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D与睑缘炎的 诊断及治疗主要内容MGD的诊断及治疗睑缘炎的诊断及治疗典必殊眼膏治疗睑缘炎的临床观察定义和分类解剖、病理生理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ian gland dysfuction,MGD)定 义 MGD:睑板腺的慢性、弥漫性 异常,通常以终末导管的堵塞、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临床上引起泪膜的异常、眼部刺激症状、炎症反应以及眼表疾病20112011年悉尼年悉尼APAOAPAO会会MGD workshopMGD workshopMGDMGD分类分类20112011年悉尼年悉尼APAOAPAO会会MGD workshopMGD workshop睑缘解剖 v 全身最大的皮脂腺v 不与毛囊直接接触v 开口位于灰线与 Marx线之间灰线(GRAY LINE)与MARX线鉴别睫毛位于灰线之前睑板腺位于灰线之后Marx线=MCJ睑板腺开口的内侧宽0.2~0.3mmMarx线灰线睑板腺上睑腺体宽上睑腺体宽下睑腺体短下睑腺体短数量数量( (个)个) 25~4025~40 平均平均31 31 20~3020~30 平均平均26 26 长度长度(mm) (mm) 5.5(5.5(中央中央) ) 2 2容量容量(ul) (ul) 26261313分泌能力分泌能力2 21 1睑板腺组织学单个睑板腺的组成腺泡周围导管中央导管(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排泄管(内壁为全角化的鳞状上皮)腺泡的结构全分泌腺泡:充满分泌细胞(meibocyte,睑脂细胞)周围绕以基底膜腺泡周围有毛细血管(c)和神经纤维(n)睑脂的转运睑脂的持续分泌产生的分泌压使其向外排泄眼轮匝肌和Riolan肌的收缩对睑板腺的压迫作用驱使睑脂排出睑脂的生理特性和作用屈光指数为1.46~1.53,但泪膜脂质层非常薄对整体屈光状态无明显影响睑缘的脂质300ug,泪膜的脂质约9ug,尚不清楚脂质如何从脂质库分布到眼表形成泪膜表面活性剂是脂质分布于液体所必需的睑脂对泪膜的作用:减少水层的蒸发、增加泪膜稳定、促进泪膜分布睑脂的其它功能维持眼表的光学表面屏障保护作用,减少微生物和有机物的侵袭减少佩戴角膜接触镜的不适感防止睑缘泪液溢出防止皮脂对泪膜的污染睡眠时封闭睑缘病理机制阻塞性MGD睑板腺结构改变过程正常开口和 排泄管 阻塞中央导 管扩张腺泡 萎缩角化MGD的流行病学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最高MGD的危险因素LOGO睑缘炎、干眼症、 毛囊蠕形螨、角膜 接触镜等性激素缺乏、干燥 综合症、高血压、 高血脂、BPH、银 屑病等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抗抑郁药、抗组胺 药、维甲酸等全身疾病全身疾病眼部疾病眼部疾病药物相关药物相关蠕形螨性睑缘炎 • 睫毛根有鳞屑样附着物 • 正常人睫毛捡出率26.7%~60% • 睑缘炎发生率为28.8%拔除睫毛Kemal M:ophthalmic epidemiol 12:287290,2005RGPCL睑裂斑•氧不足 •感染 •镜片污染•机械损伤 •过敏反应 •干眼改变正常的泪膜分布和动力学,镜片吸附水分,导致眼表脱水长期戴镜对眼表和睑缘影响长期戴镜对眼表和睑缘影响镜片污染机械损伤MGD的临床表现症状自觉症状:烧灼感、眼痒、异物感视力:可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 体征:睑缘形态的变化 ■ 睑板腺的缺失睑板腺分泌物的改变睑板腺开口及睑缘形态的变化睑板腺的帽冠睑腺口凸出睑板腺口脂栓后睑缘钝圆、增厚 新生血管睑缘部黏膜消失 过度角化睑缘不规则、睑板 腺开口消失睑板腺红外线分析仪观察正常睑板腺上睑细长,约25~40条;下睑睑板腺短粗,约20~30MGD睑板腺睑板腺的分布和走行看不见与睑板纤维化和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有关正常睑板腺透过睑结膜面可清晰看见导管两边的白色囊状结构通过冷光源透照下睑睑板腺透照睑板腺透照睑板腺缺失评分及分级• 评分:1分:睑板腺缺失2/3 上下睑板腺分级合计评分,共6分。
