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5660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汉字的特点( 一) 从文字体系上看,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一种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取决于该文字所使用符号的性质。表音文字是用字 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直接地显示出来的文字。如英文使用的符号是一套表音却 不表意的字母, 如单词“ wood ”,人们可根据发音规则准确地读出其音,却无法 由词形推知词义。 汉字则不同, 汉字的字形同其所指之意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 “木”,字形即像生长的树木之状, 由字形可推知字的意义。 虽然经过隶变和楷 化的汉字,其字形表意的直观程度大大减弱,但现代汉字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今天形声字中的形旁在表示字义的类属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如: “桌、椅、 林” 等字义都与“木”相

2、关。 因此,汉字的构字符号是表意符号,现代汉字应属于表 意文字。表意性质的汉字记录语言里具有不同意义的同音字时,也力求在字的形体上 表现出它们的区别,如:“铃、伶、翎”是一组同音字,但它们有不同的形旁, 以区别出不同的意义:“铃”是用金属制成的响器;“伶”是戏曲演员的旧称; 而鸟的翅膀或尾巴上长而硬的羽毛是“翎”。所以, 同音异义字的字形各不相同。 这造成了汉字数量庞大,形体复杂,加重了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负担。此外, 由于表意而不表音, 在不同的方言中, 同一汉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不利于汉民 族共同语的语音统一,给不同方言区人们的口语交际带来困难。但是,用汉字写出来的书面材料, 不同方言区的

3、人们可以读懂。而且由于表意汉 字只同意义直接联系, 同语音不直接相关, 现代人可以阅读古代文献典籍,不受 语音古今变化的影响。( 二) 从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看,汉字代表语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任何一种文字都记录一定的语言单 位。汉字与有声语言中的音节相对应,除儿化中的“儿”字不代表音节外,一个 汉字代表口语里的一个音节。 由于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一个汉字 表示一个音节, 一般也表示一个有相对稳定意义的语素,从这个意义上讲, 汉字 代表语素, 是语素文字。 如“自学”这个词, 写下来的两个汉字在口语表达中是 两个音节, 且“自”与“学”又各有相对稳定的意义,是最小的音义

4、结合体, 即 语素。正因如此,汉语中人们常用“字义”这一说法,其实指的就是语素义。汉字也记录少量非语素的音节,如:“玻璃”、“尼龙”,只表示bo、li 、ni 、 long 等音节,而不独立表义,但这类汉字不同于音节文字。音节文字中的文字 符号是专门用来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而汉语中的这类音节仅仅是某个多音节语 素中的一个组成音节, 只有当它处于这个多音节中时,才是代表音节的, 否则就 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 从汉字的外形结构上看,汉字是平面型文字世界上许多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都采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汉字却是方 块字,即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记录,这与线性文字很不相同。 线性文字的字母从 左到右

5、横向展开, 或从上而下纵向展开。 汉字的笔画则是横向纵向同时展开,形 成平面。因此,笔画间的空间配合关系就比线性文字排列方式复杂,字形也富于 变化,再加上笔画间距离的远近、 笔画长短不同等因素的作用,汉字组合的平面 图形更加丰富。由于汉字的平面型特点, 汉字部件复杂多样、 字形特征鲜明, 但同时也造成部件 和字形数量的繁多、形体相近,给读写汉字带来一定困难。( 四) 从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看,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拼音文字一般采用分词连写,即在词内连着写, 词与词之间分开写, 用空隙 表明词的界限。如We study chinese 。从文字记录形式上看,这句话由三个词 构成:“ we ”、“stu

6、dy ”和“ chinese ”。而用汉语表达这句话,则写成:我 们学习汉语。字与字分开,不用空隙表示词的界限。由于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汉语书面表达中不显示词的界限,阅读时不 容易掌握好句子内部的语音停顿,有时甚至会误认词与词的界限, 造成歧义,如: 将军用毛毯盖在他身上。可有两种词的分界:1.将军用毛毯盖在他身上。 2. 将军用 毛毯盖在他身上。在计算机处理汉语信息的过程中,词的自动切分是 一个困难而又关键的“瓶颈”问题。二、汉字的作用(一)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祖先创造了 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在哲学、文学、史

7、学、经济学、军事学、医学、科技等方 面都曾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正是借助古老的汉字, 这些成果才得以记载保存下来, 得到继承和发展, 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宝贵的文 化财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 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 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汉 字记载了历代的文化遗产, 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 二) 汉字为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交际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方言复杂、 方音分歧很大, 有时甚至到了彼此不 能交谈的地步, 影响了社会交际。 但因为汉字是

8、表意文字, 与语音联系不大, 所 以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虽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话,但用汉字写成的书面语彼此都能读懂。 汉字在客观上起到了统一书面语的作用,对于帮助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交际,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字强化了汉族和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同文同根的民族意识,增进了民族感情, 这 对增进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 三) 汉字在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都曾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作为自己语 言的书写符号。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朝鲜人已经使用汉字, 并在相当长的历史 阶段完全使用汉字。大概到15 世纪中期,朝鲜才有了汉字笔画式

9、字母( 谚文), 夹在汉字中使用。 韩国至今仍使用汉字、 谚文的混合文字。 早在东汉时期, 汉字 经朝鲜传入日本。 日本现存许多古典著作是用汉字写成的,到公元 8 世纪才出现 汉字夹用假名的日文,一直到现在。公元前汉字就已传入越南,到14世纪才仿 照汉字创制字喃,与居于主要地位的汉字长期并用,直到1945年才以新创文字 取代。所以,汉字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这些民族 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汉字,这对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 来,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有着十分积极 的作用。( 四) 汉字促进汉语的发展汉

