频空调、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纳米洗衣机新科技产品不断问世,极大 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_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 _。现在人们吃的营养健康、穿的舒适漂亮、住的明亮宽敞离开现代科技, 这些生活上的新变化真难以想象。 答案:答案:科技含量 生活方式 2.2.怎样理

2、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_。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实践证 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_。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 想文化的新手段,使_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精神文明 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进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对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3、。 (3)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 继续为_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答案:答案:生产力 火车头 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 3.3.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怎样的? (1)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以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从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 20 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 是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更使得_成为 21 世纪高

4、科技的主流。 (3)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_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开发和应用空间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答案:答案:信息技术革命 生命科学技术 空间技术 知识导学知识导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里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科技进步 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一,在学习现代科技在身边这一问题时,可以联系身边的实例,通过观察自己家庭 生活用品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认识科技的作用。首先从我们身边的科技入手 “互联网” “手机” “磁悬浮列车” “无氟冰箱” “液晶超薄电视机”等,感受现代科技给 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感受现代科技正日新月异的发展

5、。同学们可以进行探究活动,每 人说出(写出)三种以上的变化,进行交流,激发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 第二,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这一问题时,可以走进工厂、走进车间, 参观现代化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感悟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得出结论,科学技术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爱心 用心 专心2第三,学习“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时,可以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查找有关的资料, 加深对新科技革命的认识。 疑难突破疑难突破 1.1.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前瞻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前瞻 剖析:剖析:随着人类掌握的知识增多,人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能进一步了解自身和 周围世界的奥秘。21 世纪的科学研究将有爆炸式

6、的大发展,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激动人 心的发现。种种迹象表明,在新世纪中,科技发展将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大幅 度提升,推动人类文明进入繁花似锦的更高境界,并可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新趋势。综合化。由于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变暖、粮食供应不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需要 跨学科协作解决,而且不光要靠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还需要从社会角度着手,这将推动 科学技术在 21 世纪不断走向综合。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 学内部的融合交叉将更加紧密。 复杂化。21 世纪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将不仅仅是宇宙、地球、物质和生命等 复杂的系统,而且还将深入人体这一人类迄今所发现的最复杂系统

7、。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 译成功,将帮助人类更多地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信息化。受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人类社会正在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 中,因特网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将全球“一网打尽” ;信息技术和产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驱 动力量,将推动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全球信息化大潮势不可当。 快速化。科技创新、普及和转化的速度正在变得更快。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未 来知识的传播将更加快捷。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需要,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的速度,将比 20 世纪来得更加迅速。 微型化。随着传统的硅芯片计算机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更为微型化的量子计算 机、分子计算机等将成为热点,从而

8、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另外,20 世纪 90 年 代以来崛起的纳米科技如果在新世纪中取得实质性突破,那么人类的劳动工具有可能因纳 米技术的微型机械而发生匪夷所思的革新,这将根本改变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引发一场 新的产业革命。 国际化。为了分摊资金、共担风险、节约成本和提高实力,国际科技合作在未来 将是大势所趋,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国际空间站已经展示了这种新的科技发展模式。另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加上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跨越国界的交流与科研合作将更 为普遍。 绿色化。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已使世界各国意识到那种过分消耗能 源和资源、危害生态的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选择一条科

9、技、经济、社会、资源和环 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绿色文明,将越来越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发展观。21 世 纪将是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新能源的时代。 市场化。近年来,经济和市场力量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为科技发展提 供了新的动力机制。世界范围内很多先进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竞争,已更多地在私营企业和 跨国公司之间展开。近来有关人类基因组成果的专利之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信息科技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信息科技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 剖析:剖析: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多学科的科学,它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信息科学 的研究内容包括:阐明信息的概念和本质(哲学信息论) ;探讨信息的度量和变

10、换(基本信 息论) ;研究信息的提取方法(识别信息论) ;澄清信息的传递规律(通信理论) ;探明信 息的处理机制(智能理论) ;探究信息的再生理论(决策理论) ;阐明信息的调节原则(控 制理论) ;完善信息的组织理论(系统理论) 。爱心 用心 专心3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 术等。目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 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导着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变革,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画面。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事实 已经证明,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

11、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各国信息技术 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都在争夺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3.3.生命科技的发展状况和意义如何?生命科技的发展状况和意义如何? 剖析:剖析: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特别是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更使得生命科学技术成为 21 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由于生命科学技术能够揭示生物构造和 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 展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利用基因,人们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 高农作物的品质,更多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食品将问世,人类可能在新世纪里培育出超 级物种。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

12、特性,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 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 4.4.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空间科技?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空间科技? 剖析:剖析:空间高科技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 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应用卫星的广泛应用,人类开创了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 象、卫星导航、卫星勘测和空间科学、军事应用等前所未有的新领域。空间科技的发展, 对促进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资源普查、导航定位、农业生产、救援救灾、 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的巨大变革,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空间技术是一 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不断开发和应用航天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