• 分级:0级:0-1分; 1级:2-3分; 2级:4-5分; 3级:6分0级1级2级3级睑板腺分泌物的改变细菌分泌的酯酶将脂质分解成多种脂肪酸细菌分泌的酯酶将脂质分解成多种脂肪酸过量游离脂肪酸通过皂化作用形成泡沫状分泌物过量游离脂肪酸通过皂化作用形成泡沫状分泌物泡沫样分泌物泡沫样分泌物MARX 线前移或后移是 诊断MGD的重要体征MarxMarx位于脸板腺开口,呈波浪状黏膜皮肤交界线(黏膜皮肤交界线(MarxMarx线)线)部分交界线位于睑板腺开口处结膜瘢痕形成腺口呈椭圆形拉长前移后移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1.症状2. 睑缘部形态的变化3. 睑板腺脂质性状及排出难易度的改变4. 睑板腺缺失5. 泪液的变化6. 眼表及角膜的变化症状症状 + + 2 2~~4 4项中任何一项异常可诊断项中任何一项异常可诊断 MGDMGD 如无症状则诊断为如无症状则诊断为 无症状无症状MGDMGD MGDMGD诊断基础上诊断基础上 + + 5 5异常,诊断为异常,诊断为 MGDMGD伴蒸发过强性干眼伴蒸发过强性干眼 MGDMGD诊断基础上诊断基础上 + + 6 6异常,诊断为异常,诊断为 伴眼表损伤的伴眼表损伤的MGDMGDMGD伴蒸发过强性干眼表层点状角膜炎脂质层增厚MGD患者的干眼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BUT缩短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干眼分泌物滞留→ 细菌脂肪酸 产生自由脂肪酸 泪膜不稳定→ 蒸发↑渗透压↑ 眼表炎症 干眼葡萄球菌睑缘炎→慢性眼表炎症→辅助腺管阻塞→干眼阻塞性MGD表层点状角膜炎新生血管侵入球结膜充血睑缘炎、MGD与干眼关系睑缘炎MGD老年化 性激素改变辅助泪小管 阻塞→泪液 分泌减少脂质层的 改变泪膜不稳定干眼眼表 炎症眼表 炎症MGD治疗目标和方法清洁眼睑 :清洗睑缘、热敷、按摩(需坚持数周甚至数月)脂质替代治疗:亚麻子油胶囊口服,1%蓖麻油口服强力霉素、四环素能抑制细菌脂肪酶活性,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1%阿奇霉素滴眼有助于MGD的纠正,改善睑板腺的分泌质量睑缘区涂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眼膏BKC明显时先用点必殊膏1~2周弱效糖皮质激素bid~tid,渐减量人工泪液治疗治疗3 3周周治疗治疗2 2月月治疗前治疗前睑缘炎的定义和分类是指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睑缘前唇疾病,包括睫 毛毛囊附属皮脂腺的炎 症睑缘后唇的疾病,主 要指皮脂腺的炎症和 感染前后唇均有病变前部睑缘炎后部睑缘炎混合性睑缘炎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睑缘炎的病因Jackson WB, Blepharitis: current strategi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n J Ophthalmol 2008;43:170-9前后睑缘炎体征的比较前睑缘炎睑缘血管扩张睫毛根部鳞屑、硬痂睫毛脱落、倒睫睑缘切迹后睑缘炎睑板腺开口异常(赘生物后退、增生、阻塞)睑板腺分泌物异常血管扩张角化、结节、增厚、结痂睑缘炎的特点各型间症状重叠均有不同程度的泪液功能障碍常导致相邻组织的眼表炎症使原有眼表疾病过敏、干眼加重慢性病程、复发缺乏实验室诊断依据治疗困难可能是术后感染的主要来源睑缘炎的特点后睑缘炎和混合型睑缘炎易发生角结膜病变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角结膜病变比睑缘炎恢复快儿童BKC易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lepharokeratoconjunctivitis,BKC)多发生于葡萄球菌性睑缘炎,葡萄球菌抗原 自身可通过粘附于角膜上皮中的细菌抗原结 合受体而产生炎症反应青年患者BKC的病原学<35岁,23例,20例(87%)为女性13例(56.5%)有霰粒肿病史20例行睑板腺分泌物培养12例(60%)痤疮丙酸杆菌,2例金葡 菌、2例其他葡萄球菌Suzuki T et al,Phlyctenular Keratitis Associated With Meibomitis in Young Patients, Am JOphthalmol2005;140:77–82.