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练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5676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练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练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练字) (人教版 ) 教学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相关知识 (2) 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目的解答方法 3、 情感目标:从对炼字的鉴赏中体会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炼字”的相关知识 2、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1 课时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的一道题。古人诗歌创作中的“炼字” 集中体现了诗歌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也为学生的诗歌鉴赏指明了一个方向。 因此,掌握好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向、答题技巧, 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诗歌 鉴赏能力

2、,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应该把“炼字”作为诗歌鉴赏的一个切入点。 一、 导入 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 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 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 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 知识构建 1、 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 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1) 炼数

3、量词 如: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齐己的早梅 )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 , 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富于表现力 (2) 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活用(使动) 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格外醒目,“直”写出烟 的坚毅挺拔之美。 圆:广阔的长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合在一起, 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又如: “犀箸厌饪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 (杜甫丽人行) “久”形象地描 绘出贵妇人们举起筷子时开始迟疑,继而生厌, 终至微微蹙起眉头的神情。 “空” 形象表现出御

4、厨们如何竭尽全力却白白忙活一阵子。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用 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红、 蕉叶转绿的动态, 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3) 炼动词拟人 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怨”字用了拟人手法, 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4) 炼虚词 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 由王勃的故事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去掉“共”“与”二 字,两句就显得极为板滞。 2、 炼字型鉴赏题答题方法: 导学教程第 210 页 问: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5、字?”或“某字历年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 它好在哪里?” 答题方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 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例: 导学教程第 210 页白居易南浦别(略) 三、 实战训练:导学教程第 213 页 第五题 1、 教师点拨: 步骤 1: “系”写出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释义) 2: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联想、描述景象) 3:形象地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2、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啼” 四、 总结 1、 “炼形容词”:应考虑形容词的活用,作答时,可在答题“步骤三”中,用上 诸如此类的语言形象地表

6、现出、形象地描绘出, 2、 “炼动词”:主要考虑拟人手法的应用,作答语言与上同。 五、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教程第213 页 第七题;第 217 页 第 29 题板书设计: 炼字炼字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可以是元散曲,如2007 年浙江卷选择了一首元代赵善庆的 中吕 山坡羊燕 子: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还选了一篇是金代吴激的词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7、,飞向谁家?恍然一 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就材料选择的篇数而言,可骒单篇,如2008 年重庆卷、北京卷,也可以是两篇 或三篇的, 2007 年浙江卷是三篇作品风格比较鉴赏,即除了赵善庆 中吕 山 坡羊燕子、吴激人月圆之外,还有一篇唐代刘禹锡的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过,高考比较鉴赏,一般都是两篇,三篇很少。解答风格鉴赏题两步走:结合语言特点,辨识界定风格;结合具体诗句, 阐释风格。这“两步走”也可以说是两个关键点,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题干 指向,或一步,或两步,不必拘泥;在界定风格时,可以概括或变通使用平时 掌

8、握的风格“术语”。抓住这两个关键点,以上三题的“风格”也就不难“简要分析”了:2008 年重庆卷 12 题(2)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 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 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008 年北京卷 12 题(3)答案: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涨重。简要分 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 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2007 年浙江卷 16 题(2)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 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9、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 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二、语言风格的分析与鉴赏有的题,需要从相关古诗词的总体风格切入,通过分析出题材料的内容主旨或 语言特色来解答,属分析、鉴赏题型。请看2008年全国卷中 12 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 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

10、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是一道样诗鉴赏题。宋诗的总体风格是“生新瘦硬”。所谓“生新”,就是 刻意求奇;所谓“瘦硬”(瘦劲),就是洗净铅华,刚健有力。有人说,宋诗 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读宋诗既像欣赏寒梅秋菊,幽韵冷 香,又像品尝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潘大临这首诗首联写地势险要,虎踞龙盘:西山重峦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 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之渊,江中巨石嶙峋,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颔联 写古贤功绩,波流万世;地势优越壮美,三国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叱咤风 云的英雄建立的丰功伟绩, 就像滚滚东去的波浪奔

