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7573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眉山中学 2018 届高一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最早对屈原给予高度评价的,是西汉时代的淮南王刘安和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引用刘安离骚传的话,盛赞屈原的高洁之志和廉贞之行:“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也许是由于距离屈原时代较近,对屈原精神的感受较为真切些吧,刘安、 司马迁的这一评价, 显然还不算偏颇:

2、它既看到了屈原对君王、宗国的忠贞之志,又看到了他不与黑暗世道和“浊秽”同流的抗争精神和高洁之行。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热烈颂扬中,表达了对屈原双重精神的崇仰钦敬之情!不过,司马迁还有一段评述,表明他对屈原精神有着深一层的认识: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这一评述,在肯定屈原“竭忠尽智”的同时,更强调了他的“怨”君色彩。这就使屈原身上那富于“怨怼”抗争精神的一面,鲜明地凸现了出来。这一点也为东汉史家班固强烈地感受到了。所不同的是, 为司马迁所深心理解的这种“怨怼”精神,却遭到了班固的猛烈抨击:“然

3、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 离骚序)班固的评判抓住了屈原精神的重要侧面,即对于黑暗势力的不屈抗争精神。就这一点说,班固并没有看错。只是班固过于敏感,以为屈原的这种精神,对封建统治阶级颇有妨害,而采取了激烈排斥的立场。这一立场在今天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在封建时代却曾得到过不少回响。如北朝儒者颜之推,亦曾指斥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而将他置于“自古文人,多陷轻薄”的长长名单之首。唐代苦吟诗人孟郊,也不满意屈原的“怨怼”,作诗批评说:“三绌有愠色,即非贤哲模。”宋人葛立方,对屈原不从渔父之劝、忿怼沉江

4、的激烈之行,更表示了极不赞同的意见:“使屈原能听其说,安时处顺,置得丧于度外,安知不在圣贤之域!而仕不得志,狷急褊躁,甘葬江鱼之腹。知命者肯如是乎?”这些都足以证明,屈原最早所影响于历史的,不是所谓“忠君爱国”精神,而是那不与浊世同污的忿怼、抗争精神。东汉王逸,是首先以屈原的“忠贞”来对抗班固批评的著名大将。他在离骚后叙中激烈反驳班固说: “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这是将屈原的双重精神,引向“忠君”方向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巧妙地化解了人们对屈原“忿怼”抗争之行所抱的疑惧心理,因此得到了唐、宋之际许多著名人士的热

5、烈回应。如魏征称赞屈原这样的“离谗放逐之臣” ,是“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 ,给了屈原以高度的评价。就是唐太宗,也以孔子“臣苟顺者不得为忠”之义,肯定了屈原“孤直自毁”的“忠”节。政治改革家柳宗元,还针对班固以为屈原不可与日月争光的说法,引征春秋之例反驳。宋人洪兴祖则盛推屈原“虽身被放逐,犹徘徊而不忍去。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虽流放废斥, 犹如爱其君,眷眷不忘臣子之义。 ”严斥班固、 颜之推之说 “无异妾妇儿童之见” 。 这些都是鲜明地站在“臣2 子之义”立场上,标榜屈原“忠正”、 “爱君”精神的代表性评

6、价。至于屈原身上那强烈的抗争精神,除了生性不羁的自由狂放之士李白,曾发出过“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屈宋长逝,无堪与言”的感慨,表示过相当的共鸣外,很少有人再提及了。(选自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1下列关于屈原抗争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屈原最早影响历史的是不与浊世同污的忿怼、抗争精神。B西汉司马迁鲜明地凸现了屈原富于“怨怼”的抗争精神。C东汉班固对屈原“怨怼”的抗争精神,进行了猛烈抨击。D经过王逸等人的努力,化解了屈原“忿怼”的抗争精神。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唐宋许多著名人士是站在“臣子之义”的立场,标榜屈原的“忠正”、 “爱君”精神。B班固

7、认为屈原的“怨怼”精神,虽“兼诗风雅”,但妨害封建统治,因而猛烈抨击。C刘安比较中肯地评价屈原,也许是因为距离屈原时代近,对屈原精神的感受较真切。D. 宋人葛立方认为屈原应知命,安时处顺,极不赞同屈原沉江这种“狷急褊躁”之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东汉王逸第一次将屈原的双重精神引向“忠君”方向,这次尝试取得了成功。B.人们曾对屈原“忿怼”的抗争之行抱有疑惧心理,因而采取了排斥的立场。C.屈原身上的抗争精神,引发了李白的自由狂放,因而李白之后不再有人提及。D.刘安在司马迁之前就认识到屈原的高洁之志和廉贞之行,并给予高度赞扬。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8、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杨公则, 字君翼, 天水西县人也。 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 公则固守经时, 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 秋毫不犯, 所在莫不赖焉。 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 “几中吾脚

9、。 ”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说。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 “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

10、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选自南史 ,有删节)3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勒:统率,率领B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见:被C去城数十里乃反反:通“返”D疾卒于师卒:最终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大军至新林/ 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 与南掖门相对/ 尝登楼望战 /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 / 矢贯胡床 / 左右皆失色B大军至新林/ 公则自越城移/ 屯领军府垒北楼/ 与南掖门相对/ 尝登楼望战 /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 / 矢贯胡床 / 左右皆失色C大军至新林/

11、公则自越城移/ 屯领军府垒北楼/ 与南掖门相对/ 尝登楼望战 /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 / 矢贯胡床左右 / 皆失色D大军至新林/ 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 与南掖门相对/ 尝登楼望战 / 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 / 矢贯胡床左右 / 皆失色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李乌奴叛乱时,杨公则弹尽粮绝被抓。他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表面答应与李乌奴共事,暗中却另有他谋,最终独骑逃回。B杨公则对百姓轻刑罚薄赋税,人口发展很快。在选用人才上,他不允许用钱买官,而是征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C杨公则所率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

12、帮助。在新林面对敌人的突袭,能够沉着应战,从而取得了胜利。D在北伐时,杨公则接受命令带病出征,立志要马革裹尸还。在战争中打败了敌人,最后在军中病逝,齐高祖当天就为他的去世而哀悼。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 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 5分)_ (2) 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说。(5 分)_ (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 题。含山店梦觉作 唐 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 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4 注

13、韦庄 ( 约 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人( 今陕西西安东南) 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 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 ,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古代贤人自况,表现来往客人格调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_, _”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 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3)陶潜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

14、偶句是“_,_” 。三、小说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阳光迎面扑来, 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

15、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 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正是清明时节, 梯田已开始灌水, 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 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5 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 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 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 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