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133469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和贸易经济 柳思维农业产业化内涵与特征农 业 产 业 化 模 式中 国 农 业 化 进 程国 外 农 业 产 业化启示湖南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对策贸易活动与农业化的实现l农业产业化内涵l 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l(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链条化、系列化 论 (2)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一体化;(3 )农业产业化是建立一个新型的农业组织方式 ;(4)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产 业的过程;(5)农业产业化是一种能够给有 关利益主体带来制度净收益的新型交易方式或 非市场制度创新;(6)农业产业化是指以某 种或某几种产品的生产为龙头,将产供销不同 阶段的服务企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联接起来

2、 ,组成一个统一经营的综合体。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提法是“农村出 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总体来说,不论上述各种观点存在何种差异,但 都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整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最基 本的内容。以上各种观点其实都是农业与非农产业 的一体化的思想的变形。农业产业化内涵l 农业产业一体化指的是产业系列化,实际上 就是将农工商“捆绑”在一起;而农业产业化 的含义则更广泛。除了包含农业产业一体化经 营的含义外,还包括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生 产方式的变更等内容,即是说不仅仅是指农业 经营组

3、织的创新,更多的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变 迁。这种制度的变迁既包括农业内部各专业生 产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包括农业与非农业之 间的协调与合作。 农业产业化内涵l 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农业生产经济 活动中,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和社会 效益为中心,发挥资源产业优势,合理 配置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 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市 场连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实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 产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化内涵l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 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又是互 相有机地联系着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 业产业化都不能运行,任何一方面搞得不好,

4、都会影响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如社会服务 ,要做到产前(供)、产中(产)、产后(销)一体化 ,整个经营要做到贸易、加工业、种养(农)业 一条龙,还应形成科技、教育、生产相结合。 农业产业化内涵l 农业产业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 系统。其中每个部分,比如专业化生产、区域 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 理等则是其中一个子系统。而在一体化经营的 子系统中,供、产、销,贸、工、农等又是它 的子系统。再者,作为一个地区要形成农业产 业化经营,要有许多实体性环节,包括资源的 依托、主导产业的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商 品基地的建立、农业专业户的培养等,这里每 个环节也是一个子系统。因此,整个

5、农业产业 化实践就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 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l1、生产专业化与布局区域化l2、农业结构最优化l3、农产品商品化市埸化l4、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l5、农业管理企业化l6、农业生产组织化l7、服务社会化l8、农产品质量标准化l 1、农产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布局 区域化和协作化。专业化生产形成以后,规 模也就越来越大,专业化生产集中在一起,形 成更大规模的区域化布局。与此同时,社会分 工越发达,社会协作也必然越发达。l 专业化生产、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料、技 术、产品的销售都有赖于其他专业化生产者提 供。提出了加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之间联系与 协作或新的制度安排的客观要

6、求。在这个基础 上,就会产生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等形式的 水平(横向)联合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垂直 (纵向)联合。l 2、农业结构最优化。结构最优化是实现 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各地自 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农业的产业结 构和品种结构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在 确定主导产业时,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要坚持有进有 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尊重市场 经济规律,搞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要避免在资源趋同的地区形成雷同的产 业和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使自己的产业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 始终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 l3、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开展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目的,就

7、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市场 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生产 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产品 的增值。因此,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实现 的市场价值就越多,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产 品商品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成果体现。推进农业 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小 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解决了卖难 ,又实现了增值。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 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注重销售,通过发展“ 订单农业”等形式,强化流通,变产品为商品 ,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终 目的。l 4、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 。l 从产业序列看,构成从农产品种植、养殖生 产,到农产品加工,再到农产

8、品及加工制品的 流通、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l 从组织管理看,则构成从农户到加工主体 再到贸易主体或者“公司十农户”这样一个组 织链。l 要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链条稳定,一是要有主 导产业;二是要有龙头企业;三是要有一体化经营机 制。一体化经营机制是其中一个关键。一体化经营机 制应当是以经济利益联动为主要手段,体现出两个功 能:一是确保各环节主体之间的联系是长期稳定的共 同利益或契约关系。二是确保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l5、农业管理企业化。l 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该象工业那样有完整 的生产工艺流程,实行企业化管理,包括产前、产中 、产后各个生产环节都由一个企业来完成

9、。这就是说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其生产经营形式必须企业化。 企业化管理是农业产业化的最显著标志。l 企业化管理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 排生产经营计划,把农业生产当作农业产业链的第一 环节或“车间”来进行科学管理,l 实行企业化管理,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且有利于提高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车间基地的实力和抗震性 ,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企业化管理体现在 龙头企业发展上,龙头企业水平越高、规模越大,牵 动力就越大,产业化成效就越好。l6、农业生产组织化。l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传统而 分散的个体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也 难以充当主体角

