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8239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最终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育民族花共享和谐果大通县园林小学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学校教育是国家的基业,是托起民族振兴的脊梁。大通县园林小学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出德育工作引领作用, 依托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不断加强“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有力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现将我校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园林小学现有学生1777 人,设有 28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回、土、藏、蒙古族、东乡等7 个少数民族学生908 人,占总人数的51。教职工 78人, 其中有少数民族教师23 人, 占总人数的 29.5。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

2、先进集体、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市红领巾示范校、市“民族团结”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近几年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原省委书记强卫、省委副书记王建军等领导来我校与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副市长闫树江、王彤等市县领导莅临我校进行调研指导。今年,教育部、国家民委、省教研室对我校民族教育工作和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教育部、国家民委认为我校管理到位、注重细节,民族团结工作有特色,可以作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典型案例;省教研室认为我校可以成为我省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学校,率先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名校跨入对外展示、 办学视野更加宽广的

3、“第一梯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2012 年新建了 10062平方米的塑胶操场 , 先后投资 1200余万元新建、加固了教学楼 6512 平方米。二、开展的工作与采取的措施:我们认为学校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定要“用心”,要把“尊重、欣赏、理解、平等”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校结合县域特征、办学特色等鲜明提出“五融教育” ,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一)融民族团结教育于学校管理当中。学校始终以“内涵发展,提升品质”为目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清晰的办学思路,引领师生走向更规范的发展之路,呈现出具有园小特色的管理思想:以“为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及生命自觉的人奠基”为办学理念,以

4、“重素质、求发展、创和谐”为办学特色,以“我们尊重在我们照顾之下的所有儿童的尊严和价值,培养孩子成为自信、发展平衡、博学、资源丰富的个体。”为办学愿景,这一办学愿景重点体现了让在校的各族儿童实现均等发展,同时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指引着我们学校的民族团结工作的整体推进。学校还精心打造“宽容博爱,开放合作的团队精神;勤奋励志,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甘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学校精神。坚持“科研、民主、文化、特色、和谐”的立校基石。坚持“办学但求口碑相传,育人只盼问心无愧”的办学信念。办学思想的正确引领,使学校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色之路。(二)融民

5、族团结教育于教育教学当中。1、渗透课堂教学,促使民族团结教育经常化。学校首先要求教师努力挖掘各个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元素,拓展资源,引导渗透。其次结合地方教材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每学期每班开设6 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阅读课上,组织学生阅读民族神话、传说、杰出人物传等书籍。2、学校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区课程资源,按照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开发出了四册适合小学生的校本教材,分别是和谐之花、 走近五十六个民族, 民族歌谣、 民族三字经,内容以介绍各个民族特征、民族英雄故事、民族传说、谚语、诗词歌谣等为主,将民族地域文化特点和小学生性格特征充分融合,使校本课程更利于学生的

6、理解和实践,更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多媒体资源开发。结合每个民族的地域分布、简介、服饰、民族礼仪、节日、饮食、民族名人等资源让师生一起开展民族知识课件的制作。课件挖掘的内容很丰富,各民族的服饰、风俗、居住、信仰、语言、舞蹈等全都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个精选的链接,体现着师生们的民族团结之声在流淌、在释放。信息课上利用电子阅览的方式让每个孩子进行浏览、学习,每个课件都有很高的点击率。4、编写民族团结“三字经”及歌谣。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三字经和歌谣的创作。创作出了30 余首此类作品,每首三字经和歌谣都集中反映了各民族特色,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们最喜欢的

7、作品之一。如表现回族特色的 “三字经”:大中国,民族多,说回族,爱团结。男戴帽,似圆形,戴盖头,为女性。有表现民族的四字歌,如:敖包相会,长调牧羊;婀娜旗袍,含春面郎;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等四字歌谣表现了不同民族特色。学校将编写好的三字经和歌谣在师生中间进行学习传唱,表达了对各民族的理解、尊重和热爱。5、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观摩课活动。课堂中教师通过民族舞蹈和歌曲等的教学,进行民族歌谣的传唱与学习,如表现土族的歌谣:红罗裙,彩虹袖,头上夕阳绕,毛毡账房青烟飘。土家娃娃把歌唱,跟着太阳来转场,清脆的歌声传四方,七彩荷包永飘香。艺术课上师生共同完成的石头画、布贴、谷贴、碟子画等作品,成为展示民族

8、风采的重要形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领会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6、 制作了一期民族团结专刊。 内容涉及优质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学生撰写的民族团结优秀作文,家长关于民族团结的认识等。从另一侧面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辐射性。(三)融民族团结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1、利用宣传橱窗和主题展板进行集中展示。在宣传橱窗对建国以来伟人对民族团结的经典诠释进行集中展示,对全国、青海省、大通县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在地图上进行说明,使全校学生在不经意间能够多视角、多方位掌握身边民族的分布情况。 展板以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的总体工作经验,中国梦、民族梦及优秀少数民族师生事迹展示为主要内容。

