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6525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必修三册、选修一二三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普通高中 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卡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

2、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2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 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 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4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

3、、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 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5997 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 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

4、,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

5、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 锭领回,作价25 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9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 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

6、族精神的理想10民国初年, 孙中山说: “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 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111917 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 , 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这一论述反映了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

7、改造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1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大革命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运动13阅读下表:19211936 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类别比重( %)年平均增长率% 1921 年1936 年轻工业44.1 30.7 5.46 重工业54.6 62.9 9.94 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B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D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141954 年 10 月 5 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

8、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A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急需法律保障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15下列宣传画、宣传标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猪羊肥大赛黄牛1981 年蛇口标语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6邓小平在会(注:指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属于材料所说“新话”的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发展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价值规律设立经济特区ABCD1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 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18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19 17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 世纪

10、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舞台。这种制度变革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在 15 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 到 1400 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21下表反映了19 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 年水渠长度增加了

11、3 倍1850 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 千米的铁路1852 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 万吨18001850 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B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2苏共中央九月全会(1953 年)和七月全会(1955 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刺激因素起作用。这表明苏联A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231947 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 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

12、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A恢复西欧经济B稳固资本主义C打开西欧市场D遏制共产主义24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 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 题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 题3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5( 25 分)阅读

13、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2 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 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

14、、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二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 医院、消防班、 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 )、网球场、影剧院等。1862 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1879 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1890 年,华侨黄秉常在

15、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14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 世纪广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1 分)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 1960 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材料二1953 1964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年份

16、粮食总产量年份粮食总产量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请考生在第 27、28、29、30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7( 1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