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6327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蒲航安徽大学历史系2012级历史学专业J11214001 一合肥市高等级旅游景区特征21 世纪中国旅游市场从重点旅游景区竞争发展到大尺度旅游目的地竞争, 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 自然而然地被赋予省域旅游中心的重任,并且在合肥旅游经 济圈的建设中担当重任。 提到安徽,多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黄山。 提到合肥, 很少有人知道合肥知名的 旅游资源。 众所周知, 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及其荣誉称号的等级相关。安徽作为国 内的旅游资源大省, 很遗憾合肥作为其省会城市并不是旅游资源大市。根据国家 旅游局命名的 5A和

2、4A级旅游景区,对合肥以及安徽省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 等级 5A 级 4A级合肥市 (个) 0 19 安徽省 (个) 8 115 所占比 (% ) 0% 17%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计算 安徽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很大,无论是旅游经济指标、还是旅游要素 的数量、质量水平,皖中和皖北地区都明显低于皖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南 热、中温、北冷”的旅游市场。皖北、皖南都有了5A级景区,但位于皖中的合 肥没有一家 5A级旅游景区, 4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在全省所占比例也比较低。 旅游资源历来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贫乏势必会制约旅游业的 发展。根据许春晓教授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定

3、义和研究,旅游资源优越区 主要是指拥有世界遗产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5A级旅游区、其他类型资源来 源众多,而合肥属于典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受旅游资源贫乏的制约, 旅游资源 非优区一般来说发展不如旅游资源优越区。合肥市具有旅游资源非优区城市旅游 功能不全, 旅游景点少而小, 团队游客不多, 主要依托旅游景点观光客所占比例 偏低,高端与远程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游客数量甚少的典型特征。二合肥市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合肥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秦汉之交置合肥县,东汉末以后合肥数 为州郡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称为“庐州”。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 政中心和军事重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1949

4、年合肥解放,同年设市。 1952 年安徽省会迁入合肥。 2011 年,原地 级巢湖市的居巢区、 庐江县并入合肥。 合肥市现下设四区、 四县、一市(县级市),其中蜀山区还包括政务新区、 经开区和高新区, 包河区包括滨湖新区, 瑶海区还 包括新站区。 截至目前, 合肥拥有 4A级旅游景区 19 家,但地域空间分布比较分 散。19 家 4A级景区分散在市辖各区、各县中,见下统计表。区(县)4A级旅游 景区数量景区名称 瑶海区 (含新站区) 1 李鸿章享堂庐阳区 4 安徽省博物馆 (老馆) 、三国遗址公园 李鸿章故居、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 包河区 (含滨湖新区) 2 包公园、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蜀山

5、区 (含政务新区、 经 开区、高新区)4 安徽省博物馆 (新馆) 、合肥市植物园 合肥市野生动物园、徽园(经开区) 巢湖市 (县级市) 1 紫薇洞景区长丰县 3 丰乐生态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肥东县 2 岱山湖、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肥西县 3 三河古镇、紫蓬山、肥西老母鸡庐江县 1 金孔雀温泉度假村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合肥市旅游局相关资料统计 特别说明: 1. 因安徽省博物馆分为老馆(位于庐阳区)和新馆(位于蜀山区政务 新区) ,所以统计时分别计数;2.因李鸿章故居和李鸿章享堂共同申报并获批4A景区,所以亦分别计数。 合肥市辖面积达 11408.48 平方公里,幅员辽阔

6、。从上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市内 4A级景区分布在各区县中。首先,从旅游资源集中度看,合肥市旅游资源 集中度空间分布偏散,难以组合成大体量、高密度的旅游景区。 其次从旅游资源类型看,现代人文类资源(如合肥市野生动物园、合肥市 植物园、徽园)的规格和档次对省外游客的影响力有限;历史遗产类(包拯、李 鸿章等名人遗存)同全国相比景点体量偏小, 难免有名声大而观赏性低之憾; 再次 为水文景观类资源 , 但除巢湖外 , 规模均不大 , 而巢湖又有水体污染之困扰, 且其 主要游览区域不在合肥市区内,三合肥市高等级旅游景区发展建议1. 加快景区建设投入,积极组织申报高等级景区。从2006 年以来,合肥市 4

