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33479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普通高中校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 20 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盥( gu n)洗迄(q)今不寒而栗( l )差(ch i )可告慰B小憩( q)纤(xi n)细身陷囹圄( y)脾(p)胃不和C 炽( zh)热显赫( h)什(sh n)刹海战战兢兢( j ng)D 憎( z ng)恶祈(q)祷削(xi o)铅笔窸窸( x)窣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B决择度假食不裹腹坐收渔利C 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负D 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2、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的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使心灵清澄。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A胜地淡泊庄重B圣地淡泊郑重C 圣地淡薄庄重D 胜地淡薄郑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B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C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

3、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 马龙,产品供不应求。D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C 当宾客们来到这个秀丽的小花园后,才看到婚礼的主会场竟设在花园人工湖心的小岛上举行,大家对婚庆公司的这个巧妙安排啧啧称奇。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

4、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自舍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剧本茶舍 雷雨等。B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曾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 ,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C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桃花源记 归田园居 饮酒等。 归去来兮辞一文表达了他辞仕归隐的决心。D 契诃夫是19 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

5、文学史上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7、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审容膝之易安 D强者必说于言8、下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9、下列词类活用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B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C 乐琴书以消忧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0、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A闻古之人有舜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马之千里者 D复驾言兮焉求二、文言文阅读( 10 分)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

6、众曰: “某良士,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 “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其人之与也与:参与B将有作于上者有作:有所作为C 怠者不能修修:进修,要求进步D 而望名誉之光光:光大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7、)A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B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其孰能讥之乎C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士之处此世D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强者必怒于言13、翻译句子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三、默写( 6 分)1、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还。2、,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 怀良辰以孤往,。,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能十步;,功在不舍。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分。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

8、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 米,皇穹宇高 19.2 米,祈年殿上升到 38 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 米,成为天帝的象征。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圆”不仅指外

9、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 “蓝天” 、 “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

10、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取材于杨辛天坛)14.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取胜。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11、。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15. 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16. 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答:,。17. 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答:五、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2、(1)( 2)题。 (7 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首联是说,虽然只是“微风” ,然而其声响还是让坐在窗前沉思的作者心惊不已。B颔联是说,风吹开了屋门同时弄得竹林中响动不已,使作者误以为有朋友来访。C颈联中,作者想象枝上露水被风吹摇而滴落的情景,透出一种心无所适的意味。D作者因风入题,又借风声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诗题中“闻风”二字正相切合。(2)作者对风声中自

13、己内心的感受进行描摹渲染,创造了一种清远孤寂的意境,请结合诗句对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作具体说明。(5 分)六、语言运用。共5 分。(1)把下面4 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文段中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关联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 分)书籍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供人们学习或查阅的工具。至于商周的甲骨刻辞、铜器铭文以及后来的石刻碑文,有学者认为那也是古代的书籍, ()甲骨和青铜器并非书籍的写刻材料,刻辞和铭文也并不以传播知识文化为目的,它们都不能算是书;碑石中,也有铭刻经典或诗文的,()它们并不能像普通书籍那样流传,只能算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在讨论书籍制度时也可以简而不论。不同时期的书

14、籍,由于所用材料以及样式的不同,形成各异的书籍制度。在我国悠久的古代文明中,书籍产生的时代很早,有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三种书籍制度大体上代表不同的历史分期,但是也有交叉。概括而言,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和册页制度。(2)请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七、作文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 万资助了 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

15、们很没面子。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材料二:华农大的学生利用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压岁钱 10元全部捐献给了她。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记者问姐姐说的什么。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以“帮助”为话题,自己确定立意,自己确定标题。但不能脱离材料,写一篇深刻蕴意的作文。字数800字以上。高二语文必修五模块考试答题纸一、基础知识(共 20 分,每题 2 分)二、文言文阅读。(共 10分)11、 ()12、 ()13、 (1)(2)三、默写( 6 分)1、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还。2、,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能十步;,功在不舍。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14、 ()15、 ()16、答:,。17、五、诗歌阅读。(共 7 分)(1) ()(2)六、语言运用。(共 5 分)(1), () ()(2)答案:1、D 2、D 3、B 4、A 5、B 6、A 7、C 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