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客家风土人情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37348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化客家风土人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化客家风土人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化客家风土人情介绍张晨迪客家之雨饮食宁化历来是产粮县,住民多以米饭为主食,将大米洗净,投入滚水锅中,煮半熟,再捞到饭甑中蒸成干饭,美味可 口。但在人多地少的禾口、淮土及治平等乡,番薯也是主粮之一。解放前西乡传有“番薯当饭饱”的民谣。米制品以粉干为主,豆制品以豆腐最多,乡间作坊比比皆是。另外,农家喜欢做糍粑、米粿(包括糕、粿、糊、 丸),原料以糯米为主,粳米、大禾米搭配,有的碾粉和搓,有的蒸饭捶打,做成各种形状后,或蒸或煮,或煎或炸 ,因其用米不同,做法有异,制成的品种名目繁多,风味各别。饮料中以“擂茶”最为普遍。将茶叶、油、盐同置于擂钵中,有时也加些青草药,擂成酱状茶泥,再以开水冲泡 而成。

2、飨料可多可少,几乎农家所有的瓜菜香料、米粉肉类、豆米花生均可加入,不但清香可口,还有开胃健脾、 清凉解毒的功效。居民爱吃油腻,好吃辣椒。间隔一些时日就要炖一盆猪肉全家吃,算是加油,也可“清火”。而用辣椒配制的霉 豆腐,是农家常年佐食的小菜。酒宴分粗席、嫩席,各有成规。粗席为八盘菜,多用米面菜肴,喝水酒。嫩席多为十至十二盘菜,必具山珍海 味,喝冬酒或瓶装酒;或者“六大四小”、“二烧二白八大碗”,外加十一至十七果碟。现时多用双鸡、双鸭、双鱼、 双蛋,加以山珍海鲜。县城用肉较少,向细、精、雅方向转化,上菜也有固定程式:鸡、面、燕、大块肉甜汤 。农村使用八仙方桌,以肉多吃饱为首要,最后都要大块肉配饭。

3、传统食品有烧卖、大卷、韭菜包子,名菜有鱼生、老鼠干、蒟子冻(魔芋粉制品)等。宁化烧卖与韭菜包子的制 作有其地方特色,前者捣熟芋成泥拌薯粉,后者熬米浆和成粉团,然后搓捏成皮,包馅蒸熟。鱼生是取生草鱼主骨 两侧鲜肉,切成薄片,加入麻油、芥辣、酱油等调料生 服 饰 宁化服饰保持客家人朴素、大方的特点,以往普遍喜穿素色 ,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早年有群众 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但如今已不复多见 。服装式样比较单一。清代以前,男女都穿“大襟衫”,长 袖,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子统称“大裆裤”, 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次布裤腰。民国时期,除士贾 老人的长衫外,

4、男人改穿“对襟衫”,把襟开在正面,口袋二 大一小,直领,布扣,不加配饰。帽子无沿,布鞋布袜。女 装讲究装饰,如领边加滚饰,衣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 有一种叫“掩腹”的围裙,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 上端缝花刺绣,配上“腰链”和“牙牌”、“手镯”等银饰,大姑 娘梳长辫,小媳妇盘“翘髻”,系罗帕,穿绣花鞋,形成了农 村妇女的装扮特色。另外,儿童多戴虎头风帽,前额镶有“ 寿星”和“八仙”,后脑挂寿桃坠子,有的还带颈箍、手镯, 叮铛作响。从50年代开始,男青年逐渐蓄起“分头”,妇女剪成齐耳 短发。服装由中式转向西式,按时令区分衬衫、制服。制服 以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军装和列宁装为主,帽子

5、由解 放军帽转向鸭舌帽,套靴、球鞋逐渐普及。至80年代后, 外来成衣大量上市,花色式样不断变化。男女青年发型多样 ,皮鞋高跟,西服日渐盛行,但多不系领带。另外,戴戒指 、项链等首饰日趋流行。 居 住 宁化的传统建筑保留客家建筑的特征,一般都是一厅两厢,常称“ 四扇三植”,有的加庭院门楼。其特点是以正厅为主体,用中宫式活 门分前后厅,活门右侧设神龛奉祀祖宗,左侧置门通行。前厅多开“ 天井”,宽敞而且明亮。两厢楼棚间阁,窄小而又昏暗。也有二厅、 三厅或加“马槽”、“横屋”的,均呈左右对称。表现了中原的建筑工艺 。规模可大可小,有的扩展成“九井十三厅”的殿堂式建筑。还有一种 修起高大围墙御侵的“土堡

6、”建筑,可以聚居许多人家,这是客家人早 期特有的建筑形式。另外尚有前作厨房后作卧室的直条式,二楼围设 栏杆的梯台回廊式,寺庙的斗拱飞檐式,商店的木板店门式等各种建 筑。县城一般砖木结构。农村多为土木结构,东、南、北乡的边远山 村,纯木建筑也不少。畲民多住竹篱茅舍。解放后,公房逐渐增多,日益讲究科学性,城镇多建筑设计现代 化的混合结构楼房。民用建筑也打破单一的格式,趋向实用美观的新 型结构。农村建筑在用材上采用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的日益增多。 礼 仪宁化人民多礼好客,人情交往注重礼尚往来,待 人接物好用敬称谢词。客人来访,要出门迎送。在农 村,烧水洗澡是待客的一种礼遇。一家来客,周围邻 居都会凑集

7、豆米花生煎“擂茶”招待。平时见面,对晚 辈称“弟、妹”,平辈称“哥、嫂”,对长辈称“叔公”、“ 婶婆”。宴请宾客,婚嫁要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寿诞要 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丧葬祭奠要先送“烛礼”,后做 “拆封”(谢客宴)。故有“请亲贺寿”之说。“贺礼”不可 封口,否则要被退回。请客要催。旧时请柬有两种: 把所有客人列在一起的称“全贴”,坐首席的列第一名 ;另一种是“单贴”。宾客到齐,由招待宾客的专人依 次唱号,按照“左比右大,上比下尊”的席次和桌次, 由主人一一请其入席,为其斟酒,俗称“拘席”。待全 体坐定,鸣爆开宴。席间东道主要领家人斟酒谢客, 农村时兴敬烟。寿宴要分“寿饼”,婚宴须分“喜糖”。

8、 食罢鸣爆散席,主人等候在门口送客。此俗延续至今 ,不过较旧时简化而已。客家祖地宁化客家简介“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闽、赣边界的宁化县城,是个四野开阔的水城。偌大一条 翠江携其众多支流穿城而过,隋末唐初开县先驱巫罗俊的祠堂附近,更是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一 弯弯古雅的小桥底下,水声潺潺,水色青青,长长的荇草在水中飘荡,恍惚间,似乎走进了滇西的 名城丽江。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 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及外地经 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

9、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 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 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 、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 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当地人说,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 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 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 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 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 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 化便成为“世外桃源”。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 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 、语言,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 (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谢谢观看2011.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