7、A级景区从无到有,迄今已经达到19家,申报高等级景区依旧刻不容缓,尤其 要尽快摆脱没有 5A级景区的尴尬局面。除三河古镇申报5A级景区外,包公园、 李鸿章故居要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加大景区设施、服务建设投入。落实资金到位, 积极申报 5A级景区。 2. 合肥在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上, 要尽快实现从旅游集散中心向旅游中心城市的跨越。 合肥应在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好省会城市优越的 海陆空交通网络资源,新桥机场,高铁合肥南站,合安、合巢芜高速公路等立体 交通网络资源,吸引游客。同时也可以利用优越的交通网络资源,联合六安、淮 南、滁州等城市,共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促进景区集群。同时也可以

8、同其他城 市一起,向海内外市场共同宣传,把5A级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天 柱山、琅琊山、采石矶等纳入合肥旅游圈,联手组合旅游线路,以弥补合肥高等 级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类型不足的弊端。 3. 在观光旅游方面, 要高度评价包公、 李鸿章等名人的市场影响力,大力整 治与提升人文旅游景点, 展示千年古城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重新规划相关 景区文化旅游功能并且兴建相应的设施,增加游客体验和提高互动性、趣味性, 全面提升其观赏性、文博性与娱乐性。 4. 充分利用合肥作为 “四大科教名城” 之一的优势, 加大投入支持科教游和 高校游,其中科教游以中科院科学岛、中科大、安徽省科技馆为游览点,高校游

9、以中科大、安徽大学和合工大等全国知名高校校园为主,接待安徽全省乃至辐射 全国范围的科技爱好者和大中小学生游客。 5. 针对目前合肥市内4A级景区分布分散,以及自助游游客群体扩大,为了 增强合肥市内 4A级景区集群化, 方便自助游 (不含自驾游 )游客,采取相关措施。 借鉴其他地方方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联合合肥市公交集团开通旅游公交 线路以连接市内 4A级景区和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等交通枢纽。 6. 打造高等级景区与夜游相结合。充分意识到夜游市场巨大的潜力,如“夜 游包公园”,可以参照西安华清池景区长恨歌 、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等 实景演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梦回徽州实景演出。也可将包

10、公园景区晚上 作为表演的舞台场所,表演合肥地区传统庐剧,与包公相关的舞剧、情景剧、水 幕剧等。同时对加大特色夜游街区的宣传,使类似于北京簋街的罍街、 类似于北 京地区后海的后街富含合肥地域特色文化,在大力宣传造势新建街区的同时,也 要与传统夜游街区如纍街、后街、银屏巷、宁国路龙虾美食街、马鞍山路酒吧街 相结合,加强对其升级、改造。 7. 充分利用事件营销适时提升游客吸引力。尤其是可以多承办一些国际性、 全国性的赛事、会议、活动等,获得媒体关注度,提升知名度,如2010 年的全 国第四届体育大会、 2014 年刚刚结束的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等。也可以举办一些 促进转型升级的有地域特色的活动,如庐州龙

11、虾节、 安徽美食节、安徽戏剧节等。 8. 加大合肥旅游的宣传力度, 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名片。 充分利用“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的城市名片, 利用巢湖和科教创新城市资源进行旅游宣传和发展。在 央视和地方卫视和地方旅游频道大力、连续投放旅游资源宣传广告, 深入借助纸 质媒体、网络媒体平台推进宣传。参考资料:1. 章尚正等:安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 周玲强:旅游产业整合提高竞争力研究- 以浙江为例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3. 刘沛林 .杨载田: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 衡阳市旅游发展规划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王建军 . 郑进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旅游学刊2004 5. 许春晓: 21 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旅游学刊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