10、色,只有在共同利益和 自愿互利原则下,按必要的规范将农民 组织起来,才能使农民有力量维护自己 的权益。既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 民带入市场,又要切实关注农民利益, 这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体化机制最 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l 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可以发展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形式有两种:l 一是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它是按乡、村行 政区域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主要特征是社 会性,财产归社员集体所有,实行以家庭联产 承包为主的责任制。l 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是以某一产品 或产业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比较 典型的是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其特征为 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

11、、入会自由、专 业性强,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实 行专业合作。 l 7、服务社会化。l 服务社会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各有关部门、各行各业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 化,从各自的工作职能出发,创办、领办示范 园区或服务公司,一切以农业产业化的需求为 服务导向,以最终实行产业化全程的服务体系 的建立和完善为目标,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 、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靠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 快速发展。l 8、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国际质量认证标 准产品、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绿色无公害农产 品等所占比重)l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随着市场 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中国加入

12、WTO后国际化的到 来,农产品越来越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只 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立农业名牌,才能在 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农产品质量, 首要的是参照国际质量标准,生产符合国际标 准体系的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名 牌产品,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农业产业化模式l 中国当前各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和经济类型多种多样,但就其实质说来 则是共同的,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基础上,通过“龙头”对分散的、为数 众多的农户,发挥引导、组织、服务的 功能,推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向市场 经济和集约增长方式转变。l 1、市场带动形式(专业市场+农户)这 是一种在政府扶植下,通过众多生产商

13、(农户 )、经销商、加工企业对市场的共同开发而形 成以中央市场为中心的利益团体的开发模式。 其程序为通过政府的财政低息贷款建立市场, 然后把全部资本拆细折股转让给众多生产商( 农户)。土地资本一般作公共财产具有公益性 ,像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这类用地一般不作股本 金投入,而采用低租金形式。市场具有合伙人 企业性质,并建立一个由三方代表组成的管理 委员会来负责对市场的日常管理。至此,政府 完全退出管理,以后只行使税务、卫生检疫等 国家行政职能。 l这种模式的特点为:l 政府对产业化的推动是通过对众多小企业的有限 帮助来实现的,从而避免了政府的直接操作。各方 以市场为载体,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了

14、平均 利润,做到了利益分沾、风险共担。由于市场由众 多小股东组成,代表十分广泛。这种形式有利于农 户直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体现农户自主决策经 营的权利。l 其存在的明显缺陷是运用过程掺杂过多的政府行 为;受财力状况制约,市场基础建设滞后、管理规范 化程度低;市场连接的是千家万户,难以实施各种有 效的服务;信息覆盖面小、传递速度慢,较难发挥正 常的调节作用;农户仍然要承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 的压力。 l2、 “龙头”企业牵动形式(公司+农户)。龙 头企业模式很多,有流通型,有加工型,有流 通加工合一的工贸型,还有贸工农、产加销一 条龙的复合型,以及产品集散地性质的市场型 等。l 根据企业类型

15、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模式: 一类是市场和科技导向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 程序是: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培育良种和商品 示范基地输出技术,带动农户和中小企业发 展,实现企业扩张。其基本做法是一个投资商 兴办农产品加工或营销企业,建立一定的市场 品牌和知名度,然后,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良 种和示范基地,并与农户和中小企业签定合同 ,提供各种条件、标准和服务,逐步形成适应 市场需求的生产规模。l 这类开发模式有以下特点:l 商品基地的生产规模大体与龙头企业的生 产规模相一致,无论初级产品的数量、质量以 及产品价格都易于控制,规模比较稳定。l 中小企业和农户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之 间没有资产联系,但龙头企业凭借

16、自身优势和 各种良好的服务、优惠条件,通过契约与初级 产品生产者(商)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l 这种模式一般要求龙头企业有较强的资本 、技术、市场作后盾,产品技术层次较高,服 务比较到位,市场资讯发达,并具有现代企业 经营意识。l3、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l 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对现有地方性企 业和基地进行治理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 再输入进行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实现企业扩 张,提高市场占有率。l 其基本做法是:投资商首先对现有企业和 基地作出基本分析,确认其是否存在产业开发 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治理,然后向 加工产业和商品基地同时扩展和延伸,使产业 链拉长,实现产业扩张 l这种模式的特点为:l 不是一种简单重复或累加式的发展,而是对现有 资源与资本的重新组合发起企业要有强大资本实力 以及技术和市场。农户、生产商与龙头企业是一种 利益共同体,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 以支柱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链 和企业群。“龙头”企业牵动形式减少了农户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