9、将学校涌现出的优秀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其中有自己申请远赴果洛州甘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支教的土族教师蔺全海,有师德高尚,勇挑重担,任劳任怨,教学成效显著的土族教师赵秀兰;有一生钟情栽桃李,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回族教师冶占仓;有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回族学生周徴音、藏族女孩侯成卓、土族学生崇雪靖, 各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上进心,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优异的成绩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各族师生在园林小学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友爱,形成了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2、布置专题展示台,正面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展示台从民族杰出人物事迹、民族饮食

10、、民族建筑、大通民族特色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版面设计、资料搜集、内容撰写,展示了学生角度对民族风俗与特色的认识。3、布置校园文化长廊。将国学、中国、民族等元素融入其中,让各族儿童在学校文化布置中寻找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并从其中感受到亲近,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一份本民族的自信与骄傲。在睿园楼二楼楼道设计了民族乐园、民族英雄人物介绍、民族特色介绍、民族体育、民族事件、师生自编的民族团结三字经、四字歌展示、窗花等,内容力求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形式追求多样化,融民族历史、文化、风俗、节日等多种资源为一体。同时挖掘了极具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结、折扇、香包、绣球、葫芦等元素,并与办学特色相

11、融合,向孩子们展现我国各族人民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美好画面;在横梁上,将不同民族的谚语、乐器以及本民族的邮票进行有机组合,让孩子们一抬头就能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在楼梯间布置了象征各少数民族的图腾图案,让民族知识进一步深化。多方位、多角度的民族长廊,展示了师生们对民族知识的深入了解,体现了对各少数民族的热爱,校园内“和谐、和睦、和美、和顺”的文化氛围的正在逐步形成。4、各年级组紧贴民族团结和发展进步主题,创作了一组旋律优美、内容积极向上、群众喜闻乐见,讴歌全县民族团结、社会发展新面貌的一组曲艺节目:包括少儿歌曲、新版花儿、小品、快板、民族舞蹈等。以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积极乐观的形式,表

12、现新时代各民族群众的生活。利用音乐课和班会进行民族团结歌 、民族团结花儿等的传唱,如由我校两名音乐老师编写的民族花儿:民族团结的示范校,和睦一家的园小;耐心栽培把栋梁造,接上前人的班了。这些花儿独具青海特色,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家校的思想情感;利用舞蹈课编排了一组民族舞蹈,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孩子们接受全方位、立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四)融民族团结教育于丰富的学生活动当中。1、在升国旗仪式上开展专题宣传;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国旗下讲话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容有深度、适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民族知识、案例进行宣传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当升

13、旗手和主持人,并进行国旗下讲话,讲述本民族的知识、习惯,激发每位学生的民族团结的热情。2、在红领巾广播站设置专题栏目, 主要包括听民族故事、 讲民族风情、欣赏民族音乐、说民族政策等。从稿件征集到稿件组织,到后期的播音都让学生全程组织参与,尤其注重让少数民族孩子积极参与到广播站中,说自己的故事,谈自己的想法,在参与中体验了民族团结的的重要性,收听中感受了民俗与民风。3、第二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及主题队会活动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教育落实到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中,让师生在特色活动中直观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寓教于乐,成效显著。主要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

14、系列活动:组织孩子赴大通县多林镇土族文化博物馆、大通县城关烈士陵园、大通县新庄镇敬老院、大通县少数民族乡镇学校等地开展参观、祭扫、访问、手拉手活动;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精心开设了民族舞蹈、青海花儿、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器乐演奏、电脑绘画、武术等为主的32 个兴趣小组;各中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队会,孩子们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各民族的关心与热爱。通过第二课堂、校外实践活动及主题队会,让青海花儿、剪纸、民族歌舞、绘画等民族艺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专题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4、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少数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是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15、,学校十分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尤其对少数民族儿童格外关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到孩子家庭走访,与家长一起交流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寻找孩子教育的最佳路径,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五)融民族团结教育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当中。1、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信息平台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通过有目的地召开专题会议、讲座、家长座谈会等,向教师和家长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性及学校工作思路,同时进行民族团结知识宣讲,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努力提高民族知识在家长中的知晓率。利用群体优势,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为途径,让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每个家庭,促使家长提高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适时

16、引导孩子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2、助力民族教育,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校在做好本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同互助、海晏等各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校际联动、结对帮扶活动;2012年 9 月,有三位教师组赴玉树开展教育援建;2013年一名教师赴果洛州甘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支教。今年我校被评为“青海省教师培训基地”,玉树、果洛、海西、海东、海北、海南等地骨干教师到校开展跟岗研修活动,促进了两地不同民族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东风浩荡春光媚,各族儿童绽新颜。和谐稳定是发展之基,民族之福。如今的园林小学,各族师生水乳交融,亲如一家,和谐的民族关系,独特的育人氛围,为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建设魅力校园凝聚了广泛合力,提供了强劲动力。三、努力方向。1、继续加大主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措施,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2、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学研究,继续开发民族团结的校本课程,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掘各学科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