11、流万世。 这里写“虎穴”“龙 宫”,刻意求奇生新;英雄伟绩,流之无穷,写得壮美瘦劲颈联写 沙明天阔,宿鹭飞鸿:俯视沙滩,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在那里栖息, 仰视天空,开阔无垠,鸿雁高飞云端,似乎不是前移,而是后退。这一联炼字 极见功力。“拳”是名词,修饰“宿”,名词作状语,表现一种神态,是说“白 鹭睡眠时一腿蜷缩”得像拳头一样,瘦劲。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 上栖息的神态。“拳”与对句中的“退”相对,“退”字仅是字面上的借用, 事实上飞鸿并没有后退,只是由于天空太阔,鸿雁飞得太高,蓝天背景太大, 使人无法觉得它们有移动。以“退”写“进”“生新”,这生动地表现出 飞 鸿在 天 空 飞

12、行 的 状 态 。 “ 拳 ”“ 退 ” 都 是 朴 实 的 常 用 字 , 洗 净 铅 华 “瘦”。至此,联系第(1) 题中的设问, 则不难作出答案: “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 地表现出鸿雁在天空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 合的画面。尾联写叹时思隐,垂钓归船:“我”最羡慕江上的垂钓者,钓罢归 来,驾着轻舟在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这一联先“点”后 “染”,即先直抒胸臆, 表达归隐之志, 接着又紧扣隐逸之志, 用“垂钓归船” 之景来渲染。联系全篇,诗人既缅怀、景仰古贤功烈,又向往隐逸生活。看起 来

13、有点矛盾,其实,这是故作平淡之语,在向往隐逸生活背后隐藏着诗人内心 的无奈和不平,诗人又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这便是“美在气骨,以意取胜, 清奇、深隽、透辟”。全诗情感沉郁,内蕴深刻,深得杜诗五律之妙。潘大临属江西派,这一派奉杜 诗为“祖”,诗人当然也不例外。若把握住了宋诗总体风格,从大处着眼,则 不难答出上述第( 2)题中的问题: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 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 “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 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想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 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

14、雨朦胧中归去!当然,这两道试题,也可双常规思维来解答。第(1)题是考查赏析炼字。赏析思路是:弄清句义,选出诗眼;回归原诗, 联想描述;点明作用,或说烘托某种意境,或说表达某种感情。由此也不难 得出第( 1)题答案。第(2)题考查对古诗词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常规思路是:透视意象,感 悟思想内容;找出抒情句,分析作者情感;联系全诗,简要阐释。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时,不可胶柱鼓瑟,应依据具体诗篇,在通读全诗 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出题材料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如 2008年上海卷中的宋诗, 则适宜从“语言特色”角度进行赏析解题。请看试题阅读正面的诗歌,完 成 1516 题。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

15、,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 临长江。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王安石诗歌的语言,就表达特点而言,往往散文化、议论化,(其实,这也是 宋诗的语言特色)通观这首五言律诗,这个特点也很突出。解题时,也可从这 个角度切入,疏通理解诗歌

16、。首句“客思似杨柳”,是个比喻句,散文化句式,“主谓宾”齐全。意思是, 客居他乡的愁绪好像飘拂在春风里的千万条杨柳。联系上述15 题,不难看出 A 项“赏析”错误,春风里“千万条”的“杨柳”,是比喻“客思”春愁的,并 非实景。如果抓住句中主语“客思”,谓语“似”,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颔联 “更倾寒食泪, 欲涨冶城潮”,两句都是动宾结构,也是散文句式, 其中“涨” 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动用法,即“寒食泪”使冶城江水上“涨”。从句式特 点入手,两个诗句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倾泻而出的泪水使冶城江水上涨化为春 潮。这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来写哀痛之情,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也不难体会。这 样上述 15 题正确项 B 也不难选出。颈联“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是两个主 谓式结构的诗句。意思是头巾下的白发争着生出,镜中青春容颜早已淡去。诗 句中的“雪”“朱”二字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