睑板腺分泌物细菌培养涂片检查发现大量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大量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提示有细菌感染提示有细菌感染 分泌物培养: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分泌物培养: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睑缘炎的诊断睑缘炎症状、体征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炎睑缘炎诊断确立排除其他疾病实验室辅助检查治疗目标和原则减少局部细菌载量,从而减轻刺激症状改善MGD减轻宿主局部的免疫反应病因治疗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疗程:轻度>2个月、中重度>3~6个月目标目标原则原则前睑缘炎的治疗局部治疗清洁睑缘:稀释的婴儿香波或生理盐水棉签轻擦睫毛根部,bid睑缘区涂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眼膏,bid~tid典必殊眼膏、托百士、红霉素、夫西地酸等人工泪液全身治疗严重者:多西环素50~100mg,bid,1~2w补充维生素C、B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及甜食,戒烟酒典必殊眼膏治疗睑 缘炎的临床观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同仁眼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材料和方法多中心对照试验组: 典必殊眼膏; 对照组: 托百士眼膏目的:观察典必殊眼膏治疗睑缘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时间:28天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临床上确诊的睑缘炎患者入选标准临床明确诊断的各种睑缘炎患者:患者有眼部刺激症状、烧灼、流泪、眼痒、睫毛根部 结痂等现象,查体可见睑缘充血、睫毛脱落或乱生、睫毛根部异常 物质堆积、溃疡、鳞屑、睑板腺开口异常、睑板腺分 泌物异常、角化、结节、结痂等年龄3岁到80岁愿意服从本实验方案排除标准对药物成分过敏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青光眼患者,或者眼压大于21mmHg者眼部患有病毒或者真菌感染者患有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在试验 过程中可能会进展的其他视网膜病变者如病人合并应用其他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应停 药1-2周方可进行临床试验剔除标准未能按试验计划随诊者试验期间合并应用其他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有严重全身或者局部不良反应者试验方法治疗:热敷、按摩及清洁睑缘试验组:典必殊眼膏qn,新泪然tid对照组:托百士眼膏qn,新泪然tid观察点:试验开始当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保证眼膏涂在睑缘保证眼膏涂在睑缘评价项目症状评分 烧灼感:0-3分 流泪:0-3分 畏光:0-3分 眼痒:0-9分 体征评分 睑缘充血、糜烂、鳞屑等累及范围:0-3分 睑板腺开口异常累及的范围:0-3分 睑板腺分泌物情况:0-3分 球结膜充血:0-3分 泪膜破裂时间(BUT):0-3分 荧光染色:0-3分 新生血管:0-3分 总分:每只眼的总得分分别相加疗效判定痊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计分为0)显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之和减少大于或等于40%者好转: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之和减少小于40%者无效:与用药前相比,复查时症状和体征计分之和不变或增加者。
统计学方法T检验:年龄、IOP、症状体征总评分卡方检验:性别、诊断秩和检验:病程、矫正视力、症状和体征评分精确概率法:青光眼史及家族史、睑缘炎史结果:人口学特征人口学资料人口学资料试验组(试验组(n=81n=81 ))对照组(对照组(n=67n=67 ))总体总体平均年龄平均年龄42.0642.06± ±18.5718.5744.4844.48± ±17.7417.7443.15±18.1143.15±18.11最小年龄最小年龄3 36 63 3最大年龄最大年龄808076767575性别性别男性男性323227275959女性女性494940408989年龄、性别: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