10、字记录汉语, 使汉语在方言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其统一性, 不曾分化为几 种语言。同时,有了书面语,语言的加工、调整、规范等工作才容易进行,因为 形诸文字的外部语言不像内部语言那样难以把握,它为语言的加工和提炼提供了 有利的物质形式, 使书面表达比口语更为严密、细致、有条理, 汉字对汉语的健 康发展和规范,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 汉字与书法艺术由于汉字是平面型文字, 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 成 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三、 汉字的结构学习要点:介绍古代汉语的几种造字法,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字对这几种造字法的继承、发 展情况。重点掌握现代汉

11、语的主要造字法,以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汉字虽然数量众多, 形态变化丰富,但有一定的结构方式, 遵循一定的结构原则。 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要把字形同被记录的汉语单位的音和义结合起来。(一)、古汉字的造字法关于古代汉字的造字法,传统有所谓“六书”之说,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产生新的字形,真正的 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1. (一) 象形象形是用线条勾画事物形状、 以形表义的一种造字法。 用象形方法造出来的 字是象形字。如:日像太阳的形状,太阳常圆,取圆形。月像一弯新月的形状。人像一个人侧面站立的样子。子两手上举,像襁褓中的婴儿。象

12、形字脱胎于图画, 有的像事物的形状、 轮廓,有的只体现局部特征, 虽具 很强的图像性, 但与图画有本质区别: 它不可能也没必要画得很细致,只需把一 类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就行; 它是一种形象符号, 该符号同语言里某个字的意义 相联系。它代表语言里的一个字,每个字都有一定的读音。汉字里用象形方法造的字不多。象形字像实物之形这一特点, 也是这种造字法的 局限,因为复杂的事物难以摹画,抽象的概念又无形可像。所以,即使在古代, 象形这一种方法,也远不能满足记录浯言的需要。2. (二) 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 或以象形字为基础增加标指性符号来构造汉字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叫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两

13、类。一类是用特定符号构成的纯指事字。如:三用三条线表示数目。上用一根弧线作基础,弧线上加一短横,以表示相对位置。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某些标指性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在象形字“木”的根部加上一横,指示在其根部。至在箭头下画条线,表示降落到地上。刃在刀口加点,指刀口所在之处。指事字虽然可以表示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弥补了象形字的部分不足, 但仍有很 大的局限,用抽象符号来表示语言中的意义是相当田难的。而且指事的两类结构 方式也不平衡: 纯指事字很少, 在象形字上增加符号的方式用得较多,因为它是 以象形字为基础的。总的说来,汉字中用指事方法造的字是比较少的。3. (三) 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

14、上的字构成新字的一种合字表义的造字法。用这种方 法造出来的字就是会意字。如:从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后面。看“手”放在“目”的上方,挡光以望远。友两“手”相助,引伸为朋友之意。休“人”倚靠在“木”旁,表示休息。会意以象形为基础, 也是一种象形符号, 但象形字是独体字, 而会意字是合 体字, 所以, 会意比象形更能产,如: 二木成“林”,三木为“森”;二人为“从”, 三人为“众”; 二火为“炎”, 三火为“焱”, 等等。原来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充 当会意字的偏旁,扩大了象形字作为书写符号的作用,在造字方式上进了一步。 汉字里会意字的字数比较多。会意造字法也有局限性,一是用几个象形符号的组合来表达

15、特定的意义,所 “会”之“意”往往难以琢磨, 有时显得很牵强, 如:“扇”原来的意思为门扇, 因门有两扇,犹鸟有双翅,故从羽。二是有些抽象、复杂之义也难以会意,难以 用此法表示出来。4. (四) 形声形声也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其中一部分表示字的 意义类属, 称为形旁或意符; 另一部分标明字的读音, 称为声旁或声符。 利用形 旁和声旁 (或意符和声符 ) 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如:竿从“竹”,“干”声,用竹子做成,读音为“干”字之音。理从“玉”,“里声,雕琢玉器( 变形为“王” ),读音为“里问从“口”,“门”声,询问之义,读音近“门”。在四种常用古汉字造字法中,象形、指事和

16、会意三种方法造出的字,字形不带任 何表音成分, 字形只与词 (或语素 ) 的意义相联系, 直接显示字义, 属表意字。 形 声字因为用了声旁而与所记录的词( 或语素、音节) 的读音相联系, 这些词就可根 据一定的读音而找到相应的声旁,因此,形声造字法能产性最高。在造字法上,它克服了纯表意的局限, 同语音有了联系, 记录语言方便得多, 体现出汉字字形 的表音化趋势。形声字虽然有了表音的声旁, 但仍属表意文字而非表音体系的文字,原因有 两点:1声旁不为表音设置形声字的声旁字形不是为了表音而设置的,它实际上是用象形, 指事、会意 等方法造出来的表意汉字,只是在形声字中暂时充当标音符号而已。2形旁为表意成分形声字中除声旁外还有形旁表意。(二)、现代汉字的结构方式现代汉字是对古代汉字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大部分由古汉字演变而来,也有部分 是现代新造的汉字。 从结构方式上考察, 现代汉字与古汉字的显著区别是形声化 趋势。甲骨文、金文以不带表音成分的构造方式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声 字逐渐增多,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上升到80左右,跃居主要地位,而 